有人買過高收益美元債嗎?


Locke - sky wrote:
等同你認爲
整個市場都是錯的 ~ 所以他們需要如此高的利率 借錢
公司負責人無能,竟然要比市場利息高如此多才借的到錢


這些香港上市的房企...在內地融資成本就不低了...

加上近來房地產銷售力道下滑...很多房企資金都很緊張....

光在內地借款利率都不低了....而且這些香港上市的房地產債券持有人受償地位

實際上不如境内房地產債債權人...所以給出更高的溢價也合理...1X%..正常

之前佳兆業若是清算,清算後境外債權人受償比例只有2.4%左右...嚇死人了..

看自身預期的報酬及能承受的風險...只要報酬及風險匹配,沒有說那個投資一定是錯的...

rickchiu wrote:
看自身預期的報酬及能承受的風險...只要報酬及風險匹配,沒有說那個投資一定是錯的...


沙裏掏金 是技術活,有本事的人 可以做到 不靠大量 就避掉 違約 風險,那絕對是令人配服的
追這個帖也是想看看高手風範 學習學習

但市場評價是垃圾級了,V大卻可以看出 遠比 臺灣大部分的上市公司還穩建
那只能說 是 令人景仰的了,凡人無法仿效


這是兩種不同的功力
rickchiu wrote:
這些香港上市的房企...在內地融資成本就不低了...清算後境外債權人受償比例只有2.4%左右...(恕刪)

如果債權受償率2.4%,股權已經完蛋了,這個數字放出來有它的目的性
孫宏斌一直希望海外債權人能接受保本延展但停止付息的方案
這樣他幾十億談下來的股權就很有價值了
協商成功的話,相當於他入主後有一筆零息的借款給他用
融創只要好好賣接手的項目,幾乎就是一毛不拔解決了負債問題
vip.1977 wrote:
嗯!不過看戲的好像...(恕刪)


說評等很差,你答評等無用。
說會違約,你說土地可以賠。
說土地輪不到無擔保債券享用,你說他們現金滿滿。
說資產負債表沒現金,你說看財報投資會死得難看。
說沒看財報投資很危險,你說不靠財報賺了很多錢。

啊怎麼說都你偉大。

Locke - sky wrote:
那V大做的已經不是 垃圾債券投資

而是不良資產收購管理的範疇了...(恕刪)


Locke - sky wrote:
搞錯?
你已經在研究 官司怎樣打了,那不是已經到了不良債權處理的階段了?...

搞錯了就是搞錯,怎麼坳也還是搞錯。研究一下債券如何受償就叫想去投資不良債權,可見買個垃圾債在L大的心目中是多可怕的行為。市場價格如果這麼準,首先債券基金的經理人就沒有存在的必要,用些數據工具代替人類就行。整個市場都是錯的很常見,過度折價的東西一天到晚都出現在這世界,只是你沒能力發現而已。台灣一個背房貸的家庭,利率可能2.6%、2.7%就差不多了,大陸的家庭隨便就要接近6%,大把大陸的家庭整體收入穩定程度遠比台灣來的高。先前也有人說了,第一金差點就是垃圾債,那些發債的地產公司,老實講公司體質還真的能打掛一堆台灣的上市公司,事實發生的東西你要把頭埋起來也不承認,這就是市場價差的來源了。

Locke - sky wrote:假如我沒理解錯誤,你想買的是 利息10%以上的中國垃圾等級債券(恕刪)

你又理解錯了,8%、9%的也是垃圾債,這些也考慮買,而且還是我最可能選的標的。最後我買怎樣的公司,還有一段時間可以讓我考慮,策略是我追蹤公司的股權換成債券。萬一市場有怎麼風吹草動,這些債券跌,隨時有超額利潤。



真真很有趣

我很想聽聽版主的高見與操作

不知能否PO 讓我這凡夫增長見聞



abelli wrote:
真真很有趣

我很想聽聽版主的高見與操作

不知能否PO 讓我這凡夫增長見聞(恕刪)

凡夫
先前就講過很多次了,要注意看
股權比債權危險,股票上漲的時候買股權,下跌的時候可以考慮轉到債權
前面一堆人講債權有多危險,都用上嘴砲來扭曲我的話了
投資看的是邏輯
越講債權危險,腦袋邏輯上越是否定股權的安全性
我決策不過是從判斷一家公司漲不漲換成判斷倒不倒
當然我不否認高收益債我也沒買過,上來問問看也是順便做些附加問題
香港的中國地產股漲幅會到哪裡,現在我也不知道
目前能確定的只是地產股的長期供需狀態剛被打破,所以也無從操作
預估A股沒完蛋之前大概都有上升空間,最快也要到年底才能演給凡夫們看
所以這樓你要追蹤久一點
我自己從去年8月陸續買了上交所跟深交所的債券...

票面利率在7-8%之間...應該是所謂的垃圾債了吧...(買的那時有些債收益率還破10%)

有的持有2-3個月就出脫...有的持有到現在...

除了中了蒙古奈倫企業所發的兩支地雷債....

話說其中一支ST奈倫債..5/20,再过9天就要還本付息了...这是有擔保,應該沒問題

另一支 ST蒙奈倫...明年5月到期...這支沒擔保...要付要靠內蒙古政府了..

其他大部分都還不錯,上漲2-11%...再加上票面息...不比海外地產債差...

rickchiu wrote:
我自己從去年8月陸...(恕刪)

感謝R大的提供寶貴經驗,這支也是信託大戶
不知道R大能否分享如何交易、如何選擇標的或追蹤的技巧
內地的我還沒玩過,希望將來有機會能向你請教

vip.1977 wrote:
不知道R大能否分享如何交易、如何選擇標的或追蹤的技巧
內地的我還沒玩過,希望將來有機會能向你請教


內地證券開個戶...就能買賣阿...跟買賣股票沒兩樣....

不过債券畢竟是有點技術性.....所以也不是很容易就說明白....

但是我覺得是晚了...連我都沒趕上....害我還用功看了一堆網路資料..

之前2014年中開戶後,就慢慢操作......

主要是有個"質押"的功能......

本來預計在2016年,投入650萬RMB...找5-6個標的做3倍的正回購...

即原始買入650萬RMB,債券反覆質押,再借入1300萬....如此一來就有1950萬RMB的市值

標的找收益率在6.6%的城投債...如此一來,債券收益就有1950*6.6%=128萬

另外信託持有600萬的話10%...當年收益60萬.....國債225萬一年收益12萬........

這樣2017年總收益128萬+60萬+12萬=200萬RMB......年入台幣1000萬多威阿....

當然借入的1300萬RMB要扣除利息,才是淨利....(650萬可以做到收益82.5-95.5萬,12.7%-15%..多美阿)

(利息年利率在2.5%-3.5%之間...正回購利率)

-----------------------------

但是2014年...債券主管機關...為了去槓桿..有了一系列規定,變成債券黑天鵝事件

好像只有AAA債券給質押.....AAA收益可能就4.X%...扣除利息,正回購做下來搞不好才6%...

那麼辛苦搞個6%做啥??? 還要提防政策亂入....一下不給質押...一下又限專業投資者資格...

不值得.......加上內地公募債或國企債已經慢慢打破剛性兌付....

一年認真一點,靠債券穩賺15-20%的日子已經逝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