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llsong wrote:您講到了我的焦慮....(恕刪) 可是你要是這樣想人生是很痛苦的誠如前面幾層樓講得廣大的勞工朋友有幾人能賺到這些?十年前說三千萬現在說一億再十年是不是說需要3億沒完沒了的~~然後又無法達成不是搞死自己嗎?
大家都發達 wrote:可是你要是這樣想人生是很痛苦的誠如前面幾層樓講得廣大的勞工朋友有幾人能賺到這些?十年前說三千萬現在說一億再十年是不是說需要3億沒完沒了的~~然後又無法達成不是搞死自己嗎? 40歲,聽著別人的說法,有三千萬就退休,才真的是搞死自己身邊的家族長輩,個個到 80 歲都還在上班/下田,我自己的話應該也差不多吧,幹到七十歲看身體狀況再說要不要退吧。認清事實吧,除了公務員外(月退俸退休了還會隨軍公教調薪而調漲),對勞動階層來說,早沒有退休這檔事。
smallsong wrote:您講到了我的焦慮... http://www.bogleheads.org/wiki/Three-fund_portfoliohttp://www.bogleheads.org/wiki/Lazy_portfolios#Core_four_portfolios知識就是力量,懂英文的話,上 bogleheads 多看看是怎麼做資產配制的吧,我的話,目前就是 90% 丟 VTI ,10% 亂丟(TSLA/APPL),未來要退休時,就是全部丟 Vanguard Target Retirement 2050 Fund ,不再花心力去擔心這些問題。https://institutional.vanguard.com/VGApp/iip/site/institutional/investments/productoverview?fundId=0699年輕時股票丟九成,反正虧了我可以忍五年等他漲回來,老的時後 Bond, REITs 多一點,靠收租/利息過活,本金不會有什麼變動,就是租金收入會隨景氣波動 50% 吧,所以要把支出算好,一個景氣循環中的總利息剛好夠這七八年用。至於本金或房產,就是等最後幾年,搬到老人院醫院,開始大量噴錢時花用掉了
上次同樣的標題,有一個住在美國的說要有1.5億NT才敢退休.至於六千萬NT...真遙遠的數字.活40年,一年有150萬讓你花光光沒關係.一個月叫我花12萬, 我都不知道怎花.3,4F其實就是答案了吧!!
侯昌明5千萬達陣,改1億才退休....http://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10225733409.html侯昌明手頭2節目、5支代言,平均每月接3-4場活動,月收入近百萬元。他曾放話「若賺到1億元就退休」,距離目標已達5成。不怕退休後技癢?他笑說:「我們就是退而不休啦。」老婆曾雅蘭在一旁吐槽:「只要有錢來,他怎麼可能不要。」外界總認為侯小氣、摳門,但他一點也不在意,他認為:「該花就要花,能省則省。」如果賺到上億元,限制當然就會越來越寬。
accv6p wrote:http://www.tradingeconomics.com/taiwan/consumer-price-index-cpi未來的事說不清,但往回看,從 1970 到 2014 年,物價漲了五倍 我怎麼看CPI指數44年來也只漲一倍而已, 那來的五倍?主計處CPI統計數據44年漲快一倍, 平均一年2%, 這還是因為1974那年11%(年增率47%)及1980/1981這二年每年8%(年增率超過15%)的漲幅才有這麼多。一般一年大多都2%以內的漲幅, 還有好幾年是負的44年都快一個人半生的光陰3000萬? 一般人不吃不喝賺一輩子差不多就這些錢, 更多的底層勞工根本不到這個數字。(底層公務人員加上退休金也差不多這個數目而已)不用聽那些月入數十萬的名嘴算支出, 那種支出數據等你也月入數十萬時再來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