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金錢爆說全球有更大的危機在後面,怎麼看?

piwu0531 wrote:
你也不必惱羞成怒 ~
我說過 東南亞及非洲在"可見未來"經濟成長比工業國家高這是IMF及不少經濟組織的
預測 . 經濟成長高當然就表示消費成長高 , 這不會很難懂吧 ? 尤其隨著科技及社會
體制不斷進步 , 所謂中等收入陷阱已愈來愈不適用現今情況 . 你看看半個地球外的
例子 , 即使是黑幫橫行人民未必勤奮的墨西哥 , 現在GDP已經破萬 而PPP更已經破
一萬八千鎂了哩 !! 而且後勢看好 , 未來成長率絲毫沒有落後發達國家跡象 .
... 至於你要怎樣預測 , 別人當然不能勉強囉 ~
不過很不幸的 , 中國及不少參與亞投行國家 , 對於這些開發中國家前景預測顯然是
比較偏向IMF等國際組織的~~ 所以.. 怎麼說呢 , 唉 你再努力吧 !

哈哈,我是沒問題,你覺得高興就好。

如果這點人就能抵抗通縮,那你的墨西哥和大陸
都成長這麼多了,怎麼世界還是沒改變?
(PPP 18000美元真沒什麼,台灣都 $45854了)

建議你去看看"The Age of Oversupply"。
這本有中譯本: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245592330979
你就知道事情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

要說中共以一個人均PPP8千多的國家,要想帶起這一帶一路上的國家經濟起飛,
給世界帶來大的消費需求,我覺得是作白日夢比較快。

要相信這個,你不如相信花旗經濟學家預測的,
台灣在15年內成為全世界最有錢國家的前三名:

The top ten wealthiest economies by GDP per capita from 2030 to 2050 by economist Willem Buiter for Citigroup :


2030
Singapore :99,800
Hong Kong :79,041
Taiwan : 73,219
United States:67,687

2040
Singapore 118,049
Hong Kong 96,871
Taiwan 93,382
South Korea 86,10

2050
Singapore 137,710
Hong Kong 116,639
Taiwan 114,093
South Korea 107,752
經濟成長高不一定代表消費成長高喔!

經濟成長就是y
y = C + I + G + (X - M)

以開發中國家出口導向拉動經濟的模式
C並不一定會跟著上升
主要還是由(X-M)去拉動的
投資加工廠所以I也會上升

要等到C上升,要撐到工資上升才會拉動到C
也就是中國大陸近五年的做法
不然以前的中國大陸,C都佔不到y的50%
都靠I (X-M)去拉的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如果這點人就能抵抗通縮,那你的墨西哥和大陸
都成長這麼多了,怎麼世界還是沒改變?
(PPP 18000美元真沒什麼,台灣都 $45854了)...(恕刪)


中國或墨西哥這種人口眾多國家 , 其經濟成長怎沒造成世界改變 ?

中國在2000年時汽車市場僅兩百萬輛 , 到了2013年時已成長到2,198萬輛 ~ 也就是說短短十幾
年間所"增加"的量 , 就比整個美國(1,560萬輛)或歐盟市場(1,235萬輛)還大哩 !! 你知道現在大
眾汽車或通用汽車的最大市場是哪個國家嗎 ?

再以墨西哥來說 , 美國在2000年時對其出口額為1,117億鎂 , 到了2013年時則為2,260億鎂 , 增
加了1,141億鎂 ~ 這個增加量比美國同期對日本 英國 德國 法國 義大利這幾個工業國家出口增
加量總和還高哩 !!

所以說 , 隨著科技及社會體制不斷進步 , 所謂中等收入陷阱已愈來愈不適用現今情況了 ~ 如果
你願意多花些心思了解世界轉變 , 也許就可以有機會理解中國及不少參與亞投行國家它們想法的
脈絡啦 !!




[延伸閱讀] 亞投行申請日期今截止 法國德國意大利追隨英國加入
piwu0531 wrote:
中國或墨西哥這種人口眾多國家 , 其經濟成長怎沒造成世界改變 ?


水啦,又來偷換概念了

我們在談整體通縮和世界需求,你隨便某車廠的最大市塲在大陸,就改變世界了...真簡單

我還裕隆最大市場在台灣哩....

----

一個經濟體要崛起,先靠的是生產力的進步,証明了該國貨幣的信用,才有可能進入世界的經濟體系

以目前科技的進化,愈多的經濟體的成長,代表愈多的生產力,也代表通縮的可能性愈強

除非有一天地球的資源真的沒辦法供應(歷史上還沒有發生過),否則任何的通膨可能都是短暫的。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水啦,又來偷換概念...(恕刪)


唉 ~ 看來你還不懂我在說啥嘛 ~ 這根本不是單一汽車的問題 ... 現實上 電腦 手機 家電
重工業 , 現在中國的市場都已是居世界第一了 ~
你知道這十幾年來 , 美國及其他工業國家對中國出口額成長的速度嗎 ?

現在一帶一路這些國家 , 人口及經濟成長潛力不遜於當年中國 , 所以當然就是參與亞投
行諸國關注開發的對象囉 !!
piwu0531 wrote:
再以墨西哥來說 , 美國在2000年時對其出口額為1,117億鎂 , 到了2013年時則為2,260億鎂 , 增
加了1,141億鎂 ~ 這個增加量比美國同期對日本 英國 德國 法國 義大利這幾個工業國家出口增
加量總和還高哩 !!


比出口的"增加量"能証明什麼? 這麼愛偷換概念?

不用加英國 德國 法國 義大利,
光日本一國2012年的出口量就有2900億美金,
你以為2260億能佔美國對外貿易總額的幾趴?12%左右

對全世界而言呢? 大概0.4%吧,花了十三年才從0.2%成長到0.4%,就是你說的大需求?

況且這根本不是因為墨西哥的需求有成長,
這個貿易量是因為NAFTA把墨西哥變成美國的加工廠,
用來制衡亞洲的新興國家和日本而已。貿易量離需求還有十萬八千里吧?
憑這種數據就想說明"需求"? 有點太小看我的經濟常識了吧?

piwu0531 wrote:
現在一帶一路這些國家 , 人口及經濟成長潛力不遜於當年中國 , 所以當然就是參與亞投
行諸國關注開發的對象囉 !!


亞投行也不過就是一個大一點的銀行搞出來的政治舞台,世界上類似的組織也不是沒出現過

多你一家不多,少了你也差不到哪裡去。效果如何,大家心知肚明。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比出口的'增加量'...(恕刪)


看來你還不懂我在說甚麼嘛 ~

單單一個人口1.12億的墨西哥 , 美國過去十幾年對其出口成長所增加的量就比對日本 德國 英

國法國 義大利出口增加量總和還高 ~ 更何況是未來一帶一路這人口二十幾億的市場咧 ? 你以

為美國這些盟友甘冒美國大不諱紛紛加入亞投行 , 真的是因為亞投行這概念沒搞頭喔 ~~

事實上過去十幾年世界經濟的成長 , 本來就主要是靠開發中國家需求增加所貢獻的 . 在可見的

未來 , 這趨勢顯然不會改變 !! 所以你還是去洗洗睡吧 ~~


樓上有人提到了亞投行的願景

順利的話,亞投行 & 一帶一路

的確可以消化老共自己過剩的產能 (鋼鐵、高鐵等)

強化人民幣的力量

另外,拓展其陸權國家的勢力 (相對於美金跟美國的航母)

不過, 那些願景,應該是理想狀況下,期待的結果

太平洋雖然很大, 可以容下中美兩個強權

但是,當老共宣稱和平崛起的過程中

老美真的會給掌聲

還是在背後

屆時實際的效應, 真有想像的大 ??
piwu0531 wrote:
看來你還不懂我在說甚麼嘛 ~
單單一個人口1.12億的墨西哥 , 美國過去十幾年對其出口成長所增加的量就比對日本 德國 英
國法國 義大利出口增加量總和還高 ~ 更何況是未來一帶一路這人口二十幾億的市場咧 ?


我開始有點佩服你了.....還可以繼續談墨西哥。

進出口貿易量不等於需求有這麼難懂嗎? 要說三次嗎?
難道一帶一路上的國家過去幾十年來沒接受世界銀行的補助過?

過去幾十年的成長率如何,你查過了嗎?
不要說別的,光中共加印度,這幾年的成長難道不漂亮?
難道這兩個國家的需求不比你舉例的墨西哥貿易量更真實?

結果呢? 中共對世界的輸出除了初級工業產品外,就是通縮了
難道這種現象,一個叫我要努力的大師您不知道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