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如你所說,台灣在我的定義來說並非民主國家
民主國家的人民有完美的權力可以監督政府,擁有我們憲法賦予我們的選舉、罷免、創治、複決權
但台灣人民只有選舉權,另外三項權力都沒有,所以台灣只是1/4民主國家,3/4的獨裁國家
美國夠不夠民主?美國其實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民主。既然民主是人民作主,那財團就無法控制政府
就像你說的,美國政府被財團綁架,原因就是因為人民沒有直接的創治、複決權,才會有你講的那些問題。從槍枝管制的問題就可以看出來美國不夠民主
蔣經國時代的財團有沒有不能呼風喚雨?這就由你自由心證吧
台灣太民主而任由財團霸占?我跟你想法剛好相反,覺得台灣是遠遠不夠民主而被財團霸占,原因如前所述。真的很抱歉,如果您沒有民主思想,認為獨裁才是對人民、對國家最好的統治方式,那你我之間也沒有什麼好談的了,只是兩條平行線而已。獨裁世界有獨裁的玩法,您喜歡的話,我想中國是個很棒的國家,那邊的統治方式您應該會很喜歡,早日移民過去或許比較適合您。
股市阿屎伯2908 wrote:
economic:GDP...(恕刪)
經濟的目的是滿足需求,你瞭解需求要如何滿足嗎?更簡單一點你知道何謂經濟上的需求嗎?知道教科書上對需求說了哪些東西呢?書上說的需求知識你都懂了嗎?
早跟你說GDP不是產出而已,我前面說那四種你有真的去看去瞭解嗎?
當產出=支出=分配=所得時,那只是產出嗎你一直用支出法的貿易打轉,那是區域經濟下計算,當那是封閉市場時,需求和供給會均衡
股市阿屎伯2908 wrote:
政府支出增加,本國人民的需求就一定會被滿足
那反過來政府功用呢?政府支出增加對人民需求的變化為何?沒幫助的話政府是否需要呢?
這問題的另一個實際案例是我前面說的美國和歐洲經濟政策上的異同,你弄懂了就有答案,你連去懂都沒有,一直在你以為的問題上打轉
股市阿屎伯2908 wrote:
那經濟成長的定義是什麼?
經濟增長的定義是人民福利的上升,這邊說的是效用上升,這個教科書上有,你都說你唸過了,怎會不知道呢?
股市阿屎伯2908 wrote:
以印鈔票來講,我在33頁有說,要看通貨膨脹率來決定。
央行印鈔票?
你多花時間去真實的瞭解貨幣產生機制吧,這書上寫的不多,給你簡單方向,去瞭解中國2000~2008貨幣增長原因與美國2008~2013貨幣增長原因的不同,媒體都說人行和FED印鈔票,真實瞭解裡面的貨幣金融邏輯和差異性
教科書不會用印鈔票的,有多種不同機制會產生貨幣,都去瞭解再來看央行貨幣政策
股市阿屎伯2908 wrote:
若通貨膨脹率像日本失落的十年那樣,年年為負,通貨緊縮,表示整個經濟體系的生產力足夠,有許多存貨、生產線、資源被閒置,沒有被投入生產,但是人們卻因為支出能力不足而不敢消費。這時候政府就應該發行新鈔提高支出能力,增加人們的消費與投資意願。一旦人們的需求增加,廠商就會開始啟用原本閒置的生產線與資源進行生產,賣出原本屯積的存貨,使人們的需求獲得滿足,讓經濟成長
一個最簡單的概念,央行在不同貨幣產生機制下的代價為何(有些產生機制是有代價/風險的)?
如果央行有這樣大的能力,那國家最高領導人應該是選央行行長吧,怎會選總統或總理這些
你根本跟一般人一樣不懂得貨幣金融原理(我說的是基礎運作原理),連基礎都沒我不知怎談
增加貨幣供給不是隨便來的,有這樣簡單日本早做了,日本本身經濟派別不同有不同的邏輯結構,以前沒大量增加貨幣供給當然有其邏輯,這幾年日本央行大量的增加了貨幣的供給,日本實質經濟(不是GDP)有變好?如同我前面的說明,國民的福利(效益)有上升?原因為何?
股市阿屎伯2908 wrote:
我對經濟學研究也已有5年之久,有時間我常常就在研究經濟。現在的經濟理論有許多才盾之處,我花了很多時間想很久才一一解開。
不知道你怎研究的,我念了快20年都沒多懂,還常常回去翻書找答案,你對經濟理論根本沒基礎瞭解,你知道的大多屬於媒體報導結構而已,回去翻教科書找答案吧,你的問題在教科書上幾乎都有答案,是你自己不懂得如何去套用理論知識而不是基礎知識有錯(我說的是基礎知識,不是教科書後面的學派學說)
日本問題你可以多去看日本專業的經濟論述,有很多派別說法,這樓某位大大對日本研究很有看法,當人口老化、減少時,經濟福利(效用)應該如何呢?
你如果沒真正適合的經濟基礎知識,那你根本不會知道你提出論述的錯誤在哪?上百年的經濟知識沒太大突破(經濟學的基礎知識百年沒突破了),真以為那些人都沒你聰明,還是你根本沒懂人家的東西
經濟本來就不是GDP而已,不然那麼多經濟可量化數字為何需要?光看GDP還是光看供給需求?
先去瞭解經濟學核心的幾大議題吧(好像沒一個直接是GDP增長的),不然你連核心議題都不知道了,怎談
書本不是看過就會,看過跟會是兩回事,我起碼看過百次了,看會的還不敢說有多少
我給過幾個方向性問題,你如果能翻書弄懂,對你真正的經濟學能力增長會很有幫助,不要用跳,從基本東西來
翠玉白菜888 wrote:
當機器人大量取代勞...(恕刪)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大大息怒…經濟的目的是為了滿足需求,所以消費者透過消費向廠商購買商品以之滿足需求,人民向政府繳稅購買政府提供的財貨勞務(ex馬路、路燈、國防、治安),透過交易滿足需求
我知道GDP代表的意思不只是產出,我主要想討論的點是:一、GDP真的很代表經濟狀況嗎?我們的答案都是不完全。第二點是那既然我們都有共識,經濟體系的目的是人民福利上升,效用上升,那我們是否可以由這個目的,推導出更好的評估人民需求滿足的方法,來衡量整個經濟體系的經濟狀況?
基於這個目的,我才推導出公式:(消費*消費滿意度)+(稅捐*執政滿意度),以此指標來衡量一經濟體系人民的需求滿足狀況,一經濟體系的經濟狀況
從這個指標能夠看到許多GDP裡所看不到的東西,因為從GDP我們只看的到產出,看到支出,看到分配,看到所得,卻看不到人們的需求滿足狀況。但是「滿足需求」才是經濟體系的首要目的啊!
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我才表達出用GDP衡量經濟狀況並不完全,就像你所說的。現在許多國家與經濟學家使用GDP做為衡量經濟狀況的主要指標也是客觀事實
如果有新的指標能夠比GDP或任何其他經濟指標更能表示人民的需求滿足狀況與經濟狀況,那不是很好嗎?我寫這段的目的在此,希望能讓政府與經濟學家能夠更了解如何使經濟成長與評估經濟狀況,如此而已
離開現在的經濟學框架,你告訴我你研究經濟學如此多年,你認為有哪個或哪些指標,比我這個指標能更好的表示人民需求滿足的狀況?更好的表示評估一個國家的經濟表現?
政府的功用在管理經濟體系(解決經濟問題)與提供公共財(國防、治安、交通…)政府在經濟體系當然是有存在的必要性
政府支出增加是否會滿足人民的需求?這答案是不一定的。如果政府貪污腐敗或是效率不彰,那政府支出增加對人民的需求滿足也沒什麼幫助。但若是政府十分有效率,那政府可以滿足人民許多需求,對經濟成長就會有幫助。
但是單看政府支出是完全看不出來這些東西的。A國與B國的政府支出同樣的一億,你完全無法看出來哪一個國家的政府比較有效率,也完全看不出來哪國的人民需求滿足比較高。
有多種方式產生貨幣我知道,這些你無須解釋我也懂,但我在本文21頁提到,我認為經濟體系的第二大目標應該是追求分配公平。因此我在本文30,31頁提到,我認為最好的增加貨幣供給量的方法是印鈔票平均發給所有人。這個方法雖然聽起來很蠢,但是我認為這是所有創造貨幣的方法之中最公平的方法(但並非禁止其他貨幣創造的方法,而是要對其他貨幣創造者,ex銀行進行監控管制)。
日本的經濟我不是很懂抱歉,但據我所知在安倍實行貨幣供給增加之後,經濟是有變好一些。如果日本經濟沒有變好,我猜可能原因是日本政府做了一個很蠢的經濟政策:增加消費稅,使得人民的消費意願降低,導致消費降低,人民的需求滿足減少,經濟自然無法成長。(正常來說增加消費稅經濟是要衰退的)
我當然知道經濟不只是GDP,可是在國家政府以追求GDP當成經濟成長的目標的同時,我們是否該對經濟學有些許的反思?
我對經濟學的想法是要「有用」,要能夠確實解決經濟問題
我認為經濟體系最大的兩個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使經濟成長與如何使分配盡可能公平。
而且我覺得我們之間也有些許誤會,我的書並不是整本都在講GDP…其實就只有剛開始那麼幾頁講到GDP而已…後面的內容有討論貿易問題、稅制問題、資源市場、分配公平、貨幣市場、政府教育政策、資產與分貧富差距…我相信你對經濟也是很有興趣的人,不介意的話請你賞光看看小弟的拙作,或許你會有不一樣的想法
我在我的書裡也只是告訴讀者用GDP衡量經濟並不完全、並不正確,重點如此而已,我整本書提的東西非常多,並非整本書繞著GDP打轉…
股市阿屎伯2908 wrote:
第二點是那既然我們都有共識,經濟體系的目的是人民福利上升,效用上升,那我們是否可以由這個目的,推導出更好的評估人民需求滿足的方法,來衡量整個經濟體系的經濟狀況?
那除了GDP,現行還有哪些指標是同時要看的呢?這些同時要看的指標是否比你的更好呢?
這些都是為了能有統一標準的量化指標
至於你那個公式,連能標準量化都不能了,怎可能是能用的
股市阿屎伯2908 wrote:
滿足需求才是經濟體系的首要目的啊
是你才認為滿足需求是經濟體系首要目標,為何需求要滿足?每個人的慾望(需求)是無限的,怎麼可能都滿足
隨便拿個例子比喻好了,某甲想要的物質生活需要月收入100萬才能達到,他大學剛畢業,能年薪千萬來滿足需求?
用你的公式他怎會給滿意,純以需求當出發點,有多大比例的人會滿意?絕大多數的人都希望自己是富豪般的物質生活,但現實的比例呢?
股市阿屎伯2908 wrote:
離開現在的經濟學框架,你告訴我你研究經濟學如此多年,你認為有哪個或哪些指標,比我這個指標能更好的表示人民需求滿足的狀況?更好的表示評估一個國家的經濟表現?
你認為現行指標不夠評估?你知道哪些指標呢?通用的指標就有十個以上,得同時看,你有同時看這些指標嗎?
需求怎樣滿足你瞭解嗎?現代制度是怎樣運作呢?
你如果連現代制度怎運作都不清楚,你怎判斷呢?
就如你自己想的滿足需求?怎滿足知道嗎?我上面那個例子,大學剛畢業的人其滿足他物質需求需百萬月薪,這怎滿足呢?他個人的經濟價值呢?
股市阿屎伯2908 wrote:
政府的功用在管理經濟體系(解決經濟問題)與提供公共財(國防、治安、交通…)政府在經濟體系當然是有存在的必要性
明白告訴你經濟學教科書上對政府的經濟作用有相當明確的說法,你可以自己去看,絕對比你說的明確多了
還有你真的知道何謂經濟政策?我前面讓你去瞭解歐美的異同,你一樣沒去瞭解,你都不知道何謂經濟政策了,那你說明的政府在經濟上的作用怎會客觀
股市阿屎伯2908 wrote:
但是單看政府支出是完全看不出來這些東西的。A國與B國的政府支出同樣的一億,你完全無法看出來哪一個國家的政府比較有效率,也完全看不出來哪國的人民需求滿足比較高。
等你先搞清楚政府在經濟上的作用才談,你這樓有某位對這方面絕對比你擅長(不是我),你去弄懂他寫的東西,你連基本定義都沒懂,你連想問他都不知怎問
股市阿屎伯2908 wrote:
有多種方式產生貨幣我知道,這些你無須解釋我也懂
你根本不知道,知道了你就不會說
股市阿屎伯2908 wrote:
我認為最好的增加貨幣供給量的方法是印鈔票平均發給所有人。這個方法雖然聽起來很蠢,但是我認為這是所有創造貨幣的方法之中最公平的方法
不知道就去弄懂,別不懂裝你知道
你說的東西就很清楚你不知道,不信你可以說明看看
股市阿屎伯2908 wrote:
認為經濟體系最大的兩個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使經濟成長與如何使分配盡可能公平。
經濟增長課本可能沒說明(算有,但不是很緊密的邏輯,要實現又有理論和現實落差)
經濟分配課本有說明(算不算公平看每個人見解),你知道教科書怎說的?你的有比教科書的好?甚至白一點的說法是你如果不知道教科書怎說的,你怎能知道你的辦法比較好?
你寫你的東西是你的自由,只要不干涉他人都可以的,你吶33頁我看過,我只有一個建議,你先去把教科書內容學好了再回頭看看你寫的東西,我得先說教科書內容並不是很容易懂的,看過跟懂那是兩回事,先把基礎都建立後再說吧
我問過你幾個問題,如果你能弄懂了,你再回來看看你寫的東西就知道某些錯誤在哪
例如:歐洲、美國的經濟政策異同?貨幣的產生機制?
股市阿屎伯2908 wrote:
ak479527:...(恕刪)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股市阿屎伯2908 wrote:
大大息怒…經濟的目的是為了滿足需求,所以消費者透過消費向廠商購買商品以之滿足需求,人民向政府繳稅購買政府提供的財貨勞務(ex馬路、路燈、國防、治安),透過交易滿足需求
我知道GDP代表的意思不只是產出,我主要想討論的點是:一、GDP真的很代表經濟狀況嗎?我們的答案都是不完全。第二點是那既然我們都有共識,經濟體系的目的是人民福利上升,效用上升,那我們是否可以由這個目的,推導出更好的評估人民需求滿足的方法,來衡
經濟學的存在是在解釋"經濟"這件事...他沒有提升人民幸福的能力更沒有提升效用能力XDD
你一直提"需求",請問你供给面怎麽解釋?
你用的公式能解釋供給過剩丶需求滿足,供給過剩丶需求不足?
GDP被廣泛讓大家知道是因為他簡單易懂,讓大家一看就知道未來經濟會怎麼走..
GDP下修大家就知道縮衣節食要存錢了,上升現在好大家錢變多了好好消費。
現在失靈是因為某群人印印錢讓GDP好看點,讓我們以為走過"經濟"簫條實際上根本沒有啊。
他們以為操弄數據就能讓經濟變好,別傻了經濟是能操控的?
所以你跟economic根本在雞同鴨講XD
七七三 wrote:
現在失靈是因為某群人印印錢讓GDP好看點,讓我們以為走過"經濟"簫條實際上根本沒有啊。
他們以為操弄數據就能讓經濟變好
從美國08年之後的經濟政策看,美國的經濟(不是指GDP,而是實質狀況)沒改善嗎?
大家都說印錢,那整體貨幣資料呢?(是真的沒代價的印?),貨幣政策所造成的貨幣量變化為何?
經濟政策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有成本和風險),觀察經濟政策是否有效是看付出的代價和取得的成果間是否划算
以美國執行狀況看,我個人覺得不是太划算(這包含我個人主觀判斷,不具備標準的一致性),更讓我意外的是政策的滯後時間超過我的預估,以往大概實施六個月後開始有成效,這一次似乎更晚
那美國現在經濟政策和2009~2013其間有何差異?對經濟的影響為何?
如果沒有適當的知識和務實的去看,靠感覺是不夠客觀的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我這個指標當然是可以量化的。消費不能量化?消費滿意度不能量化?稅捐不能量化?執政滿意度不能量化?
…經濟不以需求滿足為目標,那為什麼要有經濟體系呢?你為什麼要進行交易?不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嗎?
難不成你交易是為了好玩?還是你告訴我你跟別人進行交易的目的是什麼?如果不是為了滿足需求,我就相信經濟體系的「最主要」目標不是為了滿足需求
人的需求當然不可能都滿足。難道就因為我們的需求無法完全被滿足我們就不要滿足需求了?
我指的消費滿意度是類似像王品的消費滿意度調查,跟沒有滿意的需求有什麼關係?就只是個買東西的滿意度而已,跟沒買到的東西有啥關係?
你去王品用餐,顧客滿意度調查的時候會問你是不是會因為王品沒有床可以睡覺而不滿意王品的消費嗎?提供的商品就不一樣,到底有什麼關係我真的不懂
經濟就是要來解決問題的嘛,我們研究經濟的目標就是希望經濟更好,所以我在本文裡就講了很多使經濟成長的方法,你看都沒看就一直質問我,光你這連幾個問題我回答出來就可以寫本書了,你如果真有興趣想與我討論,先看看小弟的拙作吧
就像你說的,經濟政策要客觀,所以我也講了,依據不同的狀況做不同的經濟政策,前文已拿印鈔票為例不再贅述
透過存款行為使基礎貨幣增加,然後使銀行存款增加,你自己有教科書不會自己看?我就跟你講我知道,這解釋起來就是一頁,你是要來上我的經濟課?我可以花一小時的時間教教你政府是如何創造貨幣的。我們都知道的東西還要浪費時間講嗎?
小弟不懂歐洲、美國的經濟政策異同,還望見教。貨幣的產生機制我了解,前面已經講了,我希望用的是最公平的貨幣產生方式來增加貨幣供給量,而不是用現在經濟學教科書的方法。因為現在經濟學教科書增加貨幣供給量的方法會導致分配不公平,這前面有講了,並非我不了解,而是我覺得那個方法不好,沒寫。
美國2008年的經濟政策,如果只以「經濟成長」的角度來看,不考慮「分配公平」,我覺得是非常成功的
上次美國銀行大量倒閉的時候,是美國經濟大恐慌,美國景氣低迷了十年之久。日本、東南亞也曾有過銀行大量倒閉的經驗,日本經濟也是蕭條了十年,東南亞當時有國際支援還好些。可是美國2008年的金融海嘯當初是很有機會造成銀行大量倒閉,貨幣供給量大幅下滑使經濟大蕭條至少五年以上的。我認為是因為美國正確的經濟政策才得以使美國在不到一年的時間之內讓經濟回復正常而非極度蕭條的狀況。
七七三:
是的你講到重點了,現在的經濟學一直都在解釋經濟這件事,但是對於解決經濟問題卻無能為力。因為我希望能改善這個問題。經濟學應該是一個很實用的科學,而不是紙上談兵
我一直提需求的原因是因為他很重要,滿足需求是經濟體系存在最主要的目的。可是並不代表我對產出不重視。
如果需求要被滿足,是不是產出跟需求都要有?因為我在本文中寫出六個需求被滿足的條件,並寫出改善這些條件的相應解決方法。
供給過剩丶需求滿足,供給過剩丶需求不足,這些GDP也無法解釋啊!我只是很簡單的用這個公式評估一個經濟體系有多少需求被滿足,以此評估經濟體系的狀況,如此而己
你總不能要我用一條公式就告訴你經濟體系的所有狀況吧…
供給需求的判斷方式其實用通貨膨脹率就可以看出來,如果供給遠大於需求,那通貨膨脹率就可能是負的。如果需求遠大於供給,通貨膨脹率就會很高。
可是GDP不一定代表經濟好,就像前面說的,政府支出、出口增加,gdp會增加,但經濟不見得有變好
印錢會使人們的支出能力增加,我從26頁開始有解釋為什麼我會這麼認為,可能要麻煩您先看看小弟的拙作了
我在講的並非是「操弄」經濟數據,我也知道操弄經濟數據無法使經濟變好,我指的是經濟的實質成長
或許是因為我沒有把判斷經濟的指標除以物價膨脹率,才會讓你覺得我說印鈔票的目的只是使物價上漲讓經濟數據好看。這是我的大失誤,晚點我會來修,感謝您的指教。
股市阿屎伯2908 wrote:
消費滿意度不能量化?執政滿意度不能量化?
這兩個是靠感覺的,不是統一標準的量化,用調查的怎算統一標準,以台灣對政府的感覺,怎會有適當的分數
股市阿屎伯2908 wrote:
透過存款行為使基礎貨幣增加,然後使銀行存款增加,你自己有教科書不會自己看?我就跟你講我知道,這解釋起來就是一頁,你是要來上我的經濟課?我可以花一小時的時間教教你政府是如何創造貨幣的。我們都知道的東西還要浪費時間講嗎?
我確定你不懂貨幣產生機制,你我都知道?別鬧了,知道的人比例不高
機制只有幾個,你知道幾個呢?
股市阿屎伯2908 wrote:
可是美國2008年的金融海嘯當初是很有機會造成銀行大量倒閉,貨幣供給量大幅下滑使經濟大蕭條至少五年以上的。我認為是因為美國正確的經濟政策才得以使美國在不到一年的時間之內讓經濟回復正常而非極度蕭條的狀況。
我基本也確定你不知道美國到底做了哪些經濟政策,所以跟歐洲異同你更不可能知道了
我說過很多次你最好去重新學基礎的東西,你那33頁我有看,以我的眼光看是錯誤太多
我連你是否真的有實際看過教科書都開始懷疑了
別以為貨幣產生機制簡單,不信你可以解說看看,真的懂不用一小時,機制只有幾個而已,問題是你懂?
不然給你一個簡單的東西讓你去查、去瞭解
你都說印鈔票(我不會這樣說),FED本身貨幣政策數量變化
你只要能回答這要查那個資料來看就好,你真的懂,回答只要幾秒鐘,不懂,你就回答不出來
如果你沒基礎,那你我對經濟談論就很難有交集,我在01上說的東西都是可以在教科書上找到依據的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從美國08年之後的經濟政策看,美國的經濟(不是指GDP,而是實質狀況)沒改善嗎?
大家都說印錢,那整體貨幣資料呢?(是真的沒代價的印?),貨幣政策所造成的貨幣量變化為何?
經濟政策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有成本和風險),觀察經濟政策是否有效是看付出的代價和取得的成果間是否划算
以美國執行狀況看,我個人覺得不是太划算(這包含我個人主觀判斷,不具備標準的一致性),更讓我意外的是政策的滯後時間超過我的預估,以往大概實施六個月後開始有成效,這一次似乎更晚
那美國現在經濟政策和2009~2013其間有何差異?對經濟的影響為何?
如果沒有適當的知識和務實的去看,靠感覺是不夠客觀的(恕刪)
不就一堆銀行拿著有毒資產丶同時也賣一些優良資產產政府高價收購.
銀行拿到錢去放貸款收利息丶炒商品丶股票...等,同時維持低利率刺激經濟發展對抗通縮。
現在來看就政府的左手丟給銀行右手丶右手在丟給左手把資產炒高,然後發現民間根本沒這"需求"價格爆跌,現在發現根本沒毛用,我們還是陷在通縮環境啊,你沒發現大家又回到原點了?
就是因為沒用所以在延長看看,現在終於死心了,左手丟給右手不是在操弄數據嗎?
股市阿屎伯2908 wrote:
七七三:
是的你講到重點了,現在的經濟學一直都在解釋經濟這件事,但是對於解決經濟問題卻無能為力。因為我希望能改善這個問題。經濟學應該是一個很實用的科學,而不是紙上談兵
我一直提需求的原因是因為他很重要,滿足需求是經濟體系存在最主要的目的。可是並不代表我對產出不重視。
經濟是一個古老自然系統,沒有經濟學家經濟就存在了,我們只能解釋不能解決,就像天氣一樣你怎麼解決颱風?
不能嘛你只能研究警報系統,很多數據只能提供一些預警一下現在趨勢會怎麼走而且還比天氣系統差遠了,因為還會受到人為因素干擾。
人類本來就沒有解決經濟問題能力啊,經濟屬於"深奧"系統越了解越覺得人類太無知,竟然想解決它丶操控它。
所以個人認為你完全搞錯經濟學這件事了。
七七三 wrote:
不就一堆銀行拿著有...(恕刪)
你說的是金融業,我說的是實體經濟狀況
美國的經濟政策對實體經濟不是你說的那些
而我對左手換右手這種不是這樣看待,如果是封閉市場,所有的交易都是左手換右手,而地球本身是封閉市場,各國間左手換右手,但能不交換嗎(當然金融操作的交換道德性比較差)
美國對經濟的幫助和付出的代價相比可不能算多低
所謂經濟政策解決經濟問題是代價和救急這樣看待比較合適
經濟短期出現問題就跟人生病要吃藥類似,不吃藥可能短期撐不過會掛,但是藥是有副作用的,吃了先活下來然後看身體夠好能否對抗藥物的副作用,不吃藥和吃藥很難說誰好誰壞,在自由經濟學派是根本不希望政府介入,市場自己會調整,但現實面政府很難不介入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