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士坦丁 wrote:電視上政客的語言不要學,那些說法都沒經過大腦的。全台灣有二千多萬人,就算其他人都餓死了,只要有幾萬個有錢人就足夠擠爆百貨公司了。所以百貨公司週年慶到底代表什麼?真的不懂...... ...(恕刪) 這段話好像也是政客說的個人認為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與大家共勉
小小胖胖胖 wrote:車市...呵呵...可以去問看看您所認識的業務比去年掉了多少???去年又比前年少了多少??? 回答一下喔...05年51萬...我剛好在05/3開始賣車...06年剛好36萬多一點...不過一年多的時間...我認識的業務已經走了約一半...07年應該會有32萬~33萬台...可能明年...認識的人會更少喔...
朱零 wrote:這段話好像也是政客說的個人認為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與大家共勉 景氣好時,就算不爭氣也可以過日子;景氣差時,生活變困難就算了,抱怨一下還會被虧說是別怪景氣,要怪自己不爭氣。這就是景氣…(繞口令嗎?)
有實力的人不覺得差太多, 沒實力靠著大趨勢在攀附的的確被搞的很慘.台灣已經轉型成開發國家, 以前的勞力密集工已不再, 這些原本期待能獲得工作的中下階級自然會沒工作, 失業率增加.這就是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台灣的資源與人力大都投入科技業. 所以其他產業就算不死也是夕陽產業.或許這也不能怪當年的決策, 畢竟當年要是不發展高科技可能台灣經濟發展沒那麼快.本身台灣沒資源, 當手上沒籌碼時, 誰來做政府都一樣.另外儲蓄率高也是好事, 代表沒過度消費, 呆帳機率較低.這一切的一切不過就是"適者生存" - 大到一個國家在國際社會上, 產業競爭, 公司存活, 小到個人利益,喝喝~ welcome to real life.
當前方的路轉彎的時候專心開車注意力好的人就會即時轉彎,經過彎道渾渾噩噩開車的人,就會沒注意,忘了彎,直直撞上去,就掛了景氣就是這樣當社會進步,商業行為轉變的時候,你就要懂得轉向,而不是矇著頭催眠自己以為繼續原來的作法可以撐得下去開攤販的,發現現在這的點人少了,區域可能沒落了,就要想辦法去找下個人多的點繼續經營而不是繼續留在原地,然後抱怨生意越來越差,客人越來越少或甚至可以換一種商品來賣,而不是繼續賣這些大家已經沒興趣的東西社會進步的很快,做生意不像以前只要找個人多的點,不要太差的東西都可以賣得很好現在就算你找到好的點,沒半年就會有一堆人加盟其他的大連鎖店來跟你搶競爭力不夠,或是沒辦法進步的人,永遠都只是被人家踩而已其他的商店也是一樣,只要懂得賣人家想買的東西,懂得即時的轉向,賺錢的還是大有人在真的懂得賺錢的人都是默默的在賺,講得都是經營之道,只有不會賺錢的人才在講景氣啊不過,感覺現在的問題好像是,都是一些失敗的人在唉唉叫(會叫的人有糖吃?),乞求人家分杯羹給他加上現在的社會已經變成窮的、哭的大聲的才是老大生活過得好的人都只敢默默的過自己的生活,深怕洩漏自己的家境而遭受到麻煩蠻奇怪的社會現象,不知道是不是台灣獨有?還是說其他的先進國家以前也是經歷過這樣的情況?
景氣真的很差,以物價與薪水比,比以前差很多,物價持續在調漲,但薪水卻跟多年前一樣...10年前我剛工作,薪水兩萬五,現在剛出社會的人薪水也差不多兩萬五。但物價.....卻..一直在飆漲...而為何百貨公司週年慶一堆人在搶,其實很簡單...貧富差距很大也是一種現象...!再來你要分為未婚者,和結婚者來說....以及年齡來分....就基本上六年級中後段班以後,就大部分來說,就都算比較會享受的一群..因此你會看到很多人週年慶一堆人,好吃的餐廳也一堆人....再者未婚者,沒有家庭負擔,也是比較敢花錢的一群....但在這享受後的背後呢?....就是未來的一堆房貸、車貸....而就以我認識的人來說,結婚者,如果老爸有幫忙付一些錢給他買房子,那他在生活上就真的會比較敢享受一點。但如果沒有呢?我看到的都是很努力賺錢,比較不敢隨便亂花錢,都是拿來養家,付房貸,車貸、小孩....苦不堪言...
piccololin wrote:當前方的路轉彎的時候...(恕刪) 一部份原因是資訊發達, 以往商人靠資訊不足獲取利益, 現在當資訊透明化, 想隨意找沒人賣過的商品來賣困難度大增.世界上沒有easy moeny這回事~ 套句電影名句: TIA (This is Afric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