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不就是個工具嗎,怎麼好像都有人會覺得買新車開個3~5年後,還可以像黃金一樣保值或增值,然後賣掉獲利???
也許有啦,高級經典古董車,但如果是一般房車,是不是想太多了。
或是買車一落地就是賠錢的開始,買車真不划算,當然,車只是工具,它不是"理財工具"。
打個比方,如果你愛吃牛排,花一筆費用,帶全家人去你喜歡的餐廳,有個愉快的晚餐,全家人有個高興的回憶,這樣算不算是一次好的"投資理財",還是買一塊高級牛排放冰箱3~5天,然後再賣掉看能不能賺一點價差....同樣是在花錢,用不同的想法去花錢,就看你怎麼想囉。
若有需求,又負擔的起,花錢換來全家能夠一起快樂出遊的美好回憶,值不值得呢?
感謝大家的意見與建議
目前月薪支付房貸、孝親費用、人身保險及小孩花費(教育及才藝費)還有些結餘可以存
所以400+的現金並不會坐吃山空,不過人總是要未雨綢繆,要為以後打算
我也很感謝大大的提醒
我也認為孝要及時,趁著長輩還能走,要多出去走走創造全家人的回憶
也因為老人家以後健康考量,坐得舒適(不然長輩就不願意出門了)是必要的
並不是長輩硬要挑好車
租車,我租過兩次(Sienna、Odyssey)三天兩夜,也是為了實際體驗
不過實際身體力行過,才知道心理負擔很重
1. 除非早早計畫好,不然車子不見得租得到,更別說臨時改日期、一時興起說走就走
2. 撇除租金,車子必須小心翼翼不能有損傷,修復費用以及營業損失(以無優惠的日租金計算)都算你的
3. 必須提前回途,深怕路況耽誤了還車時間,那你就又要多付一天的租金
再買一輛小車,這我也不樂見一家人分開坐,相互分享的樂趣少了一半
最後,找輛安全、舒適、維修費用低的二手車似乎是解的最大公因數
以上,請大大不吝賜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