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300支股票VS不要買保險


chliju wrote:
=====這一類的保...(恕刪)


我相信沒有比汽機車第三責任險更划算的保險了。保險公司做這種保險應該不會賺錢,加了一些乘客險、車體險、竊盜險......等等才會賺錢吧!

n8362995 wrote:
人身健康保險賠付率30...(恕刪)


閣下所說的考慮清楚,應該是每個人去衡量自己風險承受力吧,
一味的考量賠付率容易做出錯誤的選擇,而且這樣粗糙的數據有多少參考價值?
當然我認為賠付率低給我們的啟示就是:盡可能用最低的保費去換高額的保障,
不要去買保費高保額低的終身型健康險,而且隨著資產的擴張慢慢調減保額,
這才是真正的做保險,很可惜台灣保險業的病態導致這樣的數據,
這樣的數據又給消費者錯誤的認知,蠻可嘆的....
stdjb wrote: 當然我認為賠付率低給我們的啟示就是:盡可能用最低的保費去換高額的保障,

當然是這樣,但這樣的保險只存在於發生機率低的項目,例如:意外險、非老年的定期壽險等。


至於實支實付、雙實支實付等的保險,絕不是難以承受的風險,實在沒有必要。

n8362995 wrote:
當然是這樣,但這樣的...(恕刪)

保險存在的意義是轉嫁無法承擔的風險,所以規劃大風險是第一順位,所以你說的沒有錯~隨著發生率提高,保費相對也提高,因此年老時的風險無法完全透過保險來解決,因為保費貴到買不起…

有錢人是不用保險的,但大部分人不是,年輕時因為沒錢還在累積資產,也因為年輕所以定期壽險、殘扶險、癌症保費很低廉,透過保險來解決問題,是聰明的選擇,錢留銀行賠付率百分百沒錯,但問題是你累積足夠了嗎…

第三責任險沒買頂多破產,沒錢擺爛,晚上良心不安睡不著= =長照風險沒轉嫁給保險可是家人會睡不著…可以擺爛嗎?

用划不划算來思考保險有點怪怪的,而且還是沒什麼參考價值的賠付率,台灣人大部分都買錯,保費滲透率世界第一,保額卻少的可憐才是問題所在!
賠付率=(賠款支出÷保費收入)

Elvis Chao wrote:
用划不划算來思考保險有點怪怪的,而且還是沒什麼參考價值的賠付率,台灣人大部分都買錯,保費滲透率世界第一,保額卻少的可憐才是問題所在!
Elvis Chao wrote:  用划不划算來思考保險有點怪怪的,而且還是沒什麼參考價值的賠付率,

1.賠付率 = 總賠付金額 / 總保費收入。意義重大。
2.划不划算不重要?那你真是保險公司的好客戶。一堆人經常在換保險合約的,應該是在考慮划不划算的問題吧!


n8362995 wrote:
1.賠付率 = 總...(恕刪)


賠付率意義重大,但粗糙的統計數據沒有太多參考價值,
有用到的人對保險評價滿分,沒用到的零分,所以同一套標準不能套用在每個人,
更不能因為這樣推定險種無用論

划不划算頗重要,我猜應該是Elvis大筆誤吧?
沒有表達的很清楚😅,以台灣人錯誤的觀念買的商品統計出來的數據,那有什麼討論意義…唯一意義就是代表台灣人大部分都買錯保險而已吧XD我們推崇一年一約的定期險,難道它附加費用將近70%嗎…

划算不划算有兩種,一種是覺得終身、可以退還保費、很容易理賠一些小錢,覺得很划算…
另一種是保費便宜、保障很大,這樣算划算嗎?但理賠機率不高,要划算就是用身體來換錢了…
無法承擔的風險務必轉嫁給保險公司,而卻在思考賠付率,覺得第三人責任險很划算…你可以先看看定期殘扶險的保費,再來討論划不划算好嗎?
市面上有一些商品對保戶是好的,只是你沒聽過,也不用一直告訴別人不要買保險吧…
Elvis Chao wrote: 也不用一直告訴別人不要買保險吧…

您誤會了!
我是說:只有自己難以承受的風險,且保險可以合理分攤的,才值得購買。

定期殘扶險...,這個概念不錯,我喜歡。

不好意思,希望沒有人因爲我的言論而做錯了決定。台灣的保險業,加油!

n8362995 wrote:
我是說:只有自己難以承受的風險,且保險可以合理分攤的,才值得購買。

你講的沒錯~這才是規劃保險的第一順位,可以多推廣的概念,多跟從業人員交流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