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嘉詩駒 wrote:
休耕領補助是什麼道理?你不耕作我給錢嗎?
我簡單用白話解釋一下給對農地完全不瞭解的人。
農地依水利設施分類,可分為良好的水(稻)田和旱地,前者多半在平坦地區,受到較嚴格的法規管理(這句話不等於旱地就可隨便你搞,別誤會)。
根據農地法規,你長雜草也不符農地農用,水稻田就是要種水稻,想休耕也要經政府准許,所以如果要符合農地農用,你水稻田就是要去種水稻。
現在問題來了,你不種擺著荒廢是違反規定,但是真的去種,政府又怕稻米供過於求,水稻田就像戰略物資,現在有便宜進口米可替代時,較貴的國產米需求量較低,但哪天糧荒或發生緊急情況,又需要這些水稻田去生產。 所以才會規劃休耕面積, 被規劃到的休耕地的就休耕, 但收入怎麼辦? 政府就編列休耕補助(如果不列休耕補助,一樣要編列保證收購稻米的預算,可能比休耕還要貴,而且稻米買來現在兵員又少,除了計劃內的儲備糧食以外,不知要如何消耗), 而且這些金額有部分還必須去種綠肥,維持地力。
白話講,有水稻田的農民,有點像政府編制外的傭兵,槍(田地)你要自備,平常沒有編列你的薪水,但需要你生產的時候,就又必須要生產,這槍(田地)以前也不能隨便轉賣,是後來要加入WTO,自耕農時代的農民也逐漸年老,所以才立法讓農地可以自由買賣及蓋農舍。
如果你有的是建地,只要符合規定,可以自由運用來生財。農地合乎規定的生財方式很少,主要也就是種東西,非法的就大家抨擊的違法工廠之類。 如果農民有塊地受政府這麼多管制不能隨便租給工廠收租金, 又要配合產量計劃休耕, 你說不編休耕預算說得過去嗎?
PS: 上面忘了講一點,水稻田要用不少水灌溉,但是財團也需要用水,所以當水不夠的時候,由於工業產值在GDP計算上較高,賺的錢可以買進口糧食還有剩,所以就又變成水稻田要休耕減少用水了。
PS2: 為了避免有些人又說東說西,我先說我的地是偏遠地區山坡的旱地。所以以上這些東西又和我的利益無關,只是簡單說明一下,為何會有休耕補助這種東西。
PS3: 這裏有篇休耕補助的新聞,大家可以看一下。看看如果是你,你要不要休耕?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99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