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5年投入160億元打造台灣成為AI重鎮

就算不講AI這種軟體發展為核心的技術領域,投入的錢竟然都是硬體這麼牛頭不對馬嘴的點,請問一下,有哪個產業是花160億(還分5年付)就能從無到有然後還能變成重鎮的?

ambitiously wrote:
5年投入160億元推動包括建構AI主機、設立AI創新研究中心、打造智慧機器人創新基地、半導體射月計畫、科技大擂台等五大策略。

一年30億可以作這麼多事喔,了不起.
難怪整篇報導完全沒有業界消息,這是學生計劃吧.

AppleDesign wrote:
科技部開發了8個apps花了一千多萬,結果下載量6000次....
Google 一下
科技部 + 3D列印
科技部 + AR VR
科技部 + 雲端運算
科技部 + 大數據
科技部 + 物聯網
科技部 + 電動車
科技部 + 無人駕駛
科技部 + app
科技部 + 無人機
反正美國每一年在夯什麼題目,科技部就會急急忙忙地參一咖,然後學術機構也好、一般企業也好就會趁機調整題目標題跟部分計畫內容來符合科技部的需求,去跟科技部弄一筆錢來用。
沒有長期的技術演進圖,沒有清楚的技術遠見跟策略佈局,全跟著美國商業媒體熱潮來編列預算跟執行,這就是我們的科技部。


政府機關是有配合「政策」上的需求的必要~
政策有很多為的可不是人民福祉,而是為了下次選舉有沒有題材可以提...
(就是連政績都提不上的,做了但沒效果,但至少宣傳上可以說我們有做)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ambitiously wrote:
http://m.appledaily...(恕刪)



沒有電的AI重鎮
花預算才是最主要的吧

因為一定不夠

所以還會追加

另外的確是可以先評估一下開始運作要用多少電

要不到時沒電不就白建的
will7000 wrote:
至於錢不多 ...就請大家多支持
現在全世界在比拚科技 就請錢多花在科技補助了


錢不多就沒人想去啊...
而且台灣的軟體人才都被硬體產業吸收掉了...
要怎麼把這些人拉出來,又不讓對岸挖走。
錢給的不夠多是不行的。
150億好像很多哦?
再分成五年,三個主要項目來投資,每個項目一年能有多少錢?

AI什麼東西最重要?是「人」啊~人才不到位什麼硬體都是個屁啊~
如果提出這様的計劃,部長是認真的,那我也笑了...

我不信部長不懂,但坐在那個位子上,能同意的計劃,大概也就
是這種表面很風光但內容牛頭不對馬嘴的東西了...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一會兒亂花錢
一會兒花了錢不用
現在該花的錢又不花

荒唐
太荒唐
實在太荒唐

政府有電搞AI嗎?

還是AI重鎮每年6-9月強制唱空城計?
電都不夠用了還打造什麼AI重鎮
小學生都懂的基本道理政府好像不懂
ambitiously wrote:
http://m.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70824/1189357/
為打造台灣成為AI(人工智慧)發展重鎮,科技部提出「我國的AI科研戰略」,從今年起5年投入160億元推動包括建構AI主機、設立AI創新研究中心、打造智慧機器人創新基地、半導體射月計畫、科技大擂台等五大策略。行政院長林全今在行政院會聽取科技部報告後裁示,AI對未來30年的國家競爭力是個關鍵,具備AI的國家勢必掌握未來全球科技發展並影響國力,因此該案對台灣未來發展非常重要。
陳良基在會後記者會說,「建構AI主機」以4年共50億元經費,進行硬體建置、研發服務;「設立AI創新研究中心」以5年為期,每年預計投入10億元,深耕人工智慧人才與技術研發;在中科及南科打造「智慧機器人創新自造基地」,預計4年預計投入20億元經費;「半導體射月計畫」4年將投入40億元經費,全力協助打通半導體業進入AI Edge的瓶頸,積極培育頂尖半導體製程與晶片設計人才,以提供半導體產業迎接AI市場爆發時急需的高階人才。此外,科技部舉辦首屆「科技大擂台 與AI對話」,共有149個隊伍報名,總獎金3000萬元。
林全今在院會也說,我國要擁有完整的AI產業,除了需有現有的ICT產業群聚及優質的軟硬體人才,如何讓AI應用、熟悉AI的各領域軟體也是項重要工作,請科技部與教育部、經濟部等機關協力合作,引導學、研及業界投入,積極推動,並定期滾動檢討成果。(陳雅芃/台北報導)
感想:
計畫
希望能成功。
而且是有真才實料的成果可展現,而不只是炒股的成果。
不過民智未開,推行AI恐怕會有不小的變數。
包含政府自己黨內派系相關的企業得徙木立信,才能信服更多人,期許他跟包工程搞建設一樣眾人搶著要。
總而言之,如何讓AI變得比搞建設夯,台灣就有機會比東南亞先進了。(不過現在東南亞代工了諸多產品,比起產業大舉外移的台灣看似先進許多!)
(手上或家裡擁有越南,泰國,印尼等東南亞製造的產品者真是愈來愈多。)
註:
商鞅很受秦孝公的重用,實行了兩次變法,使秦國強盛起來,為日後統一六國打好基礎。 推行變法初期,商鞅怕百姓不信新法,於是便想出「徙木立信」的策略。 他把一根三丈高的木頭豎立在南門前,然後張貼公告懸賞:如果有人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就賞十金,百姓只覺奇怪,並沒有人敢嘗試。
於是,商鞅又下令把賞銀加至五十金,後來真的有人把木頭從南門搬到北門去,商鞅也履行諾言,把五十金賞給此人。這件事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傳遍了整個秦國。老百姓知道商鞅說到做到,都不敢懷疑他頒佈的新法令,商鞅變法也得以順利推行。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