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保老年給付~一次請領與月退的問題

說真的要砍就砍~

這一輩年輕人又不全指望政府

而現階段請領的父職輩的~也砍不到

老是拿現在砍軍公教~以後砍勞退

勞退對一般勞工來說能領到當然好~對年輕人來說到時候都通膨不知到哪去了

所以呢~只能懷著"尊敬的心"

說聲抱歉了~請砍吧
其實,與其討論少子化、費率、領多領少、勞保何時破產?
個人認為要大家都Happy,應該要討論的是以下二點:
一、繳多少領多少!
二、如何保證帳戶裡的錢能穩定增長!

以下個人舉例繳費方案:

舉例:勞工從25歲開始工作,投保35年,(假設)平均薪資40000元,
勞保費率12%,月繳4800元(其中勞工20%,雇主70%,政府10%)
勞退雇主提撥6%,月繳2400元,
一年就共繳進帳戶(4800+2400)x12月=86400元
35年總共繳了:86400元 x 35年 = 302萬4仟元
若以年增長3%為例(如何保證增長,後述之)
35年後,帳戶內應有522.39萬元。
若以上為真,則勞工退休時
65歲開始領年金,每月領27500元,領到85歲,帳戶內還有56.77萬元。

-------------------------------------------------------------------
我知道有人會說, 誰能保證每年會賺 3% 呀!
其實,本方案的重點在於:誰能保證每年可以有3%的獲利!

是的,我相信「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政府可將帳戶內基金切割每500億為一個單位,公開招標金控操盤者,

操盤者得標500億基金,相對需提出保證金500億,以十年為一期,

這1000億需於信託帳戶內操作,讓政府得以監督,

帳戶金額低於600億元,自動解約結算(除非企業再提繳入保證金)

得標企業年度獲利超過3%以上,超出的獲利「都歸得標企業所有」

當然若該年度沒有獲利,得標企業亦須繳交3%入退撫基金。
--------------------------------------------------------------------
別以為沒有金控或企業會來標,看看下列案例:

挪威全球養老基金,1997到2010年間,年化報酬率約6.6%

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1981年到2010年,年化報酬率約9%

阿布達比投資基金,2000年到2008年,年化報酬率約16%

新加坡淡馬錫投資基金,1974年到2009年,年化報酬約有16%。

得標企業十年到期,若操作得宜可自動續約,並授予企業主最高等景星勳章一枚,

給予金控或企業主高度榮譽與肯定。

我相信,在這樣的保證獲利下,勞工或許更願意自提6%

讓自己的退休金能領的更多。

這樣的年金制度,不但能永續,而且看的到也吃得到。

以上淺見,或有不夠全面之處,亦歡迎大家討論之。

感謝您耐心的看完 ~

ddr2286 wrote:
身體好 月領身體不...(恕刪)

若是老人家身無分文子女無孝養金領回自己花.否則月領 月領若未領足一次領 直系血親繼承人是可領補足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 wrote:
65歲開始領年金,每月領27500元,領到85歲,帳戶內還有56.77萬元。...(恕刪)


現在看27500好像很多,但實際上你無法預估通膨的威力,很久以前我心中的通膨,都是20年翻一倍,例如民國60年,一碗牛肉麵要價25元,80年就變50元,100年就變100元,120年就變200元,140年就變400元.....。如果今年退休金月領27500元,那民國126年的退休金要55000才能過跟106年一樣的生活水準,這就是政府/公司給的退休金無法保障未來70歲/80歲/90歲的最後人生的問題。
"NIKON D200"+"12-24 F4"+"24-70 F2.8"+ "50mm F1.8"+"70-300G VR" +SB800

luzibin wrote:
現在看27500好像很多,但實際上你無法預估通膨的威力,很久以前我心中的通膨,都是20年翻一倍,例如民國60年,一碗牛肉麵要價25元,80年就變50元,100年就變100元,120年就變200元,140年就變400元.....。如果今年退休金月領27500元,那民國126年的退休金要55000才能過跟106年一樣的生活水準,這就是政府/公司給的退休金無法保障未來70歲/80歲/90歲的最後人生的問題。...(恕刪)


要是再加上通澎,那你就知道台灣到底淪落到哪裡去了...

民國82年(1993)年我第一次當上小主管,也是第一次招聘員工,因為是第一次,我記得非常清楚,一個剛畢業沒經驗的大學畢業生起薪是28000元,請問現在要不要依通澎來計算剛畢業沒經驗的大學畢業生應該領的薪水,是應該50000?還是60000?才能扺20幾年前的28000?

對了,聽說現在大學畢業生很 多都是22K起薪,為什麼不是領5萬或是6萬呢?....
sgconduty wrote:
民國82年(1993)年我第一次當上小主管,也是第一次招聘員工,因為是第一次,我記得非常清楚,一個剛畢業沒經驗的大學畢業生起薪是28000元,請問現


看行業吧! 我那時候剛就業 軟體業沒經驗 試用18000 三個月後調薪 22000 (台中市)(83年)

一年後 到中國時報 資訊中心 薪資 30000 元 一年16個月 那時候報業還不錯(84年)

每天上班四個半小時 沒事就整天看報紙

後來覺得上班太無聊了(上班晚上七點到十一點半) 一年後 又找個軟體業 早上上班, 每個月 四萬元(85年)

兩個工作剛好七萬 (含年終 大概也是百萬) 但是 大概做一年 就辭掉晚上的(因為工作跟別人上下顛倒)

又過一年就到台北工作 台北薪水跟台中其實差異就有一些了

不過基本上 大概勞保提撥 6% 加上兩岸關係 薪水就凍漲了 大概也十幾年沒漲了

這不用問,選月退。

當初家父家母均選月退,兩人每月大約有三萬多元生活費,住在鄉下自有房,非常夠用了,兩人不必伸長手向子女索要生活費,搞得一點尊嚴也沒有。
自己也近中年. 最近有在查詢有關退休相關保險規定. 感謝很多網友的不吝分享看法與經驗. 最後只有覺得政府做的太差了.

官方的網頁資料一堆. 一大堆引經據典的條文. 有用沒用的都放在一起. 我們小老百姓要的是簡單清潔的說明. 也就是要能在1分鐘內可以明白清楚. 若有需要再去查相關條文. 當然政府養一堆人就是要將事情複雜化.

就比如說勞動部官網是給人民看的. 但首頁第一頁放什麼勞動統計… 那是要給誰看的. 我們需要這個數字在官網首頁上嗎? 真不知拿我們繳稅的人可以去XX…

請將人民需要的資訊整理清楚, 可以明確表達. 要跟人民溝通也就是從官網做起. 讓官網就像個懶人包. 清楚明瞭.
sgconduty wrote:
民國82年(1993)年一個剛畢業沒經驗的大學畢業生...(恕刪)


當時大學畢業生(82年)是民國78年考上大學(如加上1年10個月兵役,那就是76年考上的大學生),當時只有22間大學(如沒記錯的話,以前台灣只有兩間師大,台北師範大學,高雄師範大學,等我進大學,記得已經有花師、彰師等加入大學聯考了),錄取率是35%左右(也就是100個高中生,只有35個能進入大學,能進國立的,應該不到15%左右), 所以跟現在是無法相比。

我當時起薪是30000(84年)。
"NIKON D200"+"12-24 F4"+"24-70 F2.8"+ "50mm F1.8"+"70-300G VR" +SB800
最近很多人失業
所以我再查了勞保年金一次領
發現一個問題
就是一次領
※ 「平均月投保薪資」按退保當月起前 3 年之實際月投保薪資平均計算;參加保險未滿3年者,按其實際投保年資之平均月投保薪資計算。

若原來工作10幾年是最高的45800,但因疫請失業,變成之能投最低的23800
若3年後滿50可一次領時
卻只能用平均月投保薪資23800,之前工作那麼久投的45800卻不能用,這也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