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要採 wrote:
中國沒有美國市場早完蛋了...(恕刪)
是嘛 ?? 你知道中國的美商一年銷售額高達4,820億美元嗎 ?
這可沒有算進中美雙方的貿易額中喔 !!
========
中國雖無法對進口美國產品實施等額的報復,但仍能夠以延緩通關、查稅及加強監理等其他方式來擠壓美國企業。
中國的優勢之一,是美商在中國的投資規模遠超過中國企業在美國的投資。2015年(最新數據)美商在中國的資產總額為6,270億美元,在中國市場的年銷售額為4,820億美元,而中國企業在美國的資產總額僅1,670億美元,年銷售額260億美元。中國政府可以對境內美國企業施壓。
德意志銀行的數據顯示,如果將中、美貿易額及兩國企業在對方市場的銷售額合併計算,美國對中國其實有200億美元的「銷售順差」,而非逆差。蘋果、沃爾瑪、通用汽車等美國企業都在中國擁有龐大的業務,而且亟欲擴張。
在川普宣布2,000億美元關稅威脅之前,美商便已感受到壓力。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副會長彭捷寧表示,「中國主管機關已經對美商加強監督,地方官員檢查工廠的排放量,並嚴格執行廣告法規」。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拉地表示,「中國政府能夠迅速組織民眾杯葛外國產品,以往日本及南韓產品便一再受到打擊」。
美商風險最高的是汽車業。通用與福特汽車廠在中國已投下鉅資,去年通用獲利總額中約25%來自中國,福特約12%。特斯拉去年在中國共賣出15,000輛電動車,金額超過20億美元,占公司營收的17%;現在美、中關係緊張,特斯在上海設立電動車廠的計畫也可能受影響。
星巴克目前在中國已有3,300處門市,並計劃未來五年將中國市場的營收提高逾二倍,現在未必能夠如願。
vspebrian wrote:
中國人那麼多, 當然市場大. 可是這個市場供過於求, 如同雞肋一般難吃 ...(恕刪)
你是在故意說反話嗎 ?
明明是中國市場成長潛力大 , 但美國市場卻早已飽和 一攤死水 .... 這個常識你真不知道 ?
piwu0536 wrote:
那我們就參考那些跨國公司所公布數據好了 ... 根據德國 Mercedes-Benz 發布報告 , 今
年前三季中國市場賣出超過44萬輛賓士車 , 將近世界第二大汽車市場美國的兩倍 ! 重點是
賓士在中國銷售是以近三成速度成長 , 反倒美國因景氣不佳 , 近年該公司在美國幾乎是零
成長甚至是衰退的 ....
Mercedes - Benz 官網
那麼44萬賓士是甚麼概念呢 ? 要知道同期台灣各廠牌汽車市場加起來也不過32萬輛
哩 ... 至於1A2B中的BMW , 前三季在中國市場銷售43萬輛 , 奧迪則是賣出41.8萬輛 ,
三者幾乎不分軒輊 ~
所以說媒體及覺醒青年一天到晚洗腦宣傳中國公布GDP成長膨風 , 那麼這些跨國公司
所公布數據總不會也一起造假吧 ??...(恕刪)
路邊野花不要採 wrote:
'''中國股市一向...(恕刪)
哈哈 ! 川普既然承諾不對蘋果產品課稅 , 那會不會對惠普 戴爾 IBM 奇異等課關稅呢 ?
畢竟中國出口美國產品 大半是美商公司(單單蘋果iphone ipad iMAC等產品就佔上千億美
金)回銷的哩 !!
說起來 川普手上到底還有啥籌碼呢 ? 真是搞笑 .....
川普對庫克保證 中國製iPhone不課稅
〔編譯羅綺/綜合報導〕全球供應鏈日趨複雜,不少跨國企業擔心遭美中貿易戰波及,美國設計、中國組裝iPhone的蘋果陷入兩難;紐約時報報導,川普向蘋果公司執行長庫克表示,美國不會對在中國組裝的iPhone課稅。
上個月蘋果CEO庫克曾至白宮拜會川普總統及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蘋果承諾將在未來五年對美國經濟挹注三千五百億美元,但庫克也提醒川普,貿易戰將抵銷企業減稅的效益,也恐對蘋果造成負面影響;庫克指出,關稅相當於是對消費者加稅,而美中貿易逆差,其實是計算方法有誤而遭誇大。紐約時報報導,川普向庫克表示,不會對在中國組裝的iPhone加徵關稅。
消息指出,除了關稅問題外,蘋果還擔憂「中國官僚機器即將啟動」,中國政府可能以國安疑慮為由,加大對蘋果產品的審查,且拖延蘋果供應鏈的進度;先前蘋果就曾遇過類似的報復措施。根據路透報導,福特汽車已在中國各港口面臨拖延戰術卡關。
中國市場對蘋果而言至關重要,蘋果五百億美元(注:此處是指淨利潤)的年收入中約有四分之一來自中國,上季蘋果在中國收入成長二十一%。但是中國政府日益收緊對網路的控制,加上日前美國政府採取法律和監管措施,讓中國科技大廠華為難以在美國銷售手機和電信設備,蘋果因而擔心遭中國報復。
蘋果公司周旋在美中兩國之間,庫克為與中國高層打好關係,也曾在三月份訪中,甚至其親中的舉動被富士康員工暱稱為「紅蘋果(Red Apple)」。但上週川普公布的關稅清單涵蓋多類晶片,市場仍擔憂關稅戰恐對美國科技業造成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