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qfool wrote:
一般投資人,最大的...(恕刪)
我倒認為分批有分批的優勢,all in有all in的優勢;就跟技術分析幾百種一樣,各有盲點所以才會百家爭鳴!
從一而終是解方,當樣本數夠大(實驗次數夠多)時,分批未必比all in強,也許分散風險的能力差不多!
要分批就每一次都分批;要all in就每一次all in.........
分批唯一贏all in的地方,就只有萬一看錯標的(下市)時;也許不會死,因為你還有預留分批的錢還沒出手,標的就已下市!但這也可以藉研究標的的負債情況、經營者個人品德而避免。
承如Buffett所言,他提出跟一般投資者不同的邏輯,雞蛋就是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而你只需要看好一個籃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