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神路亞 wrote:
對於投資而言
能夠當作參考的資訊算不錯了
大部分連當參考的價值都沒有
如果你覺得財報大部分連參考的價值都沒有,
那麼你最好從現在開始,永遠都不要去看它、關心它,
如果你確定你做得到,再來跟別人說財報無用。
你可以跑去對眾董事們說,你們的財報沒有參考價值;
你可以對著銀行授信部門說,別參考財報了,某某公司財報把某不良品弄到庫存裡了;
你也可以對著巴菲特說,幹嘛看財報,還看公開說明書哩,
當然巴菲特已練就了5分鐘就能從報表快速評估一家公司啦;
你可以對著全球千千萬萬個雞精經理人嘲笑,都打敗不了大盤呢,還財務報表?
當然彼得林區這個偉大的基金經理人也是傻了,檢視甚麼財務資訊?看甚麼負債與獲利率?乾脆射飛鏢比較快,那些資訊沒多大參考價值。
某某不良品擺到到庫存裡了,這就跟有人可能被誤診了,所以說所有醫生診斷連參考的價值都沒有一樣。
雖然我不知道你說的那個東西,但為麼會這樣呢,會計人最保守了,從查帳到出財報是經過事務所團隊層層覆核的,如果不是會計準則規定,就是人員疏忽,金額如果夠大應該會經過討論,不然就是minor pass(查核上專業術語),為何沒去跟會計師嗆?或去跟老闆打報告,搞不好因此可以換掉會計師呢!順便記功一筆。
當然我也不能說財報是聖經,它就只是個紀錄,就跟你投資要記帳一樣。
你的投資帳有沒有參考價值? 如果沒有,那對那些時不時po他的IRR跟對帳單的被動投資者而言,不是打臉嗎?
那些你紀錄的對帳單跟投資紀錄表,和財報一樣,都只是歷史紀錄,他們不保證未來同樣能賺錢。
不同的是,你的對帳單和報表沒經過查核,而上市櫃公司的財報經過查核。
當然我們不能排除公司惡意提供舞弊的資訊,但會計師業者同樣重視聲譽,愛惜羽毛,你要因噎廢食沒人能阻止。
當然我們可能看不太懂密密麻麻的財務資訊,但我們不會說那沒參考價值,我們會用重點式或其他的方面去了解公司。
畢竟,會計本身也有它的侷限在,就如同我們不必專精很多東西,但我們一樣能去投資它,畢竟方法千百種,我們要找到的只是可以有效幫助我們了解投資標的的方法。




多喝幾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