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el54321 wrote:對美出口只佔中國外貿的 3%,對大陸影響沒有想像中大!倒是對台灣影響比較嚴重一點,這 3% 有一半以上都是台商創造的。...(恕刪) 真是這樣那還需要談嗎大天朝直接不理美帝就好了啊
jeel54321 wrote:對美出口只佔中國外貿的 3%,對大陸影響沒有想像中大!...(恕刪) 對美出口只佔中國GDP的 3%,........! 才對喔大陸GDP貢獻度內需消費 67 %投資 15%外貿 18% , 其中對美貿易佔約 17% , 故0.18*0.17 = 3.06%願善知識永伴你旁 ~
雖然對美出口貿易額佔中國GDP不大....但經濟問題環環相扣,一旦外銷美國市場受阻,連帶迫使製造業大量外移,失業率大增,國民所得大減,內需消費就會大受打擊,對GDP 的實際影響會放大很多,甚至可能造成中國長年累積的房地產泡沫經濟和地方債務,金融壞帳等問題瞬間爆發...所以,中國才會一再退讓川普 得寸進尺的要求....不過,這一切導因本來就是中國長期違反遊戲規則再先,美國現在的要求,只是讓中國回歸自由市場機制,遵守WTO公平貿易的精神,美國的要求算是合理.郭董接受東森記者訪問說,北京需要我提供工作機會給他他今年要 穩就業,穩外貿,穩外資,穩外銷,穩金融他五個穩,四個需要靠我如果,北京敢說 你郭台銘不聽我的,你把你工廠搬走, 我二話不說,馬上搬,到底是誰怕誰, 是他怕我....我這段話,你們記者可以報導出去,沒關係
pqaf wrote:雖然對美出口貿易額...(恕刪)....如果,北京敢說 你郭台銘不聽我的,你把你工廠搬走, 我二話不說,馬上搬,到底是誰怕誰, 是他怕我....我這段話,你們記者可以報導出去,沒關係 郭董你想搬, 不見得搬的動
卡繆 wrote:郭董你想搬, 不見...(恕刪) 緯創兩年前已經幫 apple iphone在印度建立龐大的生產線了.印度工資便宜,但人工素質不如中國,印度政府行政效率低落.緯創在印度生產效率還是不如鴻海在中國廠好,apple還不敢把主要訂單交給 緯創印度廠,那座廠還是低度運轉.如果貿易戰真走到全面開戰,apple就會被迫把訂單轉到印度廠去生產.生產效率變差,成本雖會增加,但可避開25%的關稅損失.兩權相害取其輕. apple應該很早就施壓鴻海盡快到印度籌建iphone生產線,以防萬一.中共真把郭董逼急了,等於逼鴻海下定決心,加速撤離中國,前往印度設廠.
pqaf wrote:緯創兩年前已經幫 apple iphone在印度建立龐大的生產線了.印度工資便宜,但人工素質不如中國,印度政府行政效率低落.緯創在印度生產效率還是不如鴻海在中國廠好,apple還不敢把主要訂單交給 緯創印度廠,那座廠還是低度運轉.如果貿易戰真走到全面開戰,apple就會被迫把訂單轉到印度廠去生產.生產效率變差,成本雖會增加,但可避開25%的關稅損失.兩權相害取其輕. apple應該很早就施壓鴻海盡快到印度籌建iphone生產線,以防萬一.中共真把郭董逼急了,等於逼鴻海下定決心,加速撤離中國,前往印度設廠. 事已至此郭董不脫一層皮走得出中國的手掌心嗎!?
其實過去這15年 歐洲+美國對中國各項商品所課徵的關稅(反傾銷稅)每年幾乎都是15%~200%.1. 2005~2014 全球每年約有30%的反傾銷稅是對中國課徵.2. 太陽能與鋼鐵產業, 2011年開始美國課雙反稅,均值約在20~40%.以上兩點可以自行google.可如今2018~2019 中國大陸的競爭力搞得美國必須擴大貿易戰尤其是太陽能電池產業, 2009~2012所存在的歐美日大廠, 幾乎全關廠了.2018世界前10大太陽能廠, 陸廠佔了9名.怎麼關稅越課 中國越強 太陽能產業越強?內需與低成本高品質的製造能力相形是中國重要資產.
ben1114 wrote:其實過去這15年 ...(恕刪) 太陽能? 眼光太短淺...中國是因為補貼, 仿冒, 集中採購, 低價傾銷, 超額融資去養大他想扶植的工廠, 其他國家的民營企業無法與這種對手競爭, 他做生意不用本, 吸老百姓的血, 外銷補貼, 人家不跟他玩.本來中國洋洋得意, 自以為他這樣很會玩... 結果被美國貿易報復加稅, 現在每個月支付近30億美元給美國政府過爽爽, 星期五再提高之後, 每個月支付的關稅罰款還會再增加25億美元. 過去利用補貼所創造的效益, 不用幾年, 就全都被美國罰光了.美國提高貿易報復, 結果, 跌最慘的竟然是汽車股. 而汽車股是中國第二大的內需?? 怎麼會這樣? 應該是外銷不好啊, 怎麼去巴內銷為主的汽車呢?所以, 事情並非你想的那麼簡單, 不是中國對美國出口占GDP 3% 的問題, 而是中國負債太重, 必須依靠外貿盈餘來償債,印鈔,發債,發股, 如果債務清償有問題, 那就得縮衣節食了. 汽車這種高額的項目, 當然是首先砍掉的消費項目.況且, 這次提高2000億美元關稅的原因是中國自己出爾反爾, 美國氣到斷了理智線了, 中國自找的, 活該!!!==========萊特海澤表示,貿易談判仍將繼續,中國代表團將於週四和周五訪問華盛頓,較原定計畫晚一天。萊特海澤表示,「我們原本感覺有望取得成果。而在過去一週,我們看到中國出爾反爾。」他補充說,包括是否保留關稅在內的重大問題,仍未得到解決。萊特海澤與財政部長梅努欽 (Steven Mnuchin) 週一均表示,上週訪問北京期間,談判出現明顯倒退,但與他們對話的中國官員,已經保證一切會好轉。梅努欽說:「我們不願意回去過去談判過的文件。」
ben1114 wrote:怎麼關稅越課 中國越強 太陽能產業越強?內需與低成本高品質的製造能力相形是中國重要資產. 中共的各種產業打下全球市佔,不完全是靠內需市場,而是靠 中國地方政府的強力補貼.中國政府的中央政委,總書記是由 地方小書記彼此競爭後,脫穎而出...提拔的重要績效指標就是 各省市的GDP成長率. 所以,各省市政委書記都全力衝刺經貿建設,日後才有機會更上一步擠身進入中央政治圈...於是,地方政府向銀行融資搬錢,大量盲目的補貼各產業,鼓勵企業創造大量就業,和提升出口和GDP, 甚至對 GDP灌水造假.官商合作,魚幫水,水幫魚...官員幫忙企業成長,企業幫忙官員升官,貨出得去,大家一起升官發大財.大陸企業於是就拼命搶錢 搶糧 搶地盤,盲目快速擴產,才能 優先 搶到各省市政府的巨額補貼款,浮濫擴產後,再不計成本,違反WTO原則,低價傾銷到全球各大市場,經濟侵略各國,消滅外國競爭同業,於是歐盟和美國就祭出 反傾銷和反補貼 重稅,制裁中國業者.低價傾銷的結果,害人又害己,其實也造成中國企業自己虧損慘重,中國前四大太陽能龍頭廠破產倒閉,政府壞債宛如無底洞,政府於是調整補貼政策,變本加厲,加碼給予更鉅額的補貼,把這些嚴重虧損的產業,用補貼款,補到財報獲利,股票大漲...政府以債換股,拿到大量的企業股票, 於是官商勾結,不斷補貼灌水,作帳美化企業財報,把股價炒高後,政府基金馬上對外大量釋股,把手上的股票,賣給市場上無知的散戶,洗回大筆現金,回填地方政府財政壞債的無底洞.無知的股市散戶,不斷承接政府和企業釋出的股票,讓政府和企業更有錢,繼續盲目擴產,低價傾銷,劣幣逐良幣,搶佔全球市場.這種老鼠會式的泡沫經濟,用國家補貼手段,製造不公平的貿易優勢,違反國際自由市場原則,也違反WTO精神.所以,就算中國願意開放市場,大量採購美國貨品,讓中美貿易逆差數字平衡,川普政府仍然不滿意,因為美國的目標是要促使中國放棄惡性補貼,其他國家產業才有生存空間. 但這種補貼政策,是中國產業的命根子,一旦取消,很多泡沫企業就會破產倒閉,動搖國本.所以中國政府一直不願意自宮,不願放棄補貼, 中美貿易談判長時間卡在這關很難突破.中共的心態,美國想要勒索多少錢,幾百億美金或幾千億美金,中共都願意付,買更多農產品,更多能源商品,中共都願意全力配合美國要求,但絕不能迫使中共放棄官商勾結,長期補貼共生的產業結構.否則後果難以收拾.中共為了盡快簽訂協議,表面上也許會同意取消補貼政策,但私下還是會利用各種管道對中國企業輸血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