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破局?!】川普:2千億美元中國貨物關稅升25%█


jeel54321 wrote:
對美出口只佔中國外貿的 3%,對大陸影響沒有想像中大!
倒是對台灣影響比較嚴重一點,這 3% 有一半以上都是台商創造的。...(恕刪)


真是這樣那還需要談嗎
大天朝直接不理美帝就好了啊
jeel54321 wrote:
對美出口只佔中國外貿的 3%,對大陸影響沒有想像中大!...(恕刪)


對美出口只佔中國GDP的 3%,........! 才對喔

大陸GDP貢獻度

內需消費 67 %

投資 15%

外貿 18% , 其中對美貿易佔約 17% , 故0.18*0.17 = 3.06%

願善知識永伴你旁 ~


私心.知識.經濟會限制到自己視野
雖然對美出口貿易額佔中國GDP不大....但經濟問題環環相扣,

一旦外銷美國市場受阻,連帶迫使製造業大量外移,失業率大增,國民所得大減,內需消費就會大受打擊,對GDP 的實際影響會放大很多,甚至可能造成中國長年累積的房地產泡沫經濟和地方債務,金融壞帳等問題瞬間爆發...所以,中國才會一再退讓川普 得寸進尺的要求....

不過,這一切導因本來就是中國長期違反遊戲規則再先,美國現在的要求,只是讓中國回歸自由市場機制,遵守WTO公平貿易的精神,美國的要求算是合理.

郭董接受東森記者訪問說,

北京需要我提供工作機會給他
他今年要 穩就業,穩外貿,穩外資,穩外銷,穩金融

他五個穩,四個需要靠我

如果,北京敢說 你郭台銘不聽我的,你把你工廠搬走, 我二話不說,馬上搬,到底是誰怕誰, 是他怕我....

我這段話,你們記者可以報導出去,沒關係

pqaf wrote:
但經濟問題環環相扣,
pqaf wrote:雖然對美出口貿易額...(恕刪)....
如果,北京敢說 你郭台銘不聽我的,你把你工廠搬走, 我二話不說,馬上搬,到底是誰怕誰, 是他怕我....

我這段話,你們記者可以報導出去,沒關係

郭董你想搬, 不見得搬的動
~No Pain; No Gain~ ~No Cross; No Crown~ ~No Change; No Chance~
卡繆 wrote:
郭董你想搬, 不見...(恕刪)
緯創兩年前已經幫 apple iphone在印度建立龐大的生產線了.印度工資便宜,但人工素質不如中國,印度政府行政效率低落.

緯創在印度生產效率還是不如鴻海在中國廠好,apple還不敢把主要訂單交給 緯創印度廠,那座廠還是低度運轉.

如果貿易戰真走到全面開戰,apple就會被迫把訂單轉到印度廠去生產.生產效率變差,成本雖會增加,但可避開25%的關稅損失.兩權相害取其輕. apple應該很早就施壓鴻海盡快到印度籌建iphone生產線,以防萬一.

中共真把郭董逼急了,等於逼鴻海下定決心,加速撤離中國,前往印度設廠.

pqaf wrote:
緯創兩年前已經幫 apple iphone在印度建立龐大的生產線了.印度工資便宜,但人工素質不如中國,印度政府行政效率低落.

緯創在印度生產效率還是不如鴻海在中國廠好,apple還不敢把主要訂單交給 緯創印度廠,那座廠還是低度運轉.

如果貿易戰真走到全面開戰,apple就會被迫把訂單轉到印度廠去生產.生產效率變差,成本雖會增加,但可避開25%的關稅損失.兩權相害取其輕. apple應該很早就施壓鴻海盡快到印度籌建iphone生產線,以防萬一.

中共真把郭董逼急了,等於逼鴻海下定決心,加速撤離中國,前往印度設廠.

事已至此
郭董不脫一層皮
走得出中國的手掌心嗎!?
其實過去這15年 歐洲+美國對中國各項商品所課徵的關稅(反傾銷稅)
每年幾乎都是15%~200%.

1. 2005~2014 全球每年約有30%的反傾銷稅是對中國課徵.
2. 太陽能與鋼鐵產業, 2011年開始美國課雙反稅,均值約在20~40%.
以上兩點可以自行google.

可如今2018~2019 中國大陸的競爭力搞得美國必須擴大貿易戰
尤其是太陽能電池產業, 2009~2012所存在的歐美日大廠, 幾乎全關廠了.
2018世界前10大太陽能廠, 陸廠佔了9名.

怎麼關稅越課 中國越強 太陽能產業越強?
內需與低成本高品質的製造能力相形是中國重要資產.

ben1114 wrote:
其實過去這15年 ...(恕刪)


太陽能? 眼光太短淺...

中國是因為補貼, 仿冒, 集中採購, 低價傾銷, 超額融資去養大他想扶植的工廠, 其他國家的民營企業無法與這種對手競爭, 他做生意不用本, 吸老百姓的血, 外銷補貼, 人家不跟他玩.

本來中國洋洋得意, 自以為他這樣很會玩... 結果被美國貿易報復加稅, 現在每個月支付近30億美元給美國政府過爽爽, 星期五再提高之後, 每個月支付的關稅罰款還會再增加25億美元. 過去利用補貼所創造的效益, 不用幾年, 就全都被美國罰光了.

美國提高貿易報復, 結果, 跌最慘的竟然是汽車股. 而汽車股是中國第二大的內需?? 怎麼會這樣? 應該是外銷不好啊, 怎麼去巴內銷為主的汽車呢?

所以, 事情並非你想的那麼簡單, 不是中國對美國出口占GDP 3% 的問題, 而是中國負債太重, 必須依靠外貿盈餘來償債,印鈔,發債,發股, 如果債務清償有問題, 那就得縮衣節食了. 汽車這種高額的項目, 當然是首先砍掉的消費項目.

況且, 這次提高2000億美元關稅的原因是中國自己出爾反爾, 美國氣到斷了理智線了, 中國自找的, 活該!!!

==========

萊特海澤表示,貿易談判仍將繼續,中國代表團將於週四和周五訪問華盛頓,較原定計畫晚一天。

萊特海澤表示,「我們原本感覺有望取得成果。而在過去一週,我們看到中國出爾反爾。」他補充說,包括是否保留關稅在內的重大問題,仍未得到解決。

萊特海澤與財政部長梅努欽 (Steven Mnuchin) 週一均表示,上週訪問北京期間,談判出現明顯倒退,但與他們對話的中國官員,已經保證一切會好轉。梅努欽說:「我們不願意回去過去談判過的文件。」
ben1114 wrote:
怎麼關稅越課 中國越強 太陽能產業越強?
內需與低成本高品質的製造能力相形是中國重要資產.
中共的各種產業打下全球市佔,不完全是靠內需市場,而是靠 中國地方政府的強力補貼.

中國政府的中央政委,總書記是由 地方小書記彼此競爭後,脫穎而出...提拔的重要績效指標就是 各省市的GDP成長率. 所以,各省市政委書記都全力衝刺經貿建設,日後才有機會更上一步擠身進入中央政治圈...

於是,地方政府向銀行融資搬錢,大量盲目的補貼各產業,鼓勵企業創造大量就業,和提升出口和GDP, 甚至對 GDP灌水造假.

官商合作,魚幫水,水幫魚...官員幫忙企業成長,企業幫忙官員升官,貨出得去,大家一起升官發大財.

大陸企業於是就拼命搶錢 搶糧 搶地盤,盲目快速擴產,才能 優先 搶到各省市政府的巨額補貼款,浮濫擴產後,再不計成本,違反WTO原則,低價傾銷到全球各大市場,經濟侵略各國,消滅外國競爭同業,於是歐盟和美國就祭出 反傾銷和反補貼 重稅,制裁中國業者.

低價傾銷的結果,害人又害己,其實也造成中國企業自己虧損慘重,中國前四大太陽能龍頭廠破產倒閉,政府壞債宛如無底洞,政府於是調整補貼政策,變本加厲,加碼給予更鉅額的補貼,把這些嚴重虧損的產業,用補貼款,補到財報獲利,股票大漲...

政府以債換股,拿到大量的企業股票, 於是官商勾結,不斷補貼灌水,作帳美化企業財報,把股價炒高後,政府基金馬上對外大量釋股,把手上的股票,賣給市場上無知的散戶,洗回大筆現金,回填地方政府財政壞債的無底洞.

無知的股市散戶,不斷承接政府和企業釋出的股票,讓政府和企業更有錢,繼續盲目擴產,低價傾銷,劣幣逐良幣,搶佔全球市場.

這種老鼠會式的泡沫經濟,用國家補貼手段,製造不公平的貿易優勢,違反國際自由市場原則,也違反WTO精神.

所以,就算中國願意開放市場,大量採購美國貨品,讓中美貿易逆差數字平衡,川普政府仍然不滿意,因為美國的目標是要促使中國放棄惡性補貼,其他國家產業才有生存空間. 但這種補貼政策,是中國產業的命根子,一旦取消,很多泡沫企業就會破產倒閉,動搖國本.

所以中國政府一直不願意自宮,不願放棄補貼, 中美貿易談判長時間卡在這關很難突破.

中共的心態,美國想要勒索多少錢,幾百億美金或幾千億美金,中共都願意付,買更多農產品,更多能源商品,中共都願意全力配合美國要求,但絕不能迫使中共放棄官商勾結,長期補貼共生的產業結構.否則後果難以收拾.

中共為了盡快簽訂協議,表面上也許會同意取消補貼政策,但私下還是會利用各種管道對中國企業輸血補貼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