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投資心得記錄"不認同財務自由者請勿入"

mcgrady0117 wrote:
請問S大現在所有生活花費都是靠股息來支付的嗎?
每年股息下來您是如何分配 (恕刪)

對啊!
以前我就有記帳的習慣,所以大概知道每年花費多少了;每年股息進來,我先把生活費的部分轉走,剩下的股息就可以當投資用。
活的充實,認真變美。
0的一百倍還是0啦
0000的一千倍一萬倍也還是"零"
本金要滾大了才有用才會快

只有本金夠大才能財務自由
就算只有1%...本金一億的1%也有一百萬

這個是01網友在美國特別股的照片
這個才是高人
自己算算他一年股息/債息可收多少

我把當事人名字蓋掉...

美股沒在算張的
基本上1股特別股面額就是25美金
債息就是$25 X %數 分四個季發息
我上次好像有粗算債息收入..忘記數字..但是應該是超過2百萬台幣
他的本金要超過4000萬台幣以1美金等於30台幣來算
粗算他有60張就好了保守平均一點5.5%就好
60*USD$25*NTD$30*1000*5.5%=2475000

這一次我抄到特別股底部
換算殖利率10.08%預計可收5年
雖然我%高過他..但是本金小於他
然後我有1家是high risk
但基本上公司體質/母公司都沒問題
所以說0的一百倍還是0啦...
LKK沒事幹 wrote:
只有本金夠大才能財務自由
就算只有1%...本金一億的1%也有一百萬...(恕刪)

沒龐大遺產可接收的、早期沒在大都市買房的、沒能在職場居上位的平凡小民,就別好高騖遠了。能吃飽穿暖、小小的吃喝玩樂、有閒錢投資,也算某種程度的自由了。

我是還談不上財務自由啦!目前還幹著苦力工作,也常覺得錢不夠,但真正擠不出錢的時候也很少。手頭緊時省著點用,股票賺錢時爽快一點玩樂,很可以了!
很多人都有比較心理,最喜歡比較財富,尤其是男人最愛炫富。如果你因為有錢而抱得美人歸?反而要擔心,這位美女是愛你?還是愛你的錢?

言歸正傳~很多人都瞧不起小錢,幾百元幾千元,能做什麼?等到猴年馬月才會達成財務自由?我就是一點錢一點錢存起來,10年前我開始種花,別人是1朵10朵一次種下去,而我是一瓣一瓣慢慢種,每當累積一朵花時就興奮的不得了,10年前我養花,10年後換花養我,我沒想到資產不知不覺已經累積到8位數囉!這就是小錢的威力~反觀每次大手筆種花的人,最後都賣掉了。

財務自由,並非需要很有錢的人才算是~只要你的被動收入,已足夠支付你的生活費用就算是。我已經講了很多遍了,不想贅言。不認同我的言論,就別看我的文章啦~這版是我寫給自己看的。做個投資理財方面的心得記錄。
活的充實,認真變美。
當然是要積少成多
才能滾大本金
不然0的100倍1000倍還是0
美國的401K就是最好的強迫員工積少成多
可惜2010年後公司就不match..少了幾萬美金
這是我存了19年的紀錄


我操作沒有愛照相大厲害
但也還好..至少本金都還在


愛照相大的401K



積少成多...越滾越大
401K基本上是不能領出來不然要被罰錢
最快要59.5歲才能領不被罰
72歲不領也要被罰
shih3246 wrote:
很多人都有比較心理,(恕刪)

財務自由,並非需要很有錢的人才算是~只要你的被動收入,已足夠支付你的生活費用就算是,這句說得太棒了! 金錢超過一定程度,有時反而會帶給後代不必要的紛爭,現實中真的常常遇到.還有財務自由不等同可退休,財務自由加可退休加身體健康是最高等級.當你累績9位數或甚至10位數的資產,很多都是附帶一個事業體在運行,不是老闆就是股東(中小企業居多).要脫離是非常不容易的.等到實際退下來,已七老八十,有錢也享受不太到了.
shih3246 wrote:
很多人都有比較心理,(恕刪)
每個人对金錢觀的看法不同。我覺得活的時候,有錢花且夠用就好。但是到底可以活到幾歲呢?如果只算活到80歲,結果錢花完人還在就麻煩了。目前就100歲為目標,多了就認了,早走就當遺產吧!
所以財產就以100歲當倒數計算。
每年可花=總資產/(100歲-目前的年紀)。
而目前投資所得現金流夠用就好。本金有增有減有概念就好。
例如資產有2000万,40歲。
每年可以支出約=33万=2000/60
10年後資產1800万,1800/50=36万。
若10年後資產2200万,2200/50=44万。
資產配置及風險控制讓自己安心的投資方式就好。今年還沒有調整資產配置。觀望中。
財務自由不是炫富
在我眼中根本就是只有2類
還要最基本的..要有個窩..自由之下只要計算生活費
排除掉一個最大不確定性..住所

主動收入自由....高薪(美國水準啦)
被動收入自由...但這個就複雜了
1.主動收入轉成被動收入日積月累(甚至新創)
2.娶到有錢家女兒
3.分到祖產
4.中樂透
5.月退俸

再有請補充?

我跟照相大也是存了20年的401K退休金才有一點點小錢
他照IRS上限存..我薪水低沒辦法存那麼多
我快2年沒上班...不是我有錢...是我有月退俸
1.我被資遣時就申請提早退休金...拿到的剛好付房貸管理費..
2.我小孩都畢業都在賺錢..小的跟我住..幫我出生活費..小的也不用在外租房..學貸也還清了
我是另類自由..401K/IRA的錢最快59.5歲才能領出

一般人要財務自由是要付出代價
要努力工作累積財富...才能有被動收入可以cover你的生活費用..甚至老了要進養老院僱外傭
比方說一年要40萬台幣...以保守一點5%的報酬率
那也要800萬的本金..還要年年有5%
但是越老要越多...我台灣家爸媽請外傭一個要2萬2


19年的光陰換來這一張
自由了嗎...我想還沒吧
Ruby2012 wrote:
金錢超過一定程度,有時反而會帶給後代不必要的紛爭,現實中真的常常遇到.還有財務自由不等同可退休,財務自由加可退休加身體健康是最高等級.當你累績9位數或甚至10位數的資產,很多都是附帶一個事業體在運行,不是老闆就是股東(中小企業居多).要脫離是非常不容易的.等到實際退下來,已七老八十,有錢也享受不太到了. (恕刪)

你說的很有道理,兒孫自有兒孫福,俗話說:慈母多敗兒。做牛做馬,如果做到七老八十了,還有多少餘年可享福?生命有限,辛辛苦苦,捨不得退休就是為了多賺點錢留給後代,是福?是禍?...金錢存夠自己花用就行了,孩子成年就須為自己負責,如果年紀大了也該為自己著想,這不是自私,已拼了半輩子了,存足夠自己花用就行了,與其給孩子魚吃,不如教他如何釣魚,與其留財產給子女,不如教子女如何投資理財。想要花錢,就叫他自己賺。

如果有被動收入來源,就比較放心,萬一需要急用,被動收入如果不夠用的話,也可以賣掉一些資產。被動收入就像水龍頭一樣,最好有很多個水龍頭,萬一急用,因為有很多個水龍頭,就不怕沒水喝。這也就是資產配置的重要性。

四格山 wrote:
每個人对金錢觀的看法(恕刪)

未雨綢繆~你有自己的規劃~
活的充實,認真變美。
很多人都以為被動收入,是一成不變的,擔心退休後需要更多的花費,擔心通膨,擔心生病,擔心老化...等等需要花費更多的金錢,其實被動收入也可以和主動收入一樣,也會加薪。

我覺得不需要設定一定要存下多少錢才敢退休,往往設定目標之後反而很難達成(我就是如此),大約算一下你每年生活費需要多少被動收入才足夠生活就行了。因為被動收入也會增加。我當時是算一年差不多36萬就綽綽有餘,沒想到我的被動收入也會增加,目前已固定4x維持很多年,我相信還是會緩慢持續增加。

我不在意每年投入股市多少錢,扣掉生活費之後,還有餘錢,我又持續買股票,反正有錢買股票就是了,這就是過程,不問結果。反正機械化的投資,結果被動收入就增加。所以我不會擔心年老錢不夠用,因為我的被動收入也會跟著增多。
活的充實,認真變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