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夢幻恥股,有機會解套嗎?

MiPiace wrote:
康舒還算不少,獲利模(恕刪)

舉例聯電,
2019年也算得到第一手壞消息,
才賣股票嗎?
結果知情人事賣在低點....


2021年就還可以,
算是賣在高點。
jacky8000 wrote:
舉例聯電,2019年(恕刪)

投資要賺有把握的錢。
聯電的暴漲,就算被你等到,你也賺不到。
15元買的聯電,漲到18 元,你留不住的,因為基本面不熟,留不住。
基本面熟的話,空手20元強力買進,都可以賺飽飽。
如果基本面不熟,技術操作也是可以,線形對了,20元就全梭了。
這樣你跟本不需要留10 元的聯電等待奇蹟。
有些股票,等一等就下市了。聯電幫的勝華科技,還好我很早就停損,小賠出場,不然就等到歸零。

聯電股東買賣,那個看不準,你無法了解他們賣出的理由。
看股東,大戶,法人,外資籌碼買賣股票,我不做,沒意義。
K 線量價結構才能反應所有狀況。
基本面配合K線形態,大多頭比較能賺錢。
看籌碼跑來跑去,你就永遠晚了一步,甚至被騙。

外資大買,我通常都是倒貨。
好價賣了,再找一隻沒人注意的好股來養。
MiPiace wrote:
投資要賺有把握的錢。(恕刪)


8K, 你應該很適合看 科斯托蘭尼 証券心理學 或 投機者的告白
科斯托蘭尼的書,沒操盤經驗會很難體會,你的經驗是適合看的。
操盤一個重點,是思考市場到底在想什麼。
我看K線,決定怎麼做之前,會先去想市場在想什麼。
科氏的書,會給你一些靈感。

能夠看李佛摩 股票作手回憶錄 那更好
只是我覺得,能夠體會李佛摩的心法,又能夠活用的好的人,恐不會太多。
你的 ALL IN 勇氣,是追高殺低心法必備的條件。

不過最基本的,還是財報。
財報不熟,一切都枉然。
8K哥不看書,

不然也可以看看"賺錢,也賺幸福"
jacky8000 wrote:
好像又開始越賠越多了(恕刪)



殖利率有5%以上的留,其他可以砍了
jacky8000 wrote:
好像又開始越賠越多了(恕刪)



jacky8000
大部分都買過,但抱不久[XD]
這一大串,我買過的有鴻海、仁寶、緯創、神腦、康舒、寶成。
目前僅有仁寶、還有一檔你有興趣但沒買的新巨。入手價不高,沒預期會大漲,純領息而已。

有些很多年未持有了,神腦是飆到190那些年買的。康舒以前每年總有熱門題材,但總是沒什麼進步。寶成現在不知該算金融業或製鞋業了,看看豐泰的表現,寶成這成績
蓋牌休息吧,現在時機不好啊
MiPiace wrote:
鴻海:難分析,鴻海集(恕刪)


鴻海搞電動車是騙投資人的錢,現在介紹一下幕後的故事:

亞倫·薩爾特,AWS氫能技術有限公司

AWS氫氣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的亞倫展示了他的2010年福特F-150皮卡,由他的AWS氫氣燃料系統驅動。沒有氫氣燃料電池。該系統是由電解提供動力。


亞倫已申請了保護以下發明的專利。這份清單包括申請的專利和由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授予的專利。
按這裡檢視網頁
a0951177
郭董自己搞軍事化管理了,就是有軍事化的不良幫派.....他們為什麼不搞氫燃料電池汽車?!他們就是題材騙錢及官商勾結了,來末來電動車那個大餅。
做點補充說明:

康舒:
底下是康舒 第一季的損益表,表中的營益利 才 1.6%
進一步去猜,如果產品售價稍為跌個1%,或成本上升 1%,或管理費用增加一點點,那稅前淨利就轉負了。
本期淨利1.12 億,其中含外匯利益0.7億,業外收入0.479億。
如果扣掉外匯收益跟業外, 本業是沒賺的。
一季利息支出 還要 0.316億,其實是負擔很重的。
整體看來,是不賺錢的。
除非以後有轉機,不然是不看好的。
我舉這個例子,就可以很明顯看出財報的重要性。
投資如果不會看財報,我覺得買etf 算了,不然隨時賠錢。
財報並不是那麼難,也不是要全部看懂,就算我看了十年,其實也差不多看懂約7成而已。
財報看懂多少就算多少,每多看懂一樣,你的基本面功力就會緩慢提升。
我用了緩慢兩個字,緩慢是比較好的學習方式,求快沒有用。
這也許跟你的認知不同,但我親身的經驗看,緩慢的學習反而比較走得遠。
你用學游泳,學攝影,學煮菜,學太極拳的經驗去看,就了解為何我強調緩慢。
緩慢才能享受學習的過程,才會反覆思考,才會有樂趣,最後才會學到紮實的功夫。

你只是會營收,那就每個月看營收。
很快你就想要去看每季獲利。
然後就想看eps.
然後就會去看股息,算殖利率。
然後就每一項都是無痛快樂的學習。
十年後,你就不敗了。
投資就這麼簡單,
世間的所有學習的過程都是這樣,都是慢功出細活, 樂在其中緩慢的學習, 反而有效。
你自已想一想,是不是我的體會,有些道理。




鴻海:
鴻海我並不看壞,反而看好的比例多一些,
淨值100, eps 8 , 股價100,是合理的。
我不喜歡,是個人喜好問題。我最後一次賣鴻海,是聽了法說會後,就決定賣掉了。
法說會那種氣氛,我就不喜歡,也影響我對鴻海未來的期待。
我聽了不少法說會,有些公司,聽了法說會,就想大力買進,如 中美晶。
但聽了就想賣掉,或不喜歡的也有。鴻海是其一。

我上面回文說我會先賣掉鴻海,那是在快速減碼避險時的作法,賣掉沒跌有肉的最簡單有效。
但存股鴻海,本身並沒有太大的風險。
鴻海的電動車會不會成功,也許會,成功後,股價就會有機會往上。
如果不成功,鴻海目前的基本面,也還好,也對得起股價。

那我為何不買?
所有人都看好,我為何要買?
我不喜擁擠交易,這個錢,留給別人賺。
a0951177
不用看就是題材騙錢及官商勾結了,攏斷國內電動車那個大餅,那個美國黑人搞氫氣車可以自行製造氫氣,比郭菫搞電動車還有現在電動車比較發達了國家之一中國,那個美國黑人都他們比較先進很多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