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_Sung wrote:
你不相信的事實很多,所以自己快樂就好,天下太平!
我又想了一想,我覺得你這個問題應該是在計算方式上。
你用現值除以調整後期初值 20.94 / 7.59 = 275%
但是如果你用20.94 + 股息 9.6 / 期初的實際價格 16.x,
算起來才180%而已。
當然用180%算也不是對的,
只是要說明你期初的價格算法是有問題的,
不能拿來直接除。
真正的績效在這兩者之間。
VTTVX 現在有一半股一半債,十年前債更多,可能佔到70%,
你說他能交出10%的績效,相對SP500的14%,
中間還經過債券大屠殺,我是不太相信。
應該你這個算法有問題的機會比較大。
兩者的相對績效在官方網站上比,差距可不是只有4%: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你用現值除以調整後期初值 20.94 / 7.59 = 275%
但是如果你用20.94 + 股息 9.6 / 期初的實際價格 16.x,
前除權息本該折現再減掉,所以會高估報酬,這是確實的,我在9940那篇也有說過。
後除權息本該複利後加上,所以會低估報酬,這也是確實的。
所以,如果知道所有現金流時間序列,包含價格、股息等,按時間排列用XIRR算最準,但通常回測系統不會這樣算,並非太複雜而是時間序列資料太難取得或太難取得正確資料,尤其是很多年的資料,維護成本高昂。
但只要對比較的對象用相同方式計算,就有可比性。
尤其因為Vanguard 這系列的基金屬於美國Mutual Fund(共同基金),Mutual Fund並非ETF形式,依照美國證券法規,只能賣給美國本地居民,市場並非VOO等ETF可比。
台灣許多基金,在Yahoo! Finance上也查不到資料,很難追蹤比較,如你所說就相信基金公司的資料就好,保守的不差這幾%,追求報酬的也不會選擇這類基金。
HK_Sung wrote:
所以,如果知道所有現金流時間序列,包含價格、股息等,按時間排列用XIRR算最準,但通常回測系統不會這樣算,並非太複雜而是時間序列資料太難取得或太難取得正確資料,尤其是很多年的資料,維護成本高昂。
我之前還以為你有一筆一筆算,原來並沒有。
看官網績效中一個月,YTD,一年,三年的數字,兩者的差異,
可以看得出來,兩者的績效差距,不會是只有40幾%(4%除以9.6%)。
一年績效差約一倍(21.48% vs 10.52%),
三年差約60%(22.63% vs 14.31%),
五年差約230% (17.58% vs 7.38%)
十年會只有40% (14.6% vs 9.x%)嗎?
2015-2019 也沒什麼大事,加上2020有債券大屠殺,
債券不至於有如此大的相對績效
HK_Sung wrote:
我個人認為並非不可能的!

我說你這圖也太奇怪了吧?
GSPC在Y軸上漲了不到兩個格子,
而你TLT卻漲了兩格多。
去看資料,GSPC 是沒錯,從1900多,
漲到2020年11月底的3300多,有70%以上。
TLT 從2015年11月底的 121左右,
漲到2020年11月底的160,這才33%呀
在你這圖上,怎麼就看起來TLT漲得比GSPC多呢?
你根本是故意的吧?
應該像下面青色框框裡的這樣才對吧?

你作圖作到這樣,我看就談這邊為止吧,沒必要再搞下去了。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我之前還以為你有一筆一筆算,原來並沒有。
看官網績效中一個月,YTD,一年,三年的數字,兩者的差異,
可以看得出來,兩者的績效差距,不會是只有40幾%(4%除以9.6%)。
一年績效差約一倍(21.48% vs 10.52%),
三年差約60%(22.63% vs 14.31%),
五年差約230% (17.58% vs 7.38%)
十年會只有40% (14.6% vs 9.x%)嗎?
2015-2019 也沒什麼大事,
債券不至於有如此大的績效
有一筆一筆算每天的報酬啊!不然怎會有兩千多筆?
但CAGR本來就頭尾算就好了,如果用annualized return,就要一筆一筆的平均報酬來算Expected Return,不是嗎?
官網算的和Yahoo資料算的不同,我懷疑的就是股利,我也拿不到更精確的數據,也沒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