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企業投資中國賺錢嗎??

賺一定有賺的啦
只是不知道有沒有已經全部回本
要是一但被倒帳,可能把以前賺的全部吐光光
那邊的應收週轉天期都超長的,200天甚至一年以上都有
代表一但發生倒閉骨牌,直接就虧掉2/3-1年份的營業額

有點像卡債風暴,金融海嘯,賺的時候淨利率都兩位數的
反轉的時候沒有什麼比較差,什麼衰退,直接就是趴下去...
llinsh wrote:
多數製造訂單全部釋放...(恕刪)


你講到重點了,
這些公司靠的都是賣品牌,售價是自己訂的。
如果製造訂單全部釋放可以幫助他們降低成本,
一樣的售價,較低的成本,何樂而不為!

很不巧這個工作大多數都落到台灣企業。
為了保持低成本,
台商只好努力的全球佈局,
那裡便宜搬那裡,只是很不巧,
放眼全球,眼下好像很難找到比中國更適合的地方。

拿APPLE為例子,難道他們的產品成本真的有比HP高這麼多?
一樣是鴻海代工,為什麼他們就是可以賣的比別人貴,
反觀,鴻海做HP和APPLE的單,獲利率會差這麼多嗎?
這就是拼成本和拼價值的差別。
除了台灣的消費者,誰還會在乎這台電腦是誰代工的。

每一個產業都可以定一定比率的mark up.
幫人家做代工,錢進得快,成本也比較低,
但也比較容易被取代,賺得也是最少的一部份,
想要做自己的品牌,可以還沒研發完,
現有的客戶可能已經跑光一大半了,

雖然台灣還是有許多不錯的品牌,
但真的能賣到全球的還是少數。
眼下這個光景,又有多少股東能容許公司花大錢做品牌呢?

還有除非台灣的勞工能拿和大陸勞工一樣的薪水,
台灣的土地成本能和大陸的一樣便宜,
不然這些廠商,大概很能搬回台灣,

所以中國小強,依照你的邏輯,
鴻海和筆電代工廠都待在台灣,能活下去的有幾家實在很難說。
或許你應該幫他們想想一千零一招以外的第二招,
別忘了,台灣有今天的發展,都是靠這一招。
如果想不出來,就不要只會放話和批評。

Philip3534 wrote:
或許你應該幫他們想想一千零一招以外的第二招,...(恕刪)


人家公司家大業大、人材濟濟...需要我這不成材的建議嗎!

雖說如此,還是隨便舉一個例子...
製程技術提升-前些年曾去日本工廠參觀,其中生產馬達的產線就2個人,我在台灣看到的是11個人,他們一條產線的產量還是台灣的三、四倍以上...而且相信我,品質也是三、四倍以上
這也就是為什麼無祖國台商高喊人力成本高,可是到現在依然買得到日本製的NB、在美國生產的Dell、芬蘭製造的Nokia...還有我最近買的英國製摺疊車!
上面這些國家,人力薪資成本可都是台灣三倍以上!
可惜對無祖國台商而言...壓榨勞工才是王道!
我爸租的三塊地被官商勾結轉移走兩塊,賺還是賠?(地上面還有親自砸錢蓋的工廠還有設備)
比小強還強的中國強 wrote:


人家公司家大業大...(恕刪)


那麻煩你再查一下這些公司產品裡面有多少比例是中國做的有多少是原產地做的,
那為什麼為有馬來西亞做的SONY隨身聽,中國做的筆電呢?
還有日本做的SONY可以賣比較貴,
不知道台灣做的筆電APPLE和DELL肯不肯付多一點喔?

對於工廠人數的觀點,
不知道你從事的那個行業。
當請11個人比搞一條全自動生產線便宜的時候,
如果你是老闆,不知道你會選那一樣,
還有別忘了日本的東西也是賣的比人家貴三倍四倍。
這同時也牽扯到技術的問題,
如果買台機器就可以達到一樣的水準,
那會不會太小看人家的技術了。
而且很多組裝業就是勞工密集的產業。
不是有錢做自動化就有辦化取代的。
商人都是最精的,沒賺錢誰會去?
不過很多過去的都是在台灣已經快活不下去的企業,本身經營有很大的缺陷...
過去也是多活幾年而已.

現在寶成已經在印度圍地設廠了,台商下一步就是印度,印尼,非洲等國家.
那一個是法制國家?
該不會政客要供擊印度,說啊三掏空台灣吧!!!
yungwie999 wrote:
商人都是最精的,沒賺...(恕刪)


印度沒有飛彈對準臺灣, 大陸有, 而且還愈來愈多.
以上所言, 純為直接反應, 並無針對性, 也不是精確資料來源, 尚祈見諒!

記得商業週刊有做十年前有做過一個訪問 100個到大陸發展的高階經理人 經過十年後再找這100個人回來做追蹤報導 結果有一半以上的不是回台就是過的比以前差 十來個無法連絡或是不接受訪問 只有十幾個高升爬到更好的位置 或許可以給大家一個參考
比小強還強的中國強 wrote:
這也就是為什麼無祖國台商高喊人力成本高,可是到現在依然買得到日本製的NB、在美國生產的Dell、芬蘭製造的Nokia...還有我最近買的英國製摺疊車!



。。。。。。。。





第一批貨一定是自己開發的
那是考慮到品牌/產品得第一印象

大量生產你看是不是在3rd world country
看紅海接多少單子就知道

你不要在拿少之又少得來做example
sunkd wrote:
奇怪 賺了錢要怎...(恕刪)


同意,很多人不知道在想什麼,就是反商反中國

企業目的在營利,錢是人家的,你管人家錢到哪裡?
外商會把錢匯回本國,台資企業不會?請問這話的根據在哪?

我回來了 wrote:


我能理解你對台灣...(恕刪)


那要不要乾脆規定所有的台灣企業不準在外設廠,不準請外勞,我看光富士康就可以多出30萬個就業機會(如果這樣富士康不會倒的話)
這樣台灣的競爭力就會變強?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