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搞清楚 wrote:
個人覺得發發可以用股...(恕刪)
這個,小弟不曉得怎麼回答您比較好,做這事對開發金有什麼好處?不,應該說對開發金的幕後主持人辜仲瑩有什麼好處?
去年,中信金直接回應,南山太大了,對中信金來說南山太大了,對開發金來說南山就剛剛好?
http://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8539
哥哥去年才被搞,今年叫弟弟跟他合作?
另外,開發金的經營權是2004年辜家從陳敏薰手上搶過來的,陳敏薰的背後就是劉泰英
再者,中壽目前只有近35%的股權在開發金手上,現在要加入投資架構更複雜、股權更複雜的南山人壽?(南山人壽不僅是潤泰集團持有,還有寶成集團)還有金管會正嚴格控管要求尹衍樑要遵守10年不釋股的承諾,您認為金管會會允許開發金來淌渾水嗎?別忘了辜仲瑩2015年被判5年不得回鍋金融圈
還有,2017年底,兆豐銀已出脫開發金股權,以符合金管會要求的金金分離政策,因此,開發金董事會已無官股席位,不能再算是半官股金控了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南山人壽的人事紛爭及獲利起伏太大,以開發金控要從投資金控轉型壽險金控來說,變數會太大
結合種種理由,小弟實在看不出開發金以股換股南山人壽有什麼好處,只是協助潤泰集團脫困而已,又會造成與大哥辜仲諒之間的誤會,何必惹的一身腥呢?
迷迭咖啡 wrote:
T大 您真的是...(恕刪)
謝謝迷大、m大的抬愛,經營者之間的拉力可能不是我們這些升斗小民可以窺知的,僅能就現況去推敲一二,也許真有合作的一天也說不定,但在尚未完全併購中壽之前再增添變數,外資與投信等投資者也許態度會轉為觀望
中壽股本378.64億,開發金都已經用了幾年的時間才逐漸掌握經營權並收購部份股權,到2020年都不一定能全額收購完畢,而南山人壽股本近千億,另2021年與金管會的十年之約便已屆滿,再怎麼想,也不覺得潤泰集團會輕易讓出經營權,僅是想抽出部份資金運用而已,與其找一個控制不了的大象,不如先站穩自己腳步,收購完中壽,成為名符其實的壽險金控,再尋求一些較小而美的壽險公司,例如因政策問題一直想退出台灣的外商人壽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