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son wrote:你想太多了,蘋果都不...(恕刪) 我的意思是指宏達電手機的研發團隊工時,材料,包裝,附件,保固和製造等直接成本只有售價的1/3,但它須繳稅,宣傳和給通路商銷售上架,回扣和利潤後,扣除種種間接成本和必須成本後,宏達電應仍有30%以上的利潤和盈餘,可做分紅,蓋廠,新技術投資,捐贈,專利訴訟,呆帳,庫存損失...之用.電腦品牌的直接成本大概是售價的7~8成,給通路利潤和繳稅後最後的利潤只剩1~2%不到,還要給員工和股東分紅.宏達電的利潤應是比電腦品牌商,多出30%以上.我是好奇這30%的大餅是如何分食運用,為何最後財報只剩下0.1%?
pqaf wrote:我的意思是指宏達電手...(恕刪) 關於製造這部分H根本完全沒辦法跟apple比..台灣產線的員工除非是用工讀生的名義..一個月如果沒有三萬會有人要做嗎 ?apple在鴻海的有沒有三千rmb都不知道了.另外拿料的錢要怎麼算 ?這次都被下游廠都嫌是二線廠商不優先供料.價格會好嗎 ?利潤30%絕對不是今年的事了.
pqaf wrote:我的意思是指宏達電手...(恕刪) 99年財報毛利還有28%到去年只剩下21%了,這還是沒有扣除營業費用的htc這兩年優勢不再,競爭越來越激烈看來毛利只會再跌,不會更好不過外資繼禮拜四補了5千張後禮拜五又續追了九千多張會許外資認為現在的股價還有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