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說,一台NB,上面高單價的零組件(CPU,DDR,LCD ,HDD ,PCB,Power...)可能都是某大品牌廠直接去和上游零組件廠議約談好價格,買好料,代工廠只是過水組裝,這樣根本沒有肉可以吃,連湯都沒有. 這種NB的組裝單,營收雖高,但都是帳面上數字轉移,代工廠只能拿到一點點微薄的代工費用,幾乎是賠錢接單,免強在填產線,分攤固定成本.
有時接到大單營收衝高,其實是靠放血割肉,賠錢搶單求來的.
幾年前,我所知代工廠,真正利潤好,能賺到錢的是server team,工業電腦,CSD後勤維修這幾個單位.因為他們的產品"量小"和服務特殊性或複雜度高,不易標準化,客戶不易比價殺價.
其他的筆電,桌上型,電視或螢幕,手持裝置...幾乎都是近乎賠錢在接單,因為同業一狗票產線都能做,都能標準化快速"大量"生產,客戶很容易貨比三家,比價殺價.
wenchienl wrote:
難怪散戶玩不贏外資...(恕刪)
來個詳細的解說,以下全數依據新聞(法說)消息做推估
首先針對毛利率,第一季毛利率4.32%,NB佔75%,非NB佔25%
假設1:NB毛利率為4%
→反算可得非NB毛利率為5.3%左右。
→如果一如仁寶預估全年是NB70%、非NB30%,推算全年毛利率應為4.4%
假設2:NB毛利率為3.5%
→反算可得非NB毛利率為6.8%左右。
→如果一如仁寶預估全年是NB70%、非NB30%,推算全年毛利率應為4.5%
針對未來三季營收NB和非NB配比
由於Q1 NB佔75%,如果全年NB營收要降至70%,未來3Q的營收NB僅能佔69%
所以未來3Q的毛利率受組合影響會微幅上升
針對營業費用率
Q1營業費用率異常的高,竟然高達2.69%
→隨著營收逐季增加,營業費用率一定會壓在歷史水準2.5%,甚至更低
針對業外部分
1.聯寶第一季認列虧損2.05億,應該跌破大家的眼鏡,但陳總已明確說未來3Q將轉虧為盈。
2.匯率部分,先前我用簡單估算,方法是錯的,請教了會計專業人員後,正確推算如下
→針對毛利部份,要用我先前說的平均對平均的概念去推算,所以Q2毛利率會降。
→針對業外的部分,要用當月最後一天匯率做月對月的推算。因此只要5.6月台幣貶,就會抵掉4月的部分損失。
3.所得稅部分,扣除未實現的盈虧,以17%簡單計算即可。
先前個人針對第一季的預估有點過度樂觀,主要來自於業外過度樂觀
陳總也說今年的匯率變化幅度大
Q2季初個人是已經看到Q2大環境轉弱,但沒去確認Q1匯率狀態,後來有大大提醒
後續也確認Q1確實為匯損
看來歷史趨勢勝過外資,過去歷史5月跌之後6.7月將回漲。
技術分析來說,今天的回檔,讓長期均線跟上,接下來可觀察三線糾結了沒,糾結後是否放量黃金交叉
籌碼面來說,外資一定知道仁寶Q1的狀況,但卻連續買超24天,如果今天外資大買超,那真的是散戶被外資玩假的。
以上是個人針對基本面、技術面及籌碼面的看法,供各位參考!
潛水祝各位投資賺大錢。

這是怎麼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