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成財務自由之後的生活點滴+心情點滴

用閒錢
資金分兩半(台幣+外幣)
只要不匯來匯去(當然不能選錯幣別)
就能避開一大半的匯率風險
“規畫”很重要
qq_angel wrote:
資產配置,一半買股票...(恕刪)

看來有人認為股票、債券相關係數永遠是-1,也有人認為是+1,我認為這兩者的相關係數不是永遠固定不變的,是不可測的。
ps. 高中畢業生應該學過相關係數。
MiPiace wrote:
當中國或俄羅斯大量拋售手上美國公債時,公債也是會賠錢。低收益(高價)的公債,高價的美元,誰敢保証中國俄國不會把握機會大量出脫美公債?..(恕刪)


今天剛好看到這篇,中國為了補充它國內的流動性將大賣美債換現金??
https://seekingalpha.com/article/4333042-bond-market-crash-begins-on-april-8-and-9

近期TLT的來來回回補貼一點點蒸發掉的。
Nuke worker wrote:
今天剛好看到這篇,中(恕刪)


明天又要去走步道
一週走一次
也許心情會好一點
現在外面看到沒戴口罩的人
我都遠遠避開
2021 全力VT
xpotter wrote:
這次真的賠死了 唯一...(恕刪)

X大,我知你有時講的都是玩笑話,如果對股市起伏太在意,建議你找官股金控的保險公司,現在還有賣躉繳的儲蓄險,第二年就保本有利息了,一張10萬美金,買個10張,宣告利率現還有3點多,以後不知,但至少比定存好,以現在台幣美元利率,也算不錯,以後匯損機率不高.聽說躉繳儲蓄險今年中就會被金管會停掉了.
Ruby2012 wrote:
X大,我知你有時講的都是玩笑話(恕刪)


R大其他論點我覺得中和持平,但上述這句話我的看法稍有不同
我不覺得x大是在說玩笑話

x大很討厭理專為了自身的業績,推銷他一些有利於理專收入,但不見得有利於客戶(也就是x大)的投資建議,且很多理專在推銷商品時,都會淡化投資風險的這塊,而強化投資獲利的區塊. 例如只強調高配息,但淡化"高配息可能來自於本金"等等..

然而網路,有"厲"害的高手,但也有"利"害者

厲害的高手,不會拘泥於過往的成功經驗,但通常論點會比較保留
利害的人,則較會陷入過往的經驗,以及本身是否有高持股或空手,而傾向於相信有利於自身的資訊分析. 佐以過往經驗(璇風大時,體重較輕的人,都可以飛起來). 其本意不存在欺騙,然而初進股市的人,會容易受到這樣的影響而跟進

無論厲害或利害的人的言論,只要沒有違反法令,都無須為任何人負責
但新手就比較會走不過來
例如x大前兩三年剛接觸理專時,一開始也很容易被理專推銷買商品,但由於股市走大多頭,使得商品殖利率遠低於股市存股之配息,所以x大會覺得被理專騙了買些只有3,4%的商品(雖然理專推薦的商品,最後x大是有賺到錢的)
之後x大看了網路討論後,投入股市,目前也許虧損,就一如兩三年前對於理專的感覺一樣,又覺得被騙了
而網路比理專還另x大更氣悶的是:理專還可以找到本人抱怨一下,黑絲襪美女理專招待喝個咖啡聊天奉承幾句,也許氣就可以消了不少. 而網路卻可能找不到人,網路上的任何人,都可以隨時消失,而無須任何理由
這會比找得到理專抱怨幾句,讓x大更感到悶與內傷

所以,我不覺得x大是在說玩笑話(雖然我不認為任何人在不違法的狀況下,需要對所發表觀點,為他人盈虧負責或道歉)
但我猜想,未來x大對於網路上的許多討論留言,會更加保持審辨的心態
schou23 wrote:
對啊,既是滿手現金,(恕刪)

這本書圖書館有,剛預約了一本,大概5天就會抵達。話說之前預約的原子習慣...至今還沒輪到我。

煮咖啡去~
活的充實,認真變美。
Ruby2012 wrote:
X大,我知你有時講的都是玩笑話,如果對股市起伏太在意,建議你找官股金控的保險公司,現在還有賣躉繳的儲蓄險,第二年就保本有利息了(恕刪)

Ruby大,你的出發點和建議是好的,但是他要的是本金完全不能虧損、每年配息至少4%的金融商品,這在此刻的世界已屬於天方夜譚了。

另外,就算他真的採納你的建議,如果最後符合他的利益的話,全都是他天縱英明與你無關;但如果股市在不到2年內觸底反彈的話,你就會看到「股市崩盤還叫人買保險的應該出來道歉了」出現在版面上。

You can't win either way. So, why bother?
Wealth, like a tree, grows from a tiny seed.
qq_angel wrote:
資產配置,一半買股票,一半買債券,這兩種漲跌相反的金融產品對沖,這樣總和還是等於原本的資產總數,這樣不是做白工嗎?
關鍵在於要“持續”維持這個比例...

今年50/50,明年可能因為有漲有跌而變成60/40或40/60,某一邊賣掉10去補另一邊,這樣又變成50/50了,長期下來持有的單位數會增加,額外獲利因而產生,所以重點不在於比例,而是有紀律的再平衡。
shih3246 wrote:
這本書圖書館有,剛預約了一本,(恕刪)

像教主這樣的「文學少女」,對這本書應該會樂在其中。
Wealth, like a tree, grows from a tiny seed.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7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