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x wrote:
在小弟心目中 areschen 也是大師級人物阿
...areschen 大出書小弟絕對是會去買的啦 (恕刪)
Good
這兩段話,說到我心深處~
workcool wrote:我指的技術分析...並不單單指技術指標
而是包含方法、型態、訊號、指標與交易策略
在國內外學術界的研究中包含對於以上這些技術分析都做過非常多的研究
甚至包括你說的「市場帽客」行為...當然也是可以量化.....(恕刪)
workcool wrote:在考慮了資料偏頗的情況後,技術分析大多無效(或效果很小).....(恕刪)
workcool wrote:技術分析也就不可能成為一門學問與知識,最後會流於如同占星術、算命等非科學的領域.....(恕刪)
workcool wrote:
多數的技術分析的用處的確不大(以嚴謹客觀的方式去做歷史資料的資料探勘後就可以發覺這項事實),有用的是停損停利機制是否確實執行,許多時候的大賺/大賠僅僅是因為運氣的關係...
workcool wrote:
我指的技術分析...並不單單指技術指標,而是包含方法、型態、訊號、指標與交易策略,在國內外學術界的研究中包含對於以上這些技術分析都做過非常多的研究,甚至包括你說的「市場帽客」行為...當然也是可以量化...
workcool wrote:
在考慮了資料偏頗的情況後,技術分析大多無效(或效果很小)...
,workcool wrote:
你的問題很多...有...(恕刪)
我想你比較有意見的應該只是我說的「野性的直覺」這句吧...
我所謂的「野性的直覺」,其實就是經驗累積後得到的「盤感」
這沒什麼褒貶的含意在裡頭,在歷史上有許多名人都曾靠著這種直覺賺到傲人的財富(包括我尊敬的Jesse Lauriston Livermore,在他的自傳中多次提到類似經歷)
但是這種「盤感」如果沒辦法量化(或說定義),就無法做客觀嚴謹的統計檢定
在科學上也就沒有太多研究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