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005年的資料 3萬五千位員工 就有將近50%(48%)是研發人員
正如三星 或是其他世界級的企業 Apple, Intel, Qualcomm, etc. 研發人員佔總人數的比例都非常的高
現今的電子電信半導體業 就是知識密集的產業 也就是研發密集的產業
當全世界的企業 都在搶人才 台灣卻一堆博士沒頭路 甚至還看到一些人發表看衰科技業
事實是剛好相反 從矽谷到上海到新加坡 電子 資訊等科技產業 旺得不得了 根本找不到足夠的研發人才
台灣企業主的短視近利 令人失望 台灣企業早期從代工賺到非常多的錢
可以拿出百億去投資房地產 卻不願意投資研發 就算請一個博士 年薪300萬台幣 100位也不過三億一年 1000位也不過三十億一年 更悲哀的是 博士在台灣的薪水不要說是300萬台幣 有沒100萬都是問題 如此的廉價 卻還是乏人問津 直接的結果就是 多數的台資企業 對人才毫無吸引力 企業本身的競爭力也一直下滑 就更不願意投資研發 形成惡性循環

mkhsu wrote:
台灣企業主的短視近利 令人失望 台灣企業早期從代工賺到非常多的錢
可以拿出百億去投資房地產 卻不願意投資研發 就算請一個博士 年薪300萬台幣 100位也不過三億一年 1000位也不過三十億一年 更悲哀的是 博士在台灣的薪水不要說是300萬台幣 有沒100萬都是問題 如此的廉價 卻還是乏人問津
薪資不是問題, 素質才是問題.
一個大學畢業, 但能做的R&D, 在台灣拿100萬年薪是稀鬆平常的事情, 更不用說PHD.
問題是, 乍看之下, 台灣每年似乎有很多碩博士養成,
但事實是, 有很大的比例是non-qualified, 不敢進入就業市場的以拖待變學生,
而學校為了生存, 也很歡迎這些人留在學校繳學費, 最後時間到了就送個學位出門.
這才是真正的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