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能做出四核心1.5Ghz 處理器

華為不知名嗎?全球500強唯一沒上市的企業,和思科一樣是全球通訊設備的兩大巨頭!全球前50的電信運營商45家用他們的產品!因為他們一般是做企業級的產品,所以一般人知道很少罷了!
華為...中國大陸競爭力第一的私人企業啊.
真的是賺錢的都不上市.
旗下的海思也是一貫驃悍風格, 深不見底的財力+用不完的高質人力,
每顆晶片幾乎都可以on time..
台灣..
真的應該全面開放大陸人才來台, 可惜啊.
華為的成功 不意外
以2005年的資料 3萬五千位員工 就有將近50%(48%)是研發人員

正如三星 或是其他世界級的企業 Apple, Intel, Qualcomm, etc. 研發人員佔總人數的比例都非常的高
現今的電子電信半導體業 就是知識密集的產業 也就是研發密集的產業

當全世界的企業 都在搶人才 台灣卻一堆博士沒頭路 甚至還看到一些人發表看衰科技業
事實是剛好相反 從矽谷到上海到新加坡 電子 資訊等科技產業 旺得不得了 根本找不到足夠的研發人才

台灣企業主的短視近利 令人失望 台灣企業早期從代工賺到非常多的錢
可以拿出百億去投資房地產 卻不願意投資研發 就算請一個博士 年薪300萬台幣 100位也不過三億一年 1000位也不過三十億一年 更悲哀的是 博士在台灣的薪水不要說是300萬台幣 有沒100萬都是問題 如此的廉價 卻還是乏人問津 直接的結果就是 多數的台資企業 對人才毫無吸引力 企業本身的競爭力也一直下滑 就更不願意投資研發 形成惡性循環




mkhsu wrote:
台灣企業主的短視近利 令人失望 台灣企業早期從代工賺到非常多的錢
可以拿出百億去投資房地產 卻不願意投資研發 就算請一個博士 年薪300萬台幣 100位也不過三億一年 1000位也不過三十億一年 更悲哀的是 博士在台灣的薪水不要說是300萬台幣 有沒100萬都是問題 如此的廉價 卻還是乏人問津


薪資不是問題, 素質才是問題.
一個大學畢業, 但能做的R&D, 在台灣拿100萬年薪是稀鬆平常的事情, 更不用說PHD.
問題是, 乍看之下, 台灣每年似乎有很多碩博士養成,
但事實是, 有很大的比例是non-qualified, 不敢進入就業市場的以拖待變學生,
而學校為了生存, 也很歡迎這些人留在學校繳學費, 最後時間到了就送個學位出門.

這才是真正的惡性循環.

Weiter5494 wrote:
聯發科和HTC湊不到一起,是台灣產業的本質,也是悲哀!

真的…台灣只打陣地戰
缺乏團體戰力xd
長久下來只有一個山頭一個山頭被攻下的份…

其實台灣的廠商沒有這麼弱
只是主場市場太小



對岸市場 光低階市場 一年 就有上千萬的需求
今年 smartphone 中國市場上看一億支

若低階有五成 就是5000萬支samrtphone的規模
這已讓中國四大 就站穩極大的利基點

市調 Gartner 華為、中興 中國市佔率都已超越 apple
而隨著經濟規模越大
其議價能力、行銷等也會越來越強勢

其實相信這些 聯發科 都很清楚
聯發科 不僅要速度快 還要非常快 推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
不然就只會隨著 山寨時代 消逝
台灣人材的數量是遠不及對岸的.
人材該擺在對的地方,而不是在內鬥下耗損.

這考驗著主管的智慧
達成夢想和目標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累積微不足道的小事.

dirtypoint wrote:
其實台灣的廠商沒有這...(恕刪)


tsmc + ARM + cadence 2011/10/20

20nm process cortex_A15 做出來了 . 使 用 cadence RTL-to-signoff


不過 samsung 2012 第2季 ARM Cortex- A15的Exynos5250
量產


拜託, 華為是相當厲害的公司, 之前在 broadband 市場就很犀利.
老闆是解放軍出身, 雖然滿臉橫肉, 但是 RD 很敢投資.

千萬別小看這家.

leftsurvivor wrote:
台灣人材的數量是遠不...(恕刪)


三年前我看 ptt 說 MTK 很多主管找人都選正妹,
周遭幾個學妹大學跟同學睡來換作業也進去了, 一整個亂.
從此就不碰這公司股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