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GGBB wrote:現況...
透天厝一棟,車子兩輛,皆無貸款
老婆家管無工作,第一個小孩子今年底報到,
已規劃現金流,
月配息債基-月配息約40K
定存股股利-今年約配550K
預計接下來把部分存款再轉入可月配息債基讓月配息可達60K做為生活所需.
若股、債配息是你的「零花錢」,那是無妨,但若這是提供家計與子女教育的「主要來源」,還是建議趕快找個有固定收入的工作先!
這周末將田臨斌的"45歲退休,你準備好了?"一書讀完,這些書籍看看就好,不必認真,更不必親身體驗!
以退休為前提的規劃,書中的確有很多觀點值得我去學習及審視,
我打算再讀一遍,或許可寫個讀書報告做為自己下來退休計畫的自省.
Bottom line,有家室就別想太多,努力打工吧!
gilbertchen7 wrote:
坦白說,我潛水很久了...(恕刪)
我也是覺得2億才退休是很可笑的一件事
畢竟用定存來算退休數字實在感覺起來蠻"沒有理財能力"
不過我絕對尊重這些人的看法
要是這些人也去追求更高的投報率
那不就少了我們這些沒有兩億現金的人很多機會
大部分在這裡留言的都是有些專業技術與能力的人
各行各業 術業有專攻 真的搞到2億才算財務自由也太遜了吧
我沒有兩億新台幣在身(不是精子喔)也勇敢尋求個人"財務自由"
各位還不敢宣告自己"財務自由"的同學們 千萬別被"兩億"影響了
我覺得不認為"財務自由"另外一個盲點是小孩的養育經費不夠的問題
老實說 小孩還小真的不知道要怎麼去知道小孩的興趣與未來志向
很多人過了30歲都還搞不清楚自己的真正興趣與志向
更何況是剛出生的嬰兒或是小朋友的階段
自己的父親從小就安排我跟我的弟弟未來的教育經費與未來目標
我個人被授予的目標是留美工程博士 弟弟是醫生(國內醫學院畢再出國留學研修個幾年)
很不幸通通都沒有成功 所以雖然準備好錢 但並沒有花很多(就花個尾數罷了)
因為我沒念到博士只唸碩士 而弟弟 醫學院畢業後就去當醫生趕緊去賺錢去了
20年前念一個美國私立大學的碩士才1百萬不到(有些便宜一些的60-70萬就可以)
當然現在是人事全非了(3百萬以上-也不曉得在貴甚麼? 老師跟學校都長得一樣)
兒孫自有兒孫福 大家喊養兒費用不夠 那是因為未知而不足 並不是真的不足
我們這一代應該要能去接受 兒子/女兒們我不一定要你/妳比我偉大
高學歷的父母去養一個未來去幹廚師或是蛋糕師傅的小孩
我覺得也沒甚麼不妥 只要不學壞就好了
當然看不開的人就會感到養兒費用的龐大與困擾
這幾年我發現自己的小孩就很明顯的缺乏我在30年前的模樣
同樣的年紀當我已經偷偷去租武俠小說品嘗文字藝術的氣息
我的小孩連偉人傳記都不想看(只想看漫畫 打電動)
同樣的年紀當我為了98分沒考到滿分而懊惱時
我的小孩對自己考88分後面還有一半的同學而沾沾自喜
除了未來幫我的小孩準備補習的錢以外 正常的私立大學學費與生活費
好吧再加上念美國碩士的錢吧(博士就算了-- 從小念書就這樣辛苦)
我想這應該不是一個天文數子吧
對於小孩未來唸書所需要的教育經費
以前我父親的方式是幫小孩買一塊地或是買一支股票放個20年
準備拿20年以後的收穫拿來給小孩讀書 後來發現計畫有誤
結果單是 土地的租金拿來讀書就夠了 地還是留著不用拿來賣
股票的發的股息也夠讀書了 也不用賣股票
對小孩子的教育費用也是應該用長期穩定的角度來看吧
而不是準備著一大筆現金好像很快就會花光光一樣
沒有兩億新台幣現金的人也是可以勇敢地追求"財務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