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奇:台灣沒有宏碁轉型所需人才


hello1059 wrote:
这个兰奇是个人才,眼光很厉害。...(恕刪)
我倒覺得有點像,半澤直樹裡投機的分行長,命令屬下拼命浮濫放款搶業績搶排名,表面上雖拿到了年度最佳分行長的頭銜,最後卻搞出大筆爛帳收不回.

宏碁現在要有半澤這種神人才有救了.
懶騎哥講了一堆 我的薪水還是一樣 誰當CEO有差嗎?

近幾年我倒是發現一個現象! 當CEO的創意灌輸在產品上,那家公司大概差不多了!!
你錯了喔!!
HP DELL 內部RD是很多人的喔!!!
他們雖然交給代工廠做..但是他們還是會看會管,錯了會叫你改~~如何測他們的機器..
但Acer 算了吧!! 那邊RD根本都不會...


pqaf wrote:
我倒覺得蘭奇執掌ac...(恕刪)
Magic09 wrote:
你錯了喔!!HP D...(恕刪)
美國那邊過去累積多年的design knowhow留下了很多詳盡的規範,
HP Dell的RD是有比Acer RD多做一些,叮的比較緊些,會去翻一下代工廠RD畫的線路圖,提出一些疑慮和意見.
我想HP ,Dell現在的台灣研發中心的RD主要仍是Review代工廠是否符合這些checklist設計規範和追縱Bug status的close進度報告的角色,實際操刀選料,畫線路,Layout,解Bug,細節瑣碎的,主要仍是仰賴代工廠的RD team和測試team. 現在品牌廠的RD,或許可說是有技術背景的技術顧問,負責設計流程的品管稽核.
過去還聽說過代工廠, 為了讓賠錢的訂單獲利,量產後會要求代工廠RD,偷偷把某些材料換成便宜的次級品,這些都是品牌廠RD無法掌握控管的細節.


早期的HP,Dell 美國RD有可能自己選料,自己全權主導設計線路,充分掌握自己的產品,再交給代工廠執行,BIOS自己寫,遇到Bug一起解或自己解.

現在可能只有少數高階商用機種,Dell HP的RD才會真正下海join design.BIOS自己寫,遇到Bug一起解或自己下Solution.

pqaf wrote:
HP Dell的RD...(恕刪)


這些國外廠商工程師真的會去看設計嗎? 算了吧, 大部份 IC design 出來後, 所有的重要線路都已經死了不能改, 講白一點台灣 R/D 只要認真兜現路不要接錯, 那台 PC/NB 不會跑? 跑的還真好勒!

蘭奇:台灣沒有宏碁轉型所需人才?

坦白說台灣人材基本上都沒有什麼創造力, 只會複製別人的東西然後偷工減料, 不要搞出大問題就給他拍拍手了,


always CoCa Cola wrote:
這些國外廠商工程師真...(恕刪)



我觉得你说的不客观的。

台湾的主板 还是非常不错的。

虽然这几年仍然缩料(COST DOWN)缩的非常厉害。

但是当年还是很不错的。

客观来说这方面来说台湾还有很高的水平在的。

当然主要是因为PC 毛利下降。 出货量在不断萎缩。 导致不景气。

这也是没办法的。

举例来说吧。

日本研究的都是最基础的原物料

比如光学 比如材料学 比如基础半导体。

但是台湾基本都是靠PC PC一跨 台湾基本就垮了一半了。

而日本虽然也不景气 但是如果日元 到差不多的价格。

日本货还是非常有竞争力的。

举例说吧 台湾只会造一个主机板 而主机板上的 电容 仍然是采购 日本三洋 或者 松下的电容。

当PC萎缩的时候 那么主板销量就上不去了。 但是日本的三洋或者松下的电容却不一样。 他可以卖给其他的主机板(我指不是PC 而是其他行业) 这就是日本的Base.

当然 终端利润永远最大 原物料利润相对薄于终端。 也许台湾没那么多人材去做更多的产业吧。
always CoCa Cola wrote:
這些國外廠商工程師真...講白一點台灣 R/D 只要認真兜現路不要接錯, 那台 PC/NB 不會跑? 跑的還真好勒!
(恕刪)
這好比說是 "蛋炒飯",固定材料就是白飯,肉絲,清香油..等眾所皆知的材料,但不是人人都能煮出好吃的蛋炒飯,高手能拿捏出精準的火候和鹹度. 外行人就算加了高級牛肉,炒出來不見得好吃.

功能相近的主機板,CPU IC主線路大同小異,但細節的小線路就有所不同,電腦量產穩不穩,關鍵就在這小細節裡.美國RD設計時,可能會用最嚴謹複雜,最貴,最安全,的小線路,台灣RD會用最恰到好處,最精要簡單,最便宜的線路,讓電腦達到差不多的效果和穩定度,這就是台灣代工廠RD的Cost down功力.

聯發科和晨星能搶下TV IC市場,瑞昱能搶下網通市場..這些台灣IC設計公司就是靠這種化繁為簡的costdown功力打敗技術領先的美國人的.用更簡單的IC布局線路做出類似的效果,同樣一片在台積電代工的晶圓上,可產出更多顆的IC.

美國龍頭設計公司,過去有些IC的技術或性能和規格,真的比台灣IC好,但線路較複雜嚴謹,成本降不下來,最後就被台灣稱霸市場了. 但CPU,VIA仍敵不過intel這個巨人.

pqaf wrote:
PC/NB的作業系統就是標準的 Windows7/8 ,CPU就是 intel/AMD, 軟硬結合說的好聽, 不就是拿授權來安裝軟體...走出台灣,軟體也變不出新把戲.難道還能自創一套新的作業系統嗎?
台灣強的是Costdown,和把零件排列組合的能力,還有爆肝工程師的超快研發速度.而且,龐大的生產線就在隔壁的大陸...這些是歐美做不到的.現在PC/NB都在比上市速度,比便宜.美國RD的技術真的比較高操和嚴謹,但不耐操,不會costdown.

非蘋陣營的 平板和手機,現在的主流是Android,所謂,軟硬結合,充其量也只是灌了標準的 android 再加一點額外的App.

若是說拍電影的話,沒有標準的劇本,那就真的要到美國好萊屋設點,才有創新的軟硬結合.(恕刪)


嗯, 這思維跟前兩天鼎泰豐炒飯加醬油要50塊是一樣的...

"PC/NB的作業系統就是標準的 Windows7/8 ,CPU就是 intel/AMD, 軟硬結合說的好聽, 不就是拿授權來安裝軟體."

是, OS是標準的, 但是每台NB用的Device不一樣, 上的driver也不一樣,
舉例來說, 就算是同樣用UMA, 好我知道你聽不懂, 一樣用內顯, 一樣同一個CPU/APU的內顯,
每一家ODM產品的設定都不會一樣, 有些Function在A有開, 在B沒開,
牽扯到BOM cost和platform performance..

在你所謂的不就是拿授權來安裝軟體之後, 還要做System Logo test, 以前是WHQL現在是WHCK,
所有的log都PASS以後, 微軟才會發ID給你, 你的NB上面才能貼Windows Logo,
Intel也有自己的logo...

另外在Windows 7跟Windows 8上面, 還要針對system image 也就是你說的拿授權安裝軟體
做一系列的Velocity or ADK test, 看ODM image跟clean install image在各方面的效能差了多少
然後還要進行一系列的fine tune, 一樣每台機器都不一樣
當然比較爛的廠家這邊都省略了...

還有你所謂的授權安裝軟體在platform上面後, 要不要跑stress test, 跑幾台, 跑多久,
跑出BSOD或是其他issue要不要有軟硬整合的人看, 就算issue是os的issue你要不要回報給Microsoft
你要回報給Microsfot你要不要證明這issue是直接跟MS有關

一樣你一開機都是Windows8 但是裡面有差多少你怎麼知道..
如果說不知道的話, 那就不要說
"PC/NB的作業系統就是標準的 Windows7/8 ,CPU就是 intel/AMD, 軟硬結合說的好聽, 不就是拿授權來安裝軟體...走出台灣,軟體也變不出新把戲.難道還能自創一套新的作業系統嗎? "

這種外行話,
炒飯加醬油阿...
不尊重專業, 台灣永遠都只會向下沈淪

剛好看到這篇, 一下熱血上湧回復了一下, 有罪末怪

生平進退如飆風 一睨人才天下空 獨向蒼天橫冷劍 何必生吾慚英雄

paulpro wrote:
嗯, 這思維跟前兩天...(恕刪)


其实他说的不算错.

现在产品同质化很严重。

举个简单的例子。 以前HTC的sense 你说值个3000块。

可能还真有人愿意买单。

而现在你说HTC的sense值个3000块 人家说你又在黑HTC。

不是htc的SENSE变的特别差。 而是现在有更多的选择了。

别人家的sense不见得比htc差。 miui 三星的sense 华为的sense。 CM 真的比HTC SENSE差么?

即便原生安卓4.1的UI 又比HTC的sense差多少?

并不是HTC的sense变差了 而是别人已经进步太多了。

NB也是一样的问题。

以前你说acer ausu调校的好 也许是的。

但是现在 你说ausu和acer调校有比联想 dell hp好么? 我看不见得。

况且 AUSU和ACER为了照顾台湾的面板产业 大举采用台湾的垃圾TFT面板。

我又一台笔电就是AUSU的 用的是 奇美的屏幕 泛白的厉害。 我老早之前有一台NB是DELL的 用的三星的屏幕 在我看来
三星>>友达>奇美
如果不出意外 因为屏幕 下一台NB式不会考虑台厂了。 实在是太烂了。

pqaf wrote:
這好比說是 "蛋炒飯...(恕刪)


你講的這些很基本的東西, 那樣不是靠學來的? 學誰呢? 請搞清楚, 台灣電子業早在四五十年前就是巴著 USA 起來的, 現在還是這樣, 以後也不會改變, 不是台灣人行不行的問題, 問題是這個產業鍊中, 台灣人就只適合做這一樣,

蛋炒飯如果只有蛋+飯, 不管你多會炒, 它就是那個價格, 頂多買的人多點,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