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不是精英,
不管對什麼產業,
一瞬間離開這麼多人,銜接上很是問題。
五六年前在前個部門就有遭遇過一次工程師集體跳槽的事件,
結果是整個廠運作上很吃緊,產量良率拉不起來,
一整年被釘到翻掉,連副總都來廠內開晨會。
唯一好處是,因為這個事件,接著來一個結構調薪,
但問題是你要能撐得下去,不會像我同事一樣胃出血。
不要說只有工程師是人才,第一線的人員也是人才,
30% 對生產線而言更是大傷,連支應日常生產都有問題,要靠誰來訓練新人?
"以不變應萬變,要離職就請便"
就算一個組織沒有別的辦法可做,這句話也只能藏在心裡,
千萬不能對下屬講,連一點點的表情都不能露出來,
講這句話的主管,擺明就是把人當機器看,要有心理準備被甩門走人。
我有一個同事講了類似的話,趕走一堆幹部......
anyway, 我覺得有大部分的公司會先觀望,不然就是分階段慢慢調;
要調薪達到之前的幅度,要靠烈士.....
人生充滿了各式各樣的莫名其妙..
遇到莫名其妙的人,經歷莫明其妙的遭遇,
連工作也莫名其妙...
K200D wrote:
"以不變應萬變,要離職就請便"本來就是一些大企業的想法,先看別人怎麼做我們在跟著做‧要離職就請便,反正大公司有的是錢,走了一票可以再去挖一票,這本來就是社會常態‧(恕刪)
您有說到重點了,大公司有錢的確可以再去挖一票人。但就目前所提分紅費用化之後,大公司哪還有年薪(本薪+股票分紅)可以開出來挖角?就算本薪調高還是比不上現在+股票分紅的誘人利基,雖然說整個大環境都會同樣的改變,但提到挖角一定是開出比原公司更高的薪酬才挖得到人才不是嗎?雖然說工程師們大多在這個圈子流動,但一票人離開已經造成公司的損失,再花比原來人事薪酬更高的價碼去挖角來填補,況且就算挖角到有經驗的人才還是需要一段適應期。這段時期的產能不良率可能造成客戶抽單跑單,甚至影響公司信用。以研發為重的大企業絕對不會有這種要離職就請便的想法。RD雖然不是說多了不起的職業,但卻掌握公司產品的開發與設計,能賣錢的東西都失去了,這公司還剩下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