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國 wrote:
近10個兄弟姊妹


樓上鄉間河太急打出我想說的,怪自己打字太慢

早期台灣屬農業社會,所以會有多子多孫以的觀念,在那時代背景,臺灣也由農業社會轉為工業社會,為了降低生育率,當時口號 兩個孩子恰恰好 三個孩子不嫌多.

當然你也的考慮醫學跟教育等相關進步;當初識字率跟學歷跟現在比例是不同的.

工業革命所帶來的產能增加,但也會影響大量家庭手工業制(遠古人類由狩獵轉為農業是因為可能可獵食大型動物銳減而農業社會帶來定居跟產量跟人口增加才帶來城市化,再擴張成週邊衛星城市)

未來應該是會發展機器人會取代部份人工是一樣的


補充一下題外話:

每項科技從理論到初次發明&成熟可能的花上20年左右(沒算流產)

更別說要普遍發展了,那又可能是另一個20年.

勞力不足,在轉變過程中是需要外來勞動人口

(非法移民也算一種,但會產生另一種社會問題;美國,澳洲等先進國家都有這樣問題)

這樣陣痛期,是需要時間渡過;勞工問題是需要勞動基準法來做有效保障(執行力).

許多問題,不用過度憂心,但也不可不設防,要有居安思危

凡事都有一定風險,只在選擇機率上有所不同

水云 wrote:
新聞總是嚇大家 好奇...(恕刪)


  人口紅利不是單看出生率,是看受扶養人口(老人、嬰兒至青少年、未出社會學齡人口)與工作人口的比例。前共產國家和現在才進入新興國家之列的國家,之前的動盪和較晚現代化工業化,平均壽命較低,所以在老人這塊會比台灣好。其實如果現在上有行動不便七八十高堂,下有學齡兒童的這層夾心階層,絕對會對扶養比、人口紅利非常有感。

  簡單講就是出生率衰退不等於人口紅利衰退,人口紅利衰退,先進國家對其投資會減少,只能靠自己內資和政府投資為主。出生率衰退,短中期內反而不用養小孩專心工作,若上面也沒有高堂要養,或者年紀尚未到七十之上,生活能自理(新興國家多半工業化晚,早婚仍普遍,有點像二十年前台灣,四十多歲做祖父),那麼青壯人口的負擔就會變低。台灣出生率低則是另一個問題,比起新興國家,台灣的社會福利好很多,但債務更多,沒有小孩,這個類龐式馬扁局就玩不下去,另外台灣因為較早工業化晚婚已普遍存在許久,退休潮即將開始,再過十幾年,很多三四十的人父母已經七十以上,這是上(老年人越來越多)下(年輕人越來越少)交相煎的情況。即使個人個體經濟圖片藉由不生少生來減少自己的扶養負擔,但國家總體經濟的人口倒三角形化,是比新興國家嚴重的。

PS: 有種男女人口年齡層分佈圖(可google圖片搜尋 人口年齡結構),年齡是縱軸,男/女人口數從中心往左/右畫橫條,整體看起來最好的是從上到下呈上下底接近長度的梯形(正三角短期對外資看起來最好,但其實是人口成長過速,長期未來一樣有隱憂,目前的先進國家戰後嬰兒潮就是他們的榜樣),最醜的就是倒三角,樓主有興趣可去找來看一下。台灣的圖形應該是世界排前面醜的,即將從中廣水果(中間最寬)未來成為倒三角。
Kando0812 wrote:
未來應該是會發展機器人會取代部份人工是一樣的




現在有許多工作在未來幾十年會被機器人取代或甚至無人化

現在的低出生率就是朝這個趨勢前進

地球人口也不會過多(量少質精)

人類負責勞心

機器人負責勞力

未來有競爭能力者一個人就能貢獻更多稅收

以上是朝好的方向思考

朝壞的方向思考就是用革命或戰爭來減少人口

劍神路亞 wrote:
現在有許多工作在未來幾十年會被機器人取代或甚至無人化
現在的低出生率就是朝這個趨勢前進
地球人口也不會過多
人類負責勞心
機器人負責勞力


1.文組的

2.卡通、電影看太多



你知道機械式停車場的成本,比花錢請保全的薪水還貴嗎?
你知道兩三個組裝動作,比花錢請30k的工人還貴嗎?




若要取代7-11的員工,要會多少動作?
一堆智能不足的,只想到自動收銀

在自動收銀之後呢?

自動陳列?貨車來了,商品怎麼補貨、上架
自動清潔?雨天一堆腳印、客人吃東西不小心掉地上
自動故障排除?若照明、燈泡壞了,誰來換?
停電怎麼辨?每間店都要配置發電機,那來這麼多空間?


關掉電視,出門走走,可以嗎?
psyclonzero wrote:
關掉電視,出門走走,可以嗎?


小弟幾乎不看電視

至於小弟描述的世界

不是你我有生之年看的到

不能用現在的科技發展或生產成本去度量未來

如同你我現在的生活

對於百年前的人而言

一樣不可思議

附帶說明

小弟學金屬材料

從事鋼鐵業
psyclonzero wrote:
1.文組的2.卡通、...(恕刪)

他說的倒是沒錯噢
的確初始成本比較高
但是經過量產後成本會降得很低
這樣就符合經濟效應了
現在年輕人跟當年工業革命那群農民一樣
看到他幾百人力人做的事
竟然一台機器 就可以做完了..
只有無助阿
因為人類發展又要進到下一階層了
現在年輕人所作的基礎工作未來十年二十年會被機器取代掉
這是無可避免的



劍神路亞 wrote:
附帶說明

小弟學金屬材料

從事鋼鐵業


離題問問
讓自動控制相關科系的來回答,會不會更有說服力?

七七三 wrote:
現在年輕人跟當年工業革命那群農民一樣
看到他幾百人力人做的事
竟然一台機器 就可以做完了..
只有無助阿


光是臨場反應和不同動作
這兩樣就可以搞死一堆機器了

不然為何資方急著找更低廉的人力,而不直接投資自動化生產設備?


扯遠一點
自動駕駛」、「看護機器人」的路
還非常遙遠
劍神路亞 wrote:
不是你我有生之年看的到...(恕刪)


  人口結構失衡是你我有生之年看得到的,所以你文中那兩條路只剩唯一的一條路?

PS: 和平解也不是沒有,比較極端的例如未來版的楢山節考:管你有錢沒錢,沒人照顧就是自己想辦法等死,抬上山的年輕人是會幫錢比較多的人多準備食物和水就是了。或者歐美中秘密開發出針對老年人的流感,且無法研發出疫苗之類的。

psyclonzero wrote:
光是臨場反應和不同動...(恕刪)

其實我覺得這樓聊這個有點歪樓
不過有留意相關產業的話
只有用進步神速來形容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