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illin wrote:金門、馬公機場基本都可飛噴射機小時候約20年前軍機727可飛,現在也有遠東的MD82、立榮的MD90在飛使用ATR機隊應該是運量的考量,而不是機場起降的考量(恕刪) 是的.會採用 ATR-72 是有原因. 立榮 DH-8都已經除役也是買ATR-72/600運量是主要, 飛機成本(含維修), 機場大小等, 綜合評量.以前 DO-228 事故也不少, 但離島跑道短,也找不到比 DO-228更合適替換機.搭機出事故, 死亡機率高. 搭船也是.落實維修及嚴謹管理, 飛安管理是航空公司的不二法門.怕出問題, 可以思考要不要搭飛機.
下午三點飛安會要舉行記者會,公告黑盒子關鍵內容.完全不能理解,在上一次空難後幾乎被加強管控的復航怎麼還會掉飛機.或許有出乎意料的答案.以此公告為準吧,網路上一堆有的沒有的,聽聽就好.台灣永遠最不缺的就是謠言.
10:52:382號發動機警告10:52:42收1號發動機油門10:53:23關1號發動機10:54:20 重啟1號發動機--------------------------------------10:53:10開始出現失速警告該不會機師看錯....結果關錯2號已經失常了 這時候收1號油門=兩具發動機都沒動力不足 所以導致失速??
allen2013 wrote:10:52:382號...(恕刪) 個人認為機師們是知道他們關的是1號發動機,並且有討論關機的SOP,在關1號前就已經發現2號發動機異常,換言之當一顆發動機有問題時,針對第二顆發動機在剛起飛時要如何處置的SOP才是重點。如果不收1號發動機油門會不會造成扭力過大?對飛安會的說明不以為然,似乎要引導是人為操作異常。================飛安會主任調查官王興中指出,依據CVR的紀錄,失事的班機在4日上午10時51分13秒時,獲得松山塔台頒發起飛許可,52分38秒時,駕駛艙就出現主要警告聲響,組員隨即於52分43秒提及將1號發動機,也就是左邊的發動機油門收回,並在53秒時,開始討論發動機熄火程序,6秒後,組員再次提及收回1號發動機油門,並確認2號發動機熄火。不過等到53分12.6秒到18.8秒時,駕駛艙出現第一次失速警告聲響;19.6秒時,組員提及1號發動機已經順漿並斷油,2秒後再次出現失速警告聲,53分34.9秒時,組員向松山塔台呼叫「mayday engine flameout」,54分09秒時,組員多次呼叫重新開車。54分34.4秒駕駛艙再度出現第2次主要警告聲響,0.4秒後記錄器錄到不明聲響,飛航記錄器於54分36.6秒時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