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先認清一個台灣一般電子業的事實. 台灣電子業早就沒啥好的利潤
都是再拼毛五毛六
台灣的人力成本cost down 可以傲世全球. 上班打卡制. 下班責任制
你這招拿去大陸用看看你去試看看.
人家假日加班是三倍. 你台灣還在兩倍不動如山
也因為如此. 你現一堆所謂鮭魚返鄉的企業
這些算的比你我還要精的慣老闆怎麼會不知道
且大陸現在工資年年漲. 台灣老闆靠杯.勞健保漲價
你去大陸你就知道啥較保險. 員工社會保險那才較貴好嗎
基本上大陸就像20年前的台灣. 員工敢大聲喊權力
君不見台灣企業連勞工的工會都成立不了. 你敢成立工會.沒多久你就回去吃自己
台灣現在可見度最高的工會是台朔公會, 那是王老先生有那肚量讓他們發聲
看看大陸 再看看台灣
你是慣老闆 你會去哪裡?
台灣中小企業所謂靈活, 帶來的就是低新, 多數中小企業的老闆連當別人的員工都不夠格, 扒著有錢人弄些資金, 開家公司三五年茍延殘喘, 為的是圓自己的夢, 夢裡自己是天皇, 對員工如對狗, 苛扣薪水偷勞健保樣樣來. 動不動說員工出問題離職要告員工. 你可以舉出一些反例, 但中小企業多數就是卡在中間不上不下, 等看什麼時候收攤. 這種隨時收攤的"靈活", 都是建立在低新上. 你問我為啥知道, 因為我曾淪落.
1997亞洲金融風暴, 韓國欠了一屁股債, 台灣那時候還做了電視專輯大大的讚揚台灣中小企業的"變形蟲"文化, 引以為豪, 對這些幫變形蟲工作的血汗員工的低新與不確定感的苦痛完全不提. 後來韓國站起來了, GDP比台灣高了, 我們開始酸葡萄了起來. 現在又有危機了, 我們又開心的說你看你看中小企業多好嗎? 然後又下個cycle? 等別人站起來我們再繼續酸?
無論個人, 家庭, 企業或國家社會都是一樣, 自省能力才是真正進步的關鍵, 台灣不僅缺乏自省的精神, 還開始進入到無恥的境界. 事實證明只是一代一代的向下沉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