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小心,公司派會利用去發表論文,拉高出貨,發表論文跟取得藥證,是兩回事,
不是能夠發表論文,就可以代表取得藥證,就算你被大廠看上了你的論文價值,
在重新做解盲,也要3到8年的時間才能夠解盲,昨天58台的已經解釋過了,今天有人利用 漲停出貨。

大咖全到位 生醫業能量強
2012-10-29 01:32 工商時報 【記者杜蕙蓉/台北報導】
科技業吹寒風,生醫業卻是熱滾滾。目前至少已有許照惠、張念慈、張有德、陳志明和趙宇天等有成功創業經驗的天王級生技專家來台投資,可望啟動台灣生醫產業新能量。
至於尚未就位的華人最大生技創投Vivo創辦人孔繁建則表示,已有3個案子正評估中。而目前為中研院院士的張子文,則把他新研發治療氣喘和過敏的抗體藥技轉給中天集團旗下的泉盛生技,並擔任顧問。
由於天王級生技大咖今年幾乎全到位,挾著豐富的科學背景、訓練、研究、行銷和資本市場優勢,法人圈認為,未來台灣應該會出現真正可以打進國際市場的新藥。在安成、浩鼎和年底可望轉上櫃的台微體、醣聯等新股激勵下,這波生醫產業的回檔應不會太深。至於浩鼎,之前潤泰集團才以每股1美元,共6千萬美元(台幣18億元)吃下美國Optimer擁有的浩鼎43%股權,為此,在公司和承銷商都傾向以較低價格掛牌下,浩鼎興櫃價約45元,但未上市行情已一度突破90元,且浩鼎研發中高達200億美元商機的乳癌末期標靶藥OBI-822/821,並進入三臨床下,浩鼎的定價備受矚目。
預計11月5日登錄興櫃的安成,上周以布建中國通路為主的康聯才宣布以1.71億元入股安成取得2.41%股權,每股平均價為76.41元,因此,法人圈盛傳安成的興櫃價是108元。
至於浩鼎,之前潤泰集團才以每股1美元,共6千萬美元(台幣18億元)吃下美國Optimer擁有的浩鼎43%股權,為此,在公司和承銷商都傾向以較低價格掛牌下,浩鼎興櫃價約45元,但未上市行情已一度突破90元,且浩鼎研發中高達200億美元商機的乳癌末期標靶藥OBI-822/821,並進入三臨床下,浩鼎的定價備受矚目。
據統計,這波回台投資的天王級生技專家,大都以新藥開發為主,只有張有德是鎖定其專長的心血管醫材,除了已接獲中國某醫材公司設計開發案外,近期又新增2個開發案在洽談中,這將讓張有德、永豐餘和東洋集團投資的益安醫材,明年就會有不錯的營收貢獻。
另外,向來低調創辦美國華生(Watson)製藥的趙宇天,在其掌舵下,華生已是全美第三大學名藥廠,趙宇天主導成立的美國天福,在2010年也加入潤泰集團、台灣神隆新資金,三方合資投入生技蛋白藥物的開發與生產,目標鎖定在生物相似藥(Biosimilars)及生技改良藥(Bio-betters)開發。
同年,趙宇天又與潤泰合資7,000萬元持有以CRO臨床為營運主軸的民生生技過半股權,2011年再併購鎂陞科技,讓明生從既有的小分子藥物研發臨床服務,延伸至蛋白質藥物研發服務,打造全方位CRO公司。


興櫃前就能在未上市市場中賣90元了, 不用等到興櫃~~就算是券商參考價也有45元



ruby6436 wrote:
你是用事後去算, ...(恕刪)

kiki5768 wrote:
小心,小心,公司派...(恕刪)


什麼都不必說了,跳空漲停!!才是真的!

archos wrote:
好啦~不要吵了~今...(恕刪)


還有媒體說要通緝, 立委說 畏罪潛逃

有成案嗎 ?
有起訴嗎 ? 成案後起訴出庭不到才有通緝問題
有判刑嗎 ? 一審宣判有罪後溜掉才叫畏罪潛逃, 大部分都在中國吃香喝辣
xup6y3cl6 wrote:
乳癌新藥 OBI-822 論文,獲譽為「全世界最重要醫學會議」之稱的美國腫瘤醫學年會(ASCO)接受臨床試驗論文口頭發表


只是論文被接受與發表,離真正可以新藥上市還很早,這沒什麼好說的,只能說研究方向有價值,
不代表新藥研究成功,說實際,直接舉例學校,很多大學教授的實驗室都一直在研究與發表論文,
你想想就知道,很多實驗室發表的技術或論文,有多少最後產品化產生價值?需要多久才能面市?!




xup6y3cl6 wrote:
強調,採美國的最高標準,在解盲前 30 天(1 月 18 日)就禁止內部員工買賣公司股票。


這種話看看就好,這哪是什麼最高標準,真好笑,本身拿台灣標準,
在發布重大事件的近期日期附近以內,公司人員也都是禁止買賣公司股票,
有買賣就有內線交易的嫌疑,所以這哪是什麼最高標準?!
另外在重大事件時使用人頭戶做股票買賣在現今這是一個常識,
找人頭戶也是一件非常簡易的事情,也不須什麼成本,
浩鼎的這說法也只能說公司避免員工使用本人的身分在重大事件發布近期做股票買賣,
但一樣無法阻止內線交易的可能!
不知道李遠哲拿諾貝爾有沒有更難些。
認同能發表好論文值得鼓勵。
但是背後一群人拿這些東西炒作獲利,不覺得過分了?
更別說幾篇論文,比得上其他生技公司的實質獲利?
人總覺得本夢比很合理,真奇怪。
xup6y3cl6 wrote:
排除內線交易,政治訊...(恕刪)
這檔真的都是大咖在玩……
一般散戶也沒辦法做信用交易去放空他,

去學術研究會發表口頭論文,這居然是重大個股訊息?
還申請停牌一天……

那解盲之前的那個週末,為何不申請停牌?
而且在解盲前一些重量級的大咖一直在釋放解盲很樂觀,
營造一副似乎鐵定過的假象,,,
解盲確定失敗後,又開記者會說什麼表面是失敗,
而實際上是成功?
看看過去可憐的基亞,解盲失敗就是失敗,沒有董事出面表示護盤,
更沒有中研院院長技術轉移與背書……
唉……浩鼎一出問題就說是政陰,不然就是有心人打壓?
感覺好像生技股就只能有浩鼎似的

我個人感覺昨日停牌真是高招……
一來可以迴避掉連日不斷的負面消息,順便製造被害打壓的樣子
二來可以好整以暇的將股價拉抬,,,,

不是有另一位大股東(準當家的哥哥)說一年內會出清持股,以正社會觀感……

所以,不拉高一點再出,怎麼對的起自己呢?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603280429-1.aspx
人家是說交給信託單位在不影響股價的情況下逐漸出清持股;
換個方式說就是:股價這麼高,我會交給別人慢慢出清,免得變成大股東出脫造成賣壓湧現灌殺股價。
以進化史來看,膝蓋是不著地的,可為何1450總是跪著說話?
明月書流 wrote:
浩鼎案延燒,董事長張念慈雖然身在美國,昨天仍透過公司發出聲明,重申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女兒翁郁琇認股浩鼎,是因其本來就是浩鼎前母公司Optimer大股東,定價卅一元也是當初潤泰集團向Optimer收購浩鼎股權的成本價。

請不要健忘,前幾天翁啟惠才說自己一張股票都沒有,是義務幫忙。
還說女兒是因為心疼阿姨因乳癌死亡,所以投資支持浩鼎。

你貼這則報導,認同這個說法,是打翁院長的臉嗎?

m91 wrote:
請搜尋 智擎MM-398, 拿到藥證,藥也上市收到錢.
公司也有獲利, 但就是漲不動.

持續虧損的 解忙失敗的 卻漲翻天. 這就生技股!(恕刪)


這很簡單,

兩者的市場規模不同!

所以即便智擎MM-398利益實現比浩鼎OBI-822更令人感到確實,

但股價卻相對低!

因為市場規模不同、想像空間不同!

股票永遠是在預期未來而不是在反映過去、現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