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960911 wrote:小魯自從去年玩股大...(恕刪) 如果你....預設立場多久要賺多少 => 貪婪想要以小博大 => 槓桿,風險希望能每月穩定獲利一點點就好 => 天真...etc.那麼你已經站在輸的一方了........
給小額投資人建議:現在的原油商品基金及新興市場基金都在 相對低檔建議:定期定額買進,1個月買3-4次,每次3000元!(如有多資金,多買幾次)以20萬為例: 約可買到20-30個月!不要停損!放3年以上,獲利都不錯,雖每年手續費及保管費比較多,但比較沒壓力,途中遇大跌,反兒更有利可買多一點單位!
GG960911 wrote:小魯自從去年玩股大...(恕刪) 1.你是靠什麼依據作當沖?讓你有信心可以擊敗市場,賺到價差?任何股票當天股價從開盤到收盤之間的變動,與基本面全無關係與當天報紙新聞也太大關聯(開盤就反映得差不多了)什麼是多方攻擊量?什麼是空方攻擊量?會看嗎?誰是領頭羊?誰是跟屁蟲?知道嗎?誰是強勢股?誰是弱勢股?會分嗎?當天股票背後的大戶是進?還是出?成本多少?看得出來嗎?答的出這幾個問題,然後模擬個三個月~半年,模擬單能賺錢(扣除成本後),再來考慮實際進場當沖2.先不說輸給市場的價差你知道當沖一買一賣手續費+證交稅=0.585%,手續費打折後,總共算0.4%好了別小看這0.4%以你20萬本金,營業員給你50萬額度來沖500,000*0.4%=2000元沖100趟之後,2000*100=200,000假設每天沖一趟,價差的部分有輸有贏最後打平大約五個月不到,你的本金就全進了政府、券商+營業員口袋了這樣你還敢沖嗎?
投資的目的不就是想要賺錢,但是賺錢賺到睡不著覺,不覺得辛苦嗎?巴菲特一再強調過,不要去預測未來的走勢,不要去預測未來的政策,不要去預測為來的利率,因為我們永遠無法預測得準。那些名嘴也好,老師也好,無非都是利用著我們的本性(弱點)來獲得他們的利益,怎麼說呢:1).人們總是害怕未知與不確定性,因此我們總是會誤判最容易得到的答案,就是最重要的答案。2).我們對於所謂的權威人士總是盲從的。3).我們總是以非理性的方式急於解決眼前的痛苦。在這三項特性的綜合效應之下,人們自然會對於那些名師名嘴的預測產生了依賴,因為不管他們的預測是如此不正確也不要緊,重要的是那些預測如同茫茫大海中的燈塔,滿足了以上人類心理上的特性(弱點)。同時,人們總是很容易陷入一個幻覺,也就是"過去都在漲,之後也會漲"。一再地想要操短線,如同與未知的"未知"對賭,有時我很好奇,明明有首富巴菲特的價值投資可學,為什麼總是有一堆人還是繼續走短線呢?我介紹一個不錯的部落格給各位,他寫的文章或許可以給大家一個不同的投資方向。有興趣的請悄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