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我的理財專員判斷力

穩賺的話,理專自己玩就好了,何必靠賺你的手續費、看你的臉色過活呢?
很疑惑
理專建議要做某件事
都不會疑惑
都不會問為什麼嘛
就算理專告知為什麼
也要自己在查證一下阿
這就要回歸根本面
當初想利用基金、股票、外幣投資、外幣買賣、外幣儲蓄"投資"本來就一定有風險...
相對的今天你想賺5%就有可能跌5%,慘一點是10%以上。
尤其是外幣儲蓄,雖然利率可能比台幣商品高1%左右。
但是如果當初的規劃是存錢、或是退休規劃等風險容忍低的規劃時...
還選擇外幣實在非常不明智,貨幣可以隨便漲跌10%都算小意思,但是你有辦法容忍自己的退休金少10%?
如果有辦法覺得退休金或是存款可以少10-20%的才比較適合這種規劃。
所以要慎選規劃人員。
Medesigner wrote:
理專通常都是考不上正...(恕刪)

理專是考不上正式行員才做的?
天啊,你錯誤到觀念你到底哪裡來的⋯
不要不懂裝懂好嗎?
本身在銀行業上班
理專和櫃員
認真說起來理專門檻還比較高
因為需要的證照比較多
很多櫃員都有嘗試過去做理專
通常幾年不到就乖乖坐回櫃檯了
壓力不是櫃台能比的
其實理財專員迫於上頭壓力,推當期主打的商品實屬無奈
投資人還是要有一定判斷能力
不要輕易聽完理專建議後就下手
回家分析個幾天再決定
另外投資本來就有賺有賠
沒有穩賺的商品
風險控管很重要
現在銀行理專肯賣金融商品的 已經不多了

全台灣的銀行 這幾年都在賣保險 不管是躉繳 還是分期繳

理專 櫃台人員 證券營業員 都在賣保險

不信 去銀行 說有一筆錢想要理財 百分百推保險

銀行 都快變成 銀保了

基金公司這幾年 苦哈哈的

保險公司 油滋滋的

alexvc wrote:
還選擇外幣實在非常不明智


這點小弟我有些不認同
我反而認為有外幣分散風險才是上策
難道台幣都沒有貶值的危機

但是外幣不一定是要定存啦
買國外股票也是種方式

另外也要考慮是哪一國的外幣
短期內石油貨幣如蘇俄盧布,加幣波動都會比較大
澳幣也容易隨著原物料價格起舞 別碰為上策

但是SDR五大貨幣也都不得安寧

英國 可能離開歐洲 BREXIT
歐洲 負利率 感謝超級瑪莉歐
日本 負利率 央行還狂買了自己的股票跟債劵
中國 負債危機
美國 不是說今年要漲息四次?結果呢

我個人還是美金為主 不安全的中的相對安全

海外公司債不要亂買,中獎就是歸零喔,理專有沒有跟你講
哪家公司發的公司債?問清楚沒

債券基金ETF不是賣假的,可以分散風險,下次記得

walileg wrote:
這點小弟我有些不認...(恕刪)

台幣當然也會有貶值問題,但是不會有"匯率"問題
如果依照您的論點的話...那放銀行活存、定存的不是更慘?

100868 wrote:
全台灣的銀行 這幾年都在賣保險 不管是躉繳 還是分期繳

理專 櫃台人員 證券營業員 都在賣保險

不信 去銀行 說有一筆錢想要理財 百分百推保險

銀行 都快變成 銀保了


如果您敘述的情況台灣都如此
那這是很恐怖的

因為保險是巴非特所稱的長尾型生意(Long-Tail)
先收保費後賠錢 而且只要保險公司願意 金管會不管
大家可以削價競爭 狂賣一些明知會賠錢的保單
而且越有財務問題的公司越會有動機這麼做
而所產生的後果 往往是很多年後的事了

不知道這些保單 有沒有賣給Reinsurance轉移部分風險
當然我不知道保單的內容 只希望幸福人壽不要只是冰山一角


alexvc wrote:
台幣當然也會有貶值問題,但是不會有"匯率"問題
如果依照您的論點的話...那放銀行活存、定存的不是更慘?


絕對有匯率問題 但是我個人相信台幣大跌的機會應該是大過美金大跌吧
國際金融市場有時稱美金/美股/美國國債是必險天堂(safe heaven)不是叫假的

至於活存、定存當然也是同時有幣值貶值(也就是匯率)還有更重要銀行倒閉的危機
當然美國存款有FDIC 加拿大有CDIC
劉兆玄當行政院長也曾經說過政府無限金額保障台灣的銀行存款

但是我仍然想到的是賽普勒斯2012-2013的剪頭髮
附帶一提賽普勒斯用的是歐元

所以你台灣銀行存美金 就算美金貨幣風險低
那美金存任何一家銀行 就算是外國的銀行 還是有那家銀行倒閉的風險

樓上講的債劵型ETF可以多看看 種類很多
要安全有美國國債 要刺激的也有垃圾債ETF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