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1993年台北的房地早就不便宜了
除非你當時有跟林堉璘同樣的本事去圈養當年的信義計畫區土地
(當年還只有一棟世貿建築物的信義計劃區 不過他那時已經養地養了10多年了)
否則1993年至今房地產能賺到8倍就算神了
當年東區一間60坪的豪宅當時行情約3000萬
現在市值頂多1.5億(其實超過20年的老屋根本沒這行情)
運氣好有建商要老屋重建..市值跳到3億 頂多就是10倍的行情
同樣的3000萬拿來買一張6萬的台積電 可買500張
500張放到現在不動會變成15500張 價值28.5億
這還不打緊
光今年一年的股利收入就是9300萬
(中間22年的利息通通懶得算了)
怎麼還會有人說當年去買房地產比較好??
小小胖胖胖 wrote:
很多人說當年去買地買房會賺更多
其實1993年台北的房地早就不便宜了
除非你當時有跟林堉璘同樣的本事去圈養當年的信義計畫區土地
(當年還只有一棟世貿建築物的信義計劃區 不過他那時已經養地養了10多年了)
否則1993年至今房地產能賺到8倍就算神了
當年東區一間60坪的豪宅當時行情約3000萬
現在市值頂多1.5億(其實超過20年的老屋根本沒這行情)
運氣好有建商要老屋重建..市值跳到3億 頂多就是10倍的行情
同樣的3000萬拿來買一張6萬的台積電 可買500張
500張放到現在不動會變成15500張 價值28.5億
這還不打緊
光今年一年的股利收入就是9300萬
(中間22年的利息通通懶得算了)
怎麼還會有人說當年去買房地產比較好??
如果當初買的是聯電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