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中長期操作方向分析~~~(對於外資中長期操作方向想分享的)~~請進

Acer_kewei wrote:
我發覺得一直發在別...(恕刪)


太好了!
論壇大都討論
技術面為大宗
籌碼面次之
再來是基本面

其他關於國際資金流向與資金風險性偏好停泊
及心理面~~股市心理定律(法則和效應),分享討論的就少很多

有a大大的領頭拋磚
真是太好了!

A大你好。我是股市新手,剛玩兩個月。爬了很多文 覺得你寫的東西很好 受益良多。但我這邊有個疑問 :對於台積電 現在的股價的確非常高 (還有張董年事已高 這個隱憂)不把手上的股票耍手段賣掉 沒辦法獲利, 但是對於鴻海這支股票來說 現在的股價真的不算高 如果他們獲得股票的成本算高 何必急於把股票出清呢? 是基於基本面覺得股票本身價值不高 或是覺得併購夏普反而拖累鴻海本身獲利 於是看低他們的本益比呢? 謝謝

starya wrote:
A大你好。我是股市...(恕刪)

鴻海近期是可以分批
八大官股都在進外資丟的
散戶被騙太多年了 這次上9000散戶都不太敢跟進

變成外資自己玩自己的 這次台股下來的機率我看是頗高的沒下去怎麼有空間作多?

外資拿4000億來撐高台股 散戶不跟進 難道還要再拿4000億?

我選的股票都是低基期穩健型的股票 這次我不打算賣 等他下去我還要加碼

至於大立光 現在真的不適合進場 你管他漲到多高

外資持有比例超過五成 他們說什麼就是什麼 別傻傻的進去當替死鬼

目前台股扣除台積電鴻海大立光這幾檔只有7千點的價值

台股要下來 高本益比的先死 基本面好的低基期股票相對穩定

股票沒有絕對 坦白說就是投機行為

雷曼兄弟 wrote:
散戶被騙太多年了 ...(恕刪)

大立光是法人外資在玩的
現在不適合進場
如果年初1800買的話 上個月賣
利潤有一倍
台股沒有開盤的兩天,美國蘋果連續兩天的大漲,這對於蘋果派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激勵做用,對於外資來說,這也是下一波演戲的重點,fed 9/22不升息,若外資要演戲的把台股往上拉,那一定需要一個明燈,台灣蘋概股中的股票又是能影響台股上攻或是下跌的一個重要指標,我昨天說過空方和外資運氣不錯,可以有多三天的時間可以冷靜的看一個上攻或下跌的指標族群形成與否,還能觀察美國蘋果預購的數字及N7後續的處理


Date 開市 最高 最低 收市價 成交量 Chg % Chg Adj. Close TradeVal # Trades
09/15/16 113.86 115.73 113.49 115.57 90,613,177 3.80 3.40% 115.57 10.42b 461,592
09/14/16 108.73 113.03 108.60 111.77 112,340,318 3.82 3.54% 111.77 12.53b 580,555
09/13/16 107.51 108.79 107.24 107.95 62,176,190 2.51 2.38% 107.95 6.72b 337,196
09/12/16 102.65 105.72 102.53 105.44 45,292,770 2.31 2.24% 105.44 4.74b 259,269
09/09/16 104.64 105.72 103.13 103.13 46,556,984 -2.39 -2.26% 103.13 4.85b 275,701
09/08/16 107.25 107.27 105.24 105.52 53,002,026 -2.84 -2.62% 105.52 5.61b 284,025


之前我說過,沒有人能預測三個月、半年後的走勢,說自已可以的只有兩種人,第一種是騙子,第二季是瘋子,外資、法人和你我沒有太大的不同,只是外資用資金配置的方法,隨著最後得到的消息去微調手上的持股及操作方向,但散戶一旦做了多或空,作多時眼精裡只看得到多方消息,作空的人,眼精只看得到作空的消息,和自已手上反方向的新聞會選擇不看,這其實也是人性中的弱點之一。


台股開市交易前,美國蘋果還有一個交易資料,如果有持續觀察這些新聞,下星期若台gg、大立光、鴻海…等蘋概股大漲時,就比較不會措手不及,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假設你作多時,你必需常常去觀察什麼事可能會導致大盤往下跌的因子,如果你作空,你也必需要去觀察什麼事會造成大盤向上的因子,這些因子只是提供了可能性,不是確定性,確定性必需是看數據,上星期我們天天都有在看,期貨、選擇權,現貨,台gg、大立光、鴻海,t50,t50反…總買賣超,這一些是結果,是確定的,外資群得到不同新資訊、資料後大家投票出來的當天的結果,現在新的資料、資訊出現了,真正的確定性還是要等下星期一外資群的投票結果,若下星期一盤中看到台gg、鴻海帶量漲2~3%,那大概盤中就能推測出,外資群的心態了。



大方向外資要把4600億的熱錢想辨法撤出去的想法還是沒有變,這一些新的資訊、資料是波動因子,新資訊力道愈強,波動愈劇烈~~~
starya=>鴻海是一家很有競爭力的公司,適不適合長期,適不適合投資,適不適合持有,我想答案都是。


不過外資機構和我們散戶最大的不同點在於,他們需要風險管控,外資群持有7,558,340張鴻海,他們要怎麼去調整鴻海的持股?像散戶買個1張,5張,10張,100張,1000張,隨時随地能all out,但外資持有7百多萬張鴻海怎麼一時的all out,外資調整鴻海,很簡單,就每一季財報出來,好就增加持股,壞就降一些持股。

以下是鴻海近七季的毛利率最左邊為2016第二季
6.02<-7.05<-7.11<-7.18<-7.2<-7.14<-7.27
以下是鴻海近七季的營業利率最左邊為2016第二季
2.26<-3.69<-3.8<-3.58<- 3.4<-3.81<-4.2
以下是鴻海近七季的純益最左邊為2016第二季
1.02<-1.76<-3.4<-2.42<-1.65<-2.05<-3.85


看到了嗎?2016第二季,三率三降,如果你是外資,你有得選擇嗎?毛利率近六季都維都在7%以上,第二季卻只有6%,營利率近六季都有3%以上,這二季卻只有2.26%,我想光這個外資也不需要去想什麼夏不夏普的影響了,一定得先調節部份的持股,夏普要轉虧為盈,大家心理都了解,沒有個兩三年不可能,所以外資不會為了一個兩三年後才會發生的是去增持股或降持股,目前的賣超行為,完全是表達第二季財報不好。


第三季的事,誰知道老郭就算敢嘴砲說第三季一定好,毛利率一定重回7%,營利率一定重回3%以上,此時能相信的也只有散戶,外資機構就是要風險管控,嘴巴上說的他們不理,財報出來決定一切,以財報為準,第三季真的好,那再買回就好了,為啥要拖,如果第二季不好,外資想第三季出來不好再賣,那第三季出來還是不好,那是不是第四季出來再決定,那外資機構不就變散戶了。
starya wrote:
A大你好。我是股市...(恕刪)

有空請去查查台積電鴻海貢獻獲利客戶的分佈,

再看看誰可輕易被競爭對手取代,

還有誰這幾年一直在發公司債,財務槓桿操做,

你就知道誰有重大風險.

歐盟罰了蘋果100多億歐元,美國回敬德銀140億美金,空方這兩天被蘋果大漲,搞到都快昏了,今天來個銀行利空,平均一下~~歐盟和美國要這樣搞下去,企業的錢都被政府罰光了,每天動不動有美銀被歐盟罰,歐企被美國罰,沒完沒了的利空。


德意志銀行遭罰140億美元 歐股下跌 美國指數期貨亦走低
鉅亨網編譯郭照青2016/09/16 04:59

在德國,德意志銀行股價重挫 7%。該銀行說,美國司法部要求該銀行支付 140 億美元,為其於 2005 至 2007 年包裝不良抵押貸款,發行證券的行為,進行和解。

該德國最大型銀行說,美國政府要求的這項巨大金額,只是冗長協商的開始。

該銀行在發布的聲明中說:「德意志銀行無意以接近該數字的金額,進行和解。協商才剛開始。」
A大你好。 以下是我的想法 如果有錯還請幫忙糾正 謝謝。

以操作來說 外資有能力要股價漲就漲 要股價跌就跌 但重點是要讓其他人敢進來玩這場金錢遊戲 所以參考基本面是他們的準則 萬一破壞了散戶能參考的基本面 那就沒什麼人要進來玩了。所以會照你說的 公司獲利低就調降持股率 獲利高或有遠景就加碼。

就他們的操作手法來說看起來像是屬於投資 不是投機賺價差? 因為如果是想投機賺差價 那考慮他們取得股票的成本 似乎是不太可能把股價壓到歷年來的新低賠錢賣出 對吧? 如果是這樣 對他們來說划算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