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lian1202 wrote:
這個問題,我也思考了很久,但我的所得不像您這樣多,我的方式是從閱讀中找答案。我看了好多的書,包括心理,生死,歷史,哲學和人生的書,我覺得有幫助,您可參考看看。像洪仲清,鄧惠文,許皓宜,佐佐木典士,特掃隊長,很多,可惜的是,我周遭的人都不太愛閱讀,有的話都是看投資理財的書,讀完想
找人討論心得,也寥寥可數。XD有機會可以在閱讀和創作討論區開立主題討論交流大家的閱讀心得喔!
喜歡心理、生死、歷史、哲學和人生的議題,
建議接觸佛法,釋迦摩尼佛的佛法其實不是宗教,而是哲學,甚至是科學。
高中的時候就對這類的議題有興趣,最開始是到書局亂翻,
看到關於心想事成的書籍,類似前幾年流行的秘密這種書,
之後接觸奧修、新時代的書籍,然後是許添盛、中醫類的書。
幾年前差點在醫院over,有人提點我接觸佛法,說來有趣,那時銀行戶頭裏的數字不斷增加,
當數字增加到某種程度(跟別人比當然只是小巫),現在對追求金錢的感覺竟然淡了,
有錢人十位數、十一位數、甚至更多...當一個人財富高達千億,快樂程度會比較高嗎?
老實說當一個人的資產多到一個程度,只差在數字的跳動罷了,而他們依然需要面對生老病死。
凡人皆怕死,有錢人就比較不怕死嗎?無常是常,無常與明天哪個先到?沒有人知曉...
以前接觸的是佛教,重形式。
在醫院夢到一個老人家跟一個小男孩拉著我的左右手,要我離開
我說我還有其他任務要達成,他們瞬間消失,我也瞬間甦醒...
出院後長輩提醒我接觸佛法,慢慢了解佛學的世界觀與宇宙觀、生命的意義、死了去哪兒...
Youtube有好多免費資訊可以參考,有動畫可看、有講經說法可聽...參考看看!
ps.南懷瑾老師的文章、影片也值得一看,都是啟發凡人智慧的慈悲長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