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hsu_design wrote:
感謝你的提醒..
台...(恕刪)
小忠跟小強是好朋友,
他們考上一樣的大學、當兵同單位、退伍後同公司,薪水每月25k一模一樣,
他們都有個目標就是『要擁有一百萬』,
所以這兩個人做一樣的事,就是『每個存一萬元』往目標前進,
小忠每月存1萬元,也就是【8年+4個月】終於存到100萬,
小強第一年工作每個月存1萬元,
第二年的時候工作穩定了,
跟爸媽借了房子抵押,向銀行借了一筆房貸500萬元,120期,年利率2%,免手續費(總費用年百分率為2%)
所以小強現在手上有12萬(自己存的)+500萬元(貸來的)=『512萬』
小強撥出510萬元投入一個年投報率10趴,並且是月配息的南非幣基金上,
表示這510萬一年會生出51萬的利息,除以12個月,
等於這個工具每個月會幫小強產生42,500元的利息收入,
而小強每個月信貸的還款本金加利息是42,500元,
那把信貸還款42,500-投資利息收入42,500 = 每個月不用支出
那小強原本每個月要存的1萬-0 = 1萬一樣存下來
也是就是小強每個月依然存1萬元,還增加了42,500元的額外收入
小強很高興,認為10年後不僅自己想存的100萬一定能達成,還可以額外再多增加510萬的獲利,
一開始順風順水,基金的獲利非常良好,除了穩定配息以外,淨值也持續增加,
沒想到政局改變,南非幣的匯率一直不斷的下降,四年後已經降了70%,淨值也降回原本數值,
現在每個月產生的利息收入已經降到12,750元了,
也就是每個月小強需要支出42,500-12,750=29,750,
把每個月的薪水全部拿去還款還不足4,750元,
小強現在勉強用先前存下的38萬支付不足的部份,
但非常擔心這個基金沒有起色,萬一還不出款,爸媽辛苦存下的房子就會被拍賣,請問他該怎麼辦?
====================================================
請問這個故事跟您分享的故事有什麼關鍵性的不同呢?
個人認為:
1. 貸款並非是壞事,但請斟酌這個貸款是否是能負擔的起
2. 投資標的要慎選,以往績效不代表以後績效,請記得不定時檢視投資標的是否已非當初認知狀態
3. 身邊就有過類似小強這樣的例子,目前下場是無法從事正常轉帳領薪的工作,否則會被銀行先扣1/3,
故個人偏向於不擴張信用投資,謝謝分享
willhsu_design wrote:
小弟今年36歲,一直...(恕刪)
先不論你說連續數年 年化報酬率10%的投資商品
點網頁看國泰世華的信貸內容
最長7年 可貸5-300萬
貸款利率 1.98% 起
前 6 期:固定利率 1.98% 起
第 7~12 期:目前為 3.48% 起機動計息
第 13 期起:目前為 4.38% 起機動計息
你7月27開辦 到現在還在前6期 然後你的利率2.58%...
代表你第7期後可能就4% 13期後接近5%
你一年後的報酬率有一半被利息吃掉
連融資的利率都可以談得比這低...
有房產的話去貸理財型房貸吧
拿信貸來投資商品....
你除非是對某標的物有信心短時間內會大賺
不然你定期定額拿去買美股指數ETF還穩多了
年化報酬率就算從08年海嘯也計入也比5%還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