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颱風,真那麼怕颱風那全台灣幾十幾百萬棟鐵皮屋都被吹走了,
根本就是有沒有建好的問題。
還有人說什麼反光破壞生態,這又不是大型反光聚光熱能發電,
一般的太陽能板是要盡量吸收光能來發電的,反射的光很少,
真要比反光,那些大樓玻璃及鐵皮屋與水塔反射的光更多,
太陽能板的高透光玻璃,反射率很低的。
然後賣電真的這麼賺,怎麼大家不蜂擁參加,廠商不大舉投資?
廠商自己投資都賺不多了,還一堆風險在,哪里有什麼圖利廠商的問題,早就是慘業了好不好,
不要講得好像一定賺,然後又說一堆風險會賠光,用這麼矛盾的理由來批評太陽能發電。
再來是說到高買低賣造成台電虧損的問題,
最高級距電價可是六點多元,現在賣電大約是這個價,
太陽能發電高的時段是在用電尖峰時段,這個時段賣六點多元並不為過,
台電並沒有虧,不要以小戶的用電方式及計價方式去看待整體市場。
回歸正題種電退休可行嗎(農電共生),
如果是地層下陷及不適耕作或政府特別設置與鼓勵安裝太陽能發電的地區,可以考慮看看,
如果不是那還是不要,因為現在農地農用要求很嚴格,太陽能板下種植作物早已被懷疑是在作假,
就算是那些少光作物也是需要光線的,頂部全覆蓋不可行,即使是錯綜仍然有植物生長不齊的情形,一樣不可行。
必須以農為主,要求農業產出,未達產量要求就是不合格,會撤銷太陽能發電許可。
如果是菇寮,豬舍,雞舍等較好,但這是實際經營,太陽能發電只是附屬,可不是爽爽等領錢就好,經營事業的問題更大。
屋頂型賣電價較高,且有隔熱好處,但面積小,造價高,也不太能賺什麼錢。
另一提,已有新聞說到有廠商用爛貨給豬舍安裝太陽能板結果被颱風吹光的,
不過這是用料爛且沒建好,並不是太陽能發電的問題,這是建築層面的問題。
山坡地還有水土保持的問題,這又是一大筆錢。
綜合以上,如果只是想退休投資太陽能發電等領錢,那還是不要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