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篇網路上盛傳的文章,故事主角是一位在德國留學的中國學生。在德國,一些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統售票是自助的榮譽制,沒有檢票員,也很少隨機性的抽查;要到哪個城市,自己憑著良心買票就可以了。
這位中國留學生發現原來有這麼笨的制度,於是經常坐車不買車票,在幾年的留學生活中,他非常得意,因為逃票只被抓過三次。
然而畢業之後,他在當地找工作,卻不斷的失敗,被拒絕。他惱羞成怒,認為一定是種族歧視的問題,當又一次被拒絕,他受不了污辱,衝進了該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的辦公室,要求經理對於不予錄用給一個讓人信服的理由。
經理的回答很簡單:「先生,我們並不是歧視,相反的,因為公司一直在開發中國市場,需要一些優秀的本土人才來協助我們完成這個工作。
所以老實說,您就是我們所要找的人。但是公司不予錄用,是因為我們查了您的信用記錄,發現你有三次乘公車逃票被處罰的記錄。」
中國學生一副何必大驚小怪的表情,「我不否認這個事實。但我才不相信公司只為了這點小事,放棄一個急需的人才!」
「小事?我們並不認為這是小事。」經理說,「我們注意到,您第一次逃票是在來到這裡後的第一個星期,檢查人員相信了您的解釋,因為您說自己還不熟悉自助售票系統,因此只是給您補了票。
但在這之後,您又兩次逃票,毫無悔意。我們相信在被查獲之前,你可能有數百次逃票的經歷,只是碰巧被抓到兩次。
此事證明了兩點:一、您不尊重規則,不僅如此,還擅於發現規則中的漏洞並惡意使用;二、您不值得信任,而我們公司的許多工作的進行是必須依靠信任進行的,如果您負責了某個地區的市場開發,公司將賦予你許多職權。
為了節約成本,我們沒有辦法設置複雜的監督機構,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僱用您,可以確切地說,在這個國家,你可能找不到僱用您的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