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獲利九成,如果都給員工,會不會讓企業更強?

其實如果可以五成就可以稱為神老闆了
我以前一個老闆他的做法是
三成員工,四成股東或董事,
三成公司未來發展或是應急基金。
我覺得這樣的做法挺好的。

筋骨神醫 wrote:
一般公司的營運
稅金約占公司營收的3成左右。人事成本則會占約4成。
所以上市櫃公司你注意看。淨利大多會是3﹏成。沒有九成的公司。
純以穫利來說。都扣掉上面的「必要開銷」了。
省下的約是營收的兩成好了為穫利。
這兩成還沒有將未來公司要投入的研發與拓展計劃可能會支出的成本納進。坦白說。九成分給員工根本上有技術問題。...(恕刪)


他說的是「淨利」的九成吧⋯⋯又不是營收的九成⋯⋯

FFU999 wrote:
那麼如果台灣上市櫃公司
大家把獲利九成都給員工
會不會讓企業更強大


會呀! 很多企業就是這種玩法,設定"公司只開個二、三年",三年後不論是虧或是賺,就收攤。不過都常是會賺啦! 不然誰會一開始就開公司來虧錢!

不要認為這是開玩笑! 台灣社會上很多這種公司!

你不信? 那你知道很多"建設公司",都是"建一案,開立一間公司"的作法嗎? 為了要開一個新的建案,就成立一家建設公司,裏面的成員或是你要叫他員工、或是你要叫他股東,隨便啦~~ 反正就是老板找幾個人頭設一間建設公司就對了!

然後建案邊蓋就邊賣,最好的狀況是蓋好時,也全部完銷了! 然後,等到全部都交屋結束了,就把這間建設公司所賺的錢全部都分光,然後公司就解散。

當然啦! 因為有些人除了真正的股東之外,也有的人是老板找來的人頭,所以看來獲利九成或是十成全部分給員工,但是人頭帳戶的錢最後還是會回到老板的口袋!

這樣,才能避免後續這個建案,若是有什麼有的沒有的漏水等問題時,被住戶們集體求償等等的....也就是說,建設公司倒了,住戶們就求償無門了。

只要不要發生太重大的像是地震整幢倒掉的這種太偷工減料的誇張事件造成建築師等人被追訴的情況之外,建設公司基本上已收攤了,就比較不用擔心未來的小瑕吃了~~

所以不要說上市櫃的公司,應該說未上市櫃的公司,才會喜歡將獲利九成、或是十成都給員工,因為老板"要結束營業了"~~~ 呵呵!

上市櫃受到許多的監督,反而不可能這樣做,所以你也不用影射是哪一家,因為那種情況是不太可能,若是哪天白吃到也這樣做的話,代表"老板想要跑路了"~~ 呵呵! 不過董事會就過不了了,除非大家一起想要集體跑路~~~

連越南旅行團都可以152人集體在高雄"就地解散",那若是哪一間公司心術不正,董事會也想"集體跑路"的話,那一定有跡象可循,投資人看得出來的!
公司成立的目的:在合法的情況下,為全體股東獲取最大利潤;老闆假如九成給員工,在股東會上就難過了,正確的做法是,無償配股或給員工認股,讓其成為股東。

老闆承擔倒閉的風險
只賺10%......................................
不是每個企業都像賣水果一樣簡單0,0
為什麼不行呢,

淨利九成給員工是小事呀,

因為在計算淨利之前,

扣除所有帳面開支,

再扣除出資者資金利息(利息可以算高點)

然後之出董事長, 董事成員薪水, 總經理薪資,

扣一扣剩的營業淨利再扣除稅金,

剩下的才是淨利, 分光光了剩下的九成給員工, 沒壓力,

因為只要調高董事會和總經理的薪資就夠了...

FFU999 wrote:
我有一個朋友賣水果...(恕刪)


想太多,人性是貪,給他再多他都不會滿足
擺爛的繼續擺爛,這不是錢可以解決的問題
他說的是北農~
他說的是北農~
他說的是北農~
他說的是北農~

韓國瑜時期的北農
你朋友是不是把自己薪水設定很高,若不是的話應該是下列其中一項:
1.你朋友是做身體健康的
2.你根本沒朋友
FFU999 wrote:
我有一個朋友賣水果的...(恕刪)

華為就是一個例子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