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裝輪開始升火待發航向多頭--價值股底部投資大好機會


kuobin2003 wrote:
請教一下,2019年底將實施的壓艙水管理系統,對於散裝市況會有影響嗎?


壓艙水管理是在2017年就實施了,以下取自交通部新聞稿

交通部表示,大型船舶汲取海水壓艙,並依貨載情形調節排洩壓艙水,係維持船舶航行穩定的常見作法,國際海事組織(IMO)為避免船舶任意排放不同地區的壓艙水,造成水源夾帶病菌與非原生種生物,影響海洋環境與生態平衡,於2004年訂定壓艙水公約,規範壓艙水的排放標準與相關管理事宜,於2016年9月8日達到簽署國逾30國、船隊總噸位逾35%的生效門檻,並定於2017年9月8日於全球實施該公約。

這個對船東來說大約多花30至80萬美元不等的資本支出,之前有些老船成本不合就拆了,近年交的船都有裝設,沒裝的也差不多都準備好因應方案了,影響不大
A大,這部分在聽法說會的時候有提到被延期了,新聞供參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720000127-260204?chdtv
節錄如下:
國際海事組織(IMO)原定今年9月8日開始實施的商船強制設置壓艙水處理系統規定,因各國船東強烈要求,合格的系統廠商製造不及,已決定延後兩年實施,估計將會延緩老舊的散裝、貨櫃與油輪等型船報廢拆解速度,對市場復甦速度也會產生一定程度影響。

慧洋海運總經理鄭俊聲指出,IMO是在本月7日左右做出決定,將實施日期延至2019年11月,不過美國已在今年初就開始實施這項規定,但允許航商申請在下一次船舶歲修時順便進行安裝。由於航行美國的散裝船是以巴拿馬型船為主,海岬型船受到的影響最小,估計海岬型船報廢拆解的速度也會因而延後。
長線買點還沒到,稍安勿躁.


1515151515
andybird wrote:
奶爸兄問了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小弟在相關行業內服務,略懂
再次代答一下

IMO 2020限硫令是沒辦法迴避的事
船舶在2020年起只有兩條路
一個是在船上裝脫硫器,另一個是改加低硫油

脫硫器的供應商全世界沒幾家,而且安裝時需要進塢
在所有的船都要裝的情況下,除非早有規劃
現在都已來不及了,只能加低硫油


世界上的煉油廠對這個不是不知道,但低硫油在IMO禁令實施前
根本沒人用,油商對低硫油的生產及供應會不會有問題,沒人清楚

預計未來低硫油會有缺乏的狀況會發生,這個問題到2019 Q4就可看出了
為什麼是2019 Q4?船要加油不像車子這麼短時間,量也大非常多
故船的航程要先規劃在哪加油,加多少油,更何況低硫油也不會是每個加油港都有
因此在Q4就會有船開始加低硫油了,而不是等到2020年1月1號

世界上的東西,如果有缺,就會漲價,這個很現實
因此有脫硫器的船就可以用一般油,沒有的就只能接受貴的
所以在2019 Q4起,航商就得面對用油成本大增的狀況

但你說裝脫硫器就一定對嗎?當所有船都用低硫油,
一段時間後就換一般油變的缺乏了,
到時要加油能選的港口就會變少,油價也可能會調高
這也是為什麼航商對脫硫器有些遲疑的原因之一

扯遠了,拉回主題,IMO 2020限硫令代表的是用油成本上升
因此只有一個問題,誰來承擔這個成本,船東,還是租家
所以又要回到供需狀況來思考了,當供不應求時,船東腰桿子硬
租家就得擔了,反之就只好船東自己扛

個人的看法是,IMO 2020限硫令有太多的不確定性
散裝船目前應該已從谷底略微爬起來了,要再跌的空間有限
但要說目前就是最好的上船時間點則還言之過早了些
這個產業的獲利不是長期有保障的,殖利率沒辦法拿來參考
要說它是價值型長期投資標的,我覺得不算
但如果是不急用的資金,也不非常在乎配息的話
買起來等它上去,還是可以的,因為向上的機會是大過於向下的
以上僅供參考(恕刪)


有insight的說明
五分奉上...
幫忙更正一點
低硫燃油不是沒人用
應該是沒有散裝航運業者用

最後敢問大大在業內是否了解
全球六萬艘貨輪拆船與新船訂購的比例?


澄清一些訊息.避免錯判
1.壓艙水系統:是自2019年9月開始實施(非11月)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90325000238-260204?chdtv

2.壓艙水系統實施是全面性的,以前可能只是開進港口(或特定區域要檢查)現在是全面性都要,所以不管老舊.新船不論航線全面都要,而這部分是船東要付的,很清楚,所以對船東而言,特別是老舊船(判斷要不要拆船時)會有影響
這部分可以參考慧洋去年107.12.03法說會.說得很清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mqwGo320x0&t=4419s

3.因壓艙水及限硫令.個人是相信散裝航運2020會起來
但也會有影響因素.如限硫令會不會延(或有條件實施.以前壓艙水就有延兩年過).加上今年目前淡水河谷2處鐵礦場被法院停工.及中美貿易大戰影響經濟投資擴張信心.一來一回.就沒預期的好.但整體趨勢還是向上的.還是正面看待
純以歷史股價及表現言.個人是選擇投資慧洋
(1)30元以下都算是接近歷年來年平均價的低點.(等於低點買入)(當然有的人能買更低)
https://goodinfo.tw/StockInfo/StockDividendPolicy.asp?STOCK_ID=2637
(2)在30元以下介入.2018年eps2.92(配息1.5元).(現在介入等於配息將近5%).而慧洋今年應該比去年好.明年比今年好要抱長期(2年)等待時也有股息可領.領股息時.趁低點再買入累積張數
(3)小散戶玩不贏主力.只能找低基期有利基的股票.在人氣低時事先低點布局.等人氣高漲飆上去時就可收穫成果.而慧洋30元以下個人認為是進可攻退可守不錯的點.當然投資一定有風險.很多資訊還是要自己了解.股票才抱得牢

4.樓主選擇台航.個人倒是很訝異.不過看了樓主的思路也覺得很對.但我就不敢了.每人有不同的投資新法及方式.畢竟我也是重壓的.我個人比較經不起漲漲跌跌.容易被洗出.以穩為上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706000902-260410?chdtv

之前壓艙水處理系統延後兩年實施是因為廠商來不及製造機器,低硫油因油商都表示供應沒有困難,估計會如期實施。
慧洋財務槓桿拉得太大了。
今年股價還不錯,辦現增是好事,可以減緩一些風險。
股本63億,現增不超過80000千股 = 8億元股本
以價格25元現增的話(價格未定)估約可增加現金20億
股權稀釋約1+0.125倍


慧洋財務槓桿拉得太大了。

--------------------------

同意
沒錢的公司 槓桿運用大 但這不好
主要也是看好明年




今年股價還不錯,辦現增是好事,可以減緩一些風險。
股本63億,現增不超過80000千股 = 8億元股本
以價格25元現增的話(價格未定)估約可增加現金20億
股權稀釋約1+0.125倍
-----------------------------
同意 上次增資時 我也先賣在大約29.X元 然後在26.x元買回來
持有張數增為1.1倍
其實 有便宜價可買是好的 只是怕股本大稀釋獲益
而航運景氣是好壞落差大 慧洋已經是相對股價穩定 且穩定配息公司
由低的股價往上買 風險低很多 做好存股準備後 就等東風了...
當然個人想法 東風 只要穩穩地吹就好.....

pilidue wrote:
A大,這部分在聽法說會的時候有提到被延期了,新聞供參(恕刪)


謝謝更正,壓艙水這個事情我比較沒在關心
沒仔細查,不好意思了
不過這個是偏向一次性投資,老船不值得裝這個,會使船東傾向拆船其實是好事
不像低硫油這麼嚴重,如果低硫油的成本因為供需問題無法轉嫁
那對獲利就會有不小的傷害了,而且是持續性的傷害
希望那些高耗油老船也會因此而退出市場,減少供給

中年奶爸 wrote:
低硫燃油不是沒人用
應該是沒有散裝航運業者用

最後敢問大大在業內是否了解
全球六萬艘貨輪拆船與新船訂購的比例?


哈哈,又被抓一個毛病了
的確,低硫油不是沒人用
之前是船開到歐洲及北美近海要換用低硫油
2019年1月起大陸、台灣也跟進此要求
不過成本都有用附加費的方式來轉嫁
客戶也大多接受
只不過這樣的用量相較於IMO 2020其實很少
對於一下子爆增的低硫油需求,會發生什麼事目前還沒人能知道
即使是最簡單油價會漲多少,業界有人說每噸漲USD200,
也有人說USD150就夠了,存在不小的分岐

全球六萬艘貨輪拆船與新船訂購的比例?
這個資料,貨櫃輪的我有,不過沒什麼意義
新造的船一條比一條大,拆4~5條才抵1條新增的
仍然存在嚴重的供過於求
貨櫃船公司之間是在玩零和遊戲,單位成本低的才能活
所以即便是知道供過於求,還是一直造新船來降成本
這個行業會處在長期的低毛利,直到整併完成,或是多倒幾家
不過船公司多有政府保護色彩,要倒也不容易,長期戰
與散裝船相同的是,現在是谷底沒錯,問題是要很久才會爬起來

散裝船我沒研究,因為太複雜了,各型船要分開來看才有意義
要先決定對哪檔股票有興趣,再來看那家船公司旗下主力船型是什麼
再做研究

這方面的資料Alphaliner、Clarksons、國際船舶網還有訊昌公司
可以找的到,前面兩個要花錢買,而且是英文的
最後一個開版大有分享網址,可以進去看看

個人認為單純看全球六萬艘貨輪拆船與新船訂購的比例其實對投資不太有幫助
還是要針對性的來查資料比較有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