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in 其實應該還再要細分"心臟等級"1. all in 股本 30E以下的暴漲暴跌高周轉率股(不分產業)2.all in 股本 2-50E的電子股3 all in 股本 50-200E的電子股4.all in 股本 200E以上的電子股5.all in 股本 50E以下傳產營建股6.all in 股本 50E以上傳產營建股7. all in 金融股 (領股息)8. all in 中華電信 (領股息)問題是回答all in Y/N時還要看看上面的等級等級不一樣all in 的心臟大小差很多all in 中華電, 誰不敢? all in 定存概念股誰不敢?只是大部分人看到每天股價不動, 就凍未條了誰敢去all in "地吸引力" 這檔股票?這可是在玩梭哈
百達斐麗PP wrote: 你真的懂房地產嗎?01眾神有許多,看看自己家的房屋稅單,貼出來來,再說說市值多少最客觀。 台灣的房屋市值跟稅率根本是零相關。我老家萬華透天五層樓,一年才5000元。貼稅單有啥意義?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上面不是有市政府的...(恕刪) 何必這麼麻煩呢?房屋稅是用房屋現值*稅率,而房地產買賣是房屋加土地,我的房子都在台北市A區,台北市貴的是土地,而並非房屋,你懂的房屋加土地的價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