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都讀什麼投資書?分享大樓

看這些書無法建立自己的操作模式,只會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而已。不想花腦筋、花時間建立自己的操作模式的人,倒不如直接買ETF,長期投資即可。
費薛曼 wrote:
看這些書無法建立自己的操作模式,只會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而已。不想花腦筋、花時間建立自己的操作模式的人,倒不如直接買ETF,長期投資即可。


能否以投資希臘為例,倒流測試一下,2007年一月開始入場,16年來的報酬率嗎??

所有文章,不涉及實質投資建與推介,或任何股價之臆測及規劃,嚴禁引用筆記內容作為任何投資決策之來源
費薛曼
我不認識你,只提我的看法而已,閣下認為這些書有用,那就認真讀吧,祝閣下早日成為大師。
鈔能力
很感謝您的回文,但是,請不用做過多聯想,既然在討論區,大家討論您的見解也是正常的,我並不一定對,我也是提供我的想法給大家思考而已,感恩您
鈔能力 wrote:
能否以投資希臘為例,(恕刪)


20年前買希臘就噱爆了(爆掉的那種).
但投資人都會對自己的選擇加以催眠
只能說撐久了還是有機會...
我還是認為多念點課本比看賭徒的心得有用 ....
趨勢向上隨便做都贏啊...還看什麼技術分析
趨勢向下就.......

rock255 wrote:
奇怪我看板上一堆人學...(恕刪)


…..
rock255 wrote:
20年前買希臘就噱爆了(爆掉的那種).
但投資人都會對自己的選擇加以催眠
只能說撐久了還是有機會...
我還是認為多念點課本比看賭徒的心得有用 ....
趨勢向上隨便做都贏啊...還看什麼技術分析
趨勢向下就.......

我就是想提醒投資人

如果定期定額買大盤策略有用

應該放諸全世界市場都有用

因此,不要被美國特殊市場,特殊統計結果給誤導

投資人應該是尋找放諸四海皆準的策略較佳

所有文章,不涉及實質投資建與推介,或任何股價之臆測及規劃,嚴禁引用筆記內容作為任何投資決策之來源

大家沒有在看其他的書籍了嗎??????

理財經典至少三十本,目前版面只出現大約8-12本

所有文章,不涉及實質投資建與推介,或任何股價之臆測及規劃,嚴禁引用筆記內容作為任何投資決策之來源
春風的希望
我從第一篇大致瀏覽這討論串,本來想認真打一篇文不過想想算了,因為感覺你從頭到尾就只是要顯得自己比其他留言者高竿,想要他人受你的教而已,言語充滿質疑和鄙視,不過你自己貌似渾然不覺。
鈔能力
不好意思讓您有這樣的感覺,基本上我對書,不對事,真正專業討論書籍,歡迎任何人反駁我的觀點,或者我喜歡的書籍,絕對不會有黑名單的問題,歡迎酸爆我,只要您有立論基礎
j00qaz741 wrote:
其實不會,漫步華爾街首先偏重於介紹基本金融工具,再來是分散投資風險。彼得的書在介紹如何選股,為什麼要買進持有。
我喜歡自己研究公司,自己打造自己的一籃子股票,何必靠基金經理人或etf,經理人未必可靠,無論輸贏都要付費;etf的選股也會出現盲點。經常在市場摸索,固定關注幾支經營穩定的股票,了解他們的股性,也是我平常的樂趣。


冒昧打擾,如果小弟沒有記錯,作者總結所有金融工具的結論是

任何選股都是錯誤的行為

指數型投資才是王道,也就是著名的隨機漫步理論

畢竟作者是大學教授,書很厚,只是因為,論文就必須這麼厚

漫步華爾街是,學術派的經典

同時也是眾多擊敗市場的大師們,嘲諷的對象---抱歉,這是事實,可能有衛道人士,難以接受,但,擊敗市場的人太多了........完全否定了書中的核心觀念-------投資人無法打敗市場
所有文章,不涉及實質投資建與推介,或任何股價之臆測及規劃,嚴禁引用筆記內容作為任何投資決策之來源
鈔能力 wrote:
冒昧打擾,如果小...(恕刪)
你可以一時擊敗市場,但你無法保證永遠擊敗市場。你的偶像傑西李也不會曾經破產。我也說了不要照本宣科,書看完了擷取對自己有用的吸收,請閣下不要糾結在作者與自己的觀點,格局該放大看遠一些,這世界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另外提醒閣下,在這件事爭輸贏沒有意義,你我的口袋不會多任何一分錢。
鈔能力
做學問就是追根究柢而已,不用想太多了,討論一本學界公認的聖經,應該是好事情,太多人隨意解讀書本內容,導致失敗,一起深入研究是好事
j00qaz741 wrote:
你可以一時擊敗市場,...(恕刪)


請您放寬心

我絕對不會因為討論的內容不如您感到難過,就像您說的,我在乎的是錢,當鍵盤俠對我沒幫助

但是深究股市原理卻很重要

(書)的內容,不可能出現不同人讀,有不同目的

因此漫步華爾街是隨機理論始祖,學術界聖經地位,無庸置疑

有任何網友可以針對這件事情,提出反駁嗎?

讀者必須(正確)了解作者的(思想)

這才是為什麼一堆朋友,說讀書沒用的主因

不可以隨意解讀作者的想法

但是正確(解讀)後,不一定必須(接受)

投資是一連串的邏輯思考建立,整個投資策略的建立必須合理,就如同讀書一般

身為投資贏家的我,無非是希望用自身的經歷,拋磚引玉,分享我成功的過程,讓新手知道

(正確的閱讀,才算閱讀)

我知道一萬點閱裡面,只有1000人能看懂這個大樓

10%的投資菁英比例,這是故事長期的贏家比例,但,這樣已經足矣

共勉之
j00qaz741 wrote:
你可以一時擊敗市場,(恕刪)


投資有順風順水的時期,也有水深火熱的時期,
能夠長青者只有少數,我想這才是大眾學習的榜樣。

媒體雜誌寫的股票勵志故事,很多都是破產重生,試想小散戶也是要歷經幾次多空
能生存下來,才是長久之計。

大大說的對,很多知名的大師(尤其技術派),都有破產過或者最後晚景淒涼。
媒體寫得夠熱血、反敗為勝才能吸睛,沒寫賺個100% 讀者想看?
大眾都被媒體洗腦,沒賺個20%就是失敗(覺得自己沒很好)。

我們都知道"要會跑就須先學會走路",
投資領域實務上也是,先求有賺再求賺多,
總投資要獲利,年獲利由個位數慢慢進步
(最有可能的是A股賺70%、B股負8%、C股賺8% 、D股負15%之類 不可能每支都很賺)。
鈔能力
同意您的看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