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好奇,17大大會像新聞報導的那樣,高資產人士會把從股票賺到的錢,拿去買房子保值嗎?
還是繼續買債券領息就好?
17F wrote:
我在前年開始當航海水手
去年七月跳船下來不當水手
用少少的錢
大賺了超過1.4E新台幣
然後大概去年八月與九月的時候
用新台幣換了500萬鎂元轉存定存
等到今年的六月中左右
當全世界的債券價格都在大跌的時候
買了500萬鎂元的美國投資等級的直債
鎖定了大約等於5.7%至6.3%的長期債息
然後
就等著數鈔票了
吃飽換餓
想著要如何退休啦
負交感失調 wrote:
國內複委託缺點是“常有滑價3%以上“以債息5%算要犧牲半年多債息及兩岸政治風險,優點是債卷可質借有時可無風險小小套利,海外卷商缺點是萬不幸繼承比較麻煩,優點是比較便宜可小額分散風險也不怕兩岸政治風險,不知我這樣解讀是否正確,另請問因是債卷ETF所以到期保本就會變的不確定要看當時ETF價格,若是很重視到期保本是否還是直接買各別公司債為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