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菜鳥應買技術分析的書來讀嗎?

空虛寂寞覺得冷 wrote:
保守選定存才對。選長期美國公債的,絕對不保守,而且還很貪心。

追求獲利是天性,保守的人比較無法面對實際虧損,無法忍受價格激烈波動。其實定存利率不敵通膨率,若理財靠定存實際上是不行的,會愈存愈窮。定存是預備火力、是救援軍總是要投入戰場,就等時機而已。
公債利率優於定存,價格波動又大,倒債風險幾乎沒有,風險跟定存是一樣的。有錢人一定是配置很大一部分資金在公債,定存反而是一小部分。

環保貓 wrote:
我是拿00751B和00772B與00679B這三檔ETF來比較。如果保守到選定存的人,根本不必到01理財版留言討論。

債券ETF的比較,我認為債券成分很重要,再來就是內扣費用,其次是基金規模。
股市裡就如在賽馬群中尋找一匹獲勝機率是2分之1,賠率是1賠3的馬。
環保貓
債券ETF的比較,我認為債券成分很重要,再來就是基金規模,最後是內扣費用(前提是費用不要差太大的情況下)。
可愛的翔
刪除,謝謝
英英間LKK wrote:
追求獲利是天性,保守...(恕刪)


想請問英大,對於這波美債利率拉高但美元指數卻沒有跟上有啥見解呢??謝謝
我是有在思考是否是其它央行現在在拋美債,導致美債價格跌、利率拉高。賣出的美金又轉回自己國家,所以美元指數也上不來。




可愛的翔
一般債券在發行時發行價格及票面利率是固定的,之後價格跌YTM就會變高!!
環保貓
可愛的翔 我猜各國拋售美債所以讓殖利率上升
刪....刪...刪...刪...刪....刪...刪...刪
escudolin
灰狼大的回覆'總是令人回味再三
長天期美公債殖利率4%、A級公司債5%、BBB級公司債6%,看長一點應該不危險。

台灣很多人愛存股的金融股,太平時期也不過拿個5%,明年還不見得配得出來。

現在美金定存能存到4%,但兩年後可能剩0.4%。鎖定殖利率還可以的優質債,也是個可以試試的機會。
可愛的翔 wrote:
想請問英大,對於這波美債利率拉高但美元指數卻沒有跟上有啥見解呢??謝謝

雖然我曾經替公司買賣外匯,說真的我對匯率一竅不通。就如同現在我買賣股票,我對股票的漲跌也摸不著頭緒。賺錢了、我都歸因於運氣。
您問我:美債殖利率拉高為何美元指數沒跟上?理論上債務愈多該國的幣值愈弱。美元指數要強最基本要素就是美元需求強。而美債殖利率會上漲主因是市場利率上升了,大部分散戶為避免領了債息賠了本金就紛紛殺出,雖然說持有到期不會虧本金,但那是法人機構才會做的事,一般投資人其實是要賺價差居多。
如此因利息升高大家賣債,市面美元氾濫,股票前景又有疑慮,美元就會出走,匯率可能就不好。
前陣子日圓央行放寬債券殖利率變動幅度將從過去的±0.25%放寬為±0.5%,然後又宣布提高收購公債金額額度,從目前的每月 7.3 兆日元擴增為 9 兆日元 (675 億美元)。此舉就使日圓先升後又回貶。
因日圓匯貶,美元近期可能會強點吧。

以上個人意見請參考。
股市裡就如在賽馬群中尋找一匹獲勝機率是2分之1,賠率是1賠3的馬。
環保貓
謝謝英大回覆🙏
可愛的翔
謝謝!!
灰狼01 wrote:
巴菲特投資“金”定律...(恕刪)

灰狼大的觀念很清析,
巴菲特不看總經,
彼得林區也是不看總經。
https://charlierose.com/video/player/17771?autoplay=false




我有時也想這麼做,但其實不太容易,可能是個性的關係。我還是忍不住參考總經。
有好有壞。
不看總經比較單純穩定。
看總經的話,有時會沾一些便宜,賺到一些機會財,但有時會吃到悶虧。所以有好有壞,但應該比較忙。
不看比較單純一致,但也是看個性,個性好動就比較難。
我是比較好動,所以乾脆以賺差價為主。

那一部份是總經,那一部份屬於個股景氣基本面,倒是有些模糊地帶。
例如covid-19 剛爆發,巴菲特還是殺出航運股。
俄烏戰爭,巴菲特大買石油股。
所以當總經給個股帶來基本面的轉變時,也許可算是個股基本面的問題。

可愛的翔 wrote:
想請問英大,對於這波...(恕刪)

美金利率上漲,為何美元反而下跌?
我是認為總經的影響因素太多了,你只能當時猜那個變數是在反應那一個變數。然後每個人的猜測又可能不太一樣。
前幾天日本央行宣佈基本利率空間從 +- 0.25% 調成 +-0.5%時,
股匯市真是大振盪。
日本公債殖利率往上,歐元美國的公債跟著上,股市大跌。
因日元大幅升值,美元就下跌。
所以當天就美公債利率上揚,美元指數下跌。
你只能看圖說故事。

然後要預測總經對股市的影響,也是很困難的。
有時美上市公司 獲利好,股市大跌。
因為獲利好,景氣好,那通膨就可能持續,然後股市就大跌。
啊,有時是反應景氣好大漲,有時反而大跌。
終究只能先看股市反應,再來猜股市是在反應那一點。
變成預測很困難,都是事後看圖說故事。
環保貓
如果有總經知識就會知道今年升息縮表對經濟及股市造成什麼影響,那麼年初就會將資金換成美金並定存,那今年投資報酬率絕對好過今年在股市浮沈的股民。所以我覺得總經很重要。但一般散戶沒本事預測總經對股市的影響。
英英間LKK
@MiPiace大,為何股神門少談總經,我是相信他們比誰都懂只是不想說而已。為何不說,只要一說,就免不了要批評,就會得罪某方,因而閉嘴不談。馬雲是何等風光,自從批評金融後馬上被請去喝咖啡,超100字了
感謝各位精闢的見解,使我獲益良多。年紀大了,想買債卷保底拼機會。
英英間LKK wrote:
@MiPiace大,為何股神門少談總經,我是相信他們比誰都懂只是不想說而已。為何不說,只要一說,就免不了要批評,就會得罪某方,因而閉嘴不談。馬雲是何等風光,自從批評金融後馬上被請去喝咖啡,超100字了

買賣股票需不需要 總經, 我想這個問題跟 需不需要 技術分析 有點相像。
我的看法是這樣子:
這些股神,在選股的時侯,他們的總經知識跟技術分析,都自然存在他們的經驗裡,不需要特別拿出來用。
他們就用他們的基本分析能力去選股跟定價就好了。
但這個基本分析能力,我相信裡面已經隱藏著豐富的總經跟技術分析的經驗裡面了。
所以怎麼說都合理。
說沒用總經也對,說用到了也對。

但當股價受總經因素干擾時,我相信他們不會因為這些因素而進進出出,這一點應該是比較確定的。
除非我上一樓說的,當股票的基本面因為總經變化而造成基本面長久的改變,這樣應該可以算是基本面的變化,而不是單純的總經短期的干擾。

我買賣股票,常常也會受總經困擾。
這問題很兩難,因為有時會反應正確而得利,但常常反而過度反應而造成損失。
每次犯錯,總會重新想一下彼得林區的作法,提醒自己要慎重檢視手中的股票,避免過度反應。

下面我貼一個過度反應的例子供大家參考,
我 2020年初到今天的台達電操作。
2020年初,台達電是我最大持股,買了差不多 75張,140 幾元左右成本。
2020年初,好可憐啊,武漢肺炎開始流行,台股大跌。
我習慣性把最大持股直接停損,賠了近百萬。最低還殺到 110幾。
砍最大持股比較省事,砍了兩隻,持股就降低到7成以下。
就這樣,把最重要的金雞母給宰了。
後面的交易,就靠勞力轉敗為勝,賺了一些錢。
但如果我都不動,可以輕輕鬆鬆近100% 獲利,賣在 260-300 之間。
這就是不管總經,只看基本面的好處啊~

英英間LKK
M大您好,晚安。您解釋得很好,完全贊同。如果看過Kostolany的書就知道,科氏是最注重總體經濟的人,而他也最批評經濟學家,認為經濟學家教的東西完全沒用。
美聯儲今年6月開始縮表,每月縮減600億美元的公債,公債沒人買,價格自然會下跌。公債價格下跌,手上有公債的人害怕價格會繼續下跌,在停損的考量下,有可能也會跟著賣出公債,這會讓公債跌得更深。這跟買股票的道理一樣,投資人會傾向於追高賣低。今年10月底很多美國公司債的價位已經從過去兩年的高點下跌了2~3成,這是很驚人的跌幅。但這也表示未來債券價格再大幅下跌的機率應該不高,所以現在至明年上半年應該可以考慮買一些債券。
myballsonfire
會投入的人,大多數的看法或論點都接近您說的考量。利率還在上升的時後,先投入的看起來都像傻子。但若真的開始要調降的話,債券理論上會用噴的,到時想擠上車也不易趕得上。所以,先開始當傻子枯等,可能是必要的。
今天已將最後的25張隹世達獲利了結

回顧2022年的操作, 只能用舉步維艱來形容

今年數次趁反彈調整持股及來回進行加減碼

靠著上天眷顧及垂憐&幾位股友提點

才能讓我在今年維持正報酬 ....

#心中只有2個字: 感恩~🙏🙏🙏





環保貓
escudolin 祝福青蛙哥來年賺的盆滿缽滿....💲💲💲💲
escudolin
環保貓 謝謝祝福! 我只希望帳上損益平衡即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