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dy0912 wrote:還會弱,再忍忍,六...(恕刪) 財報:開發金(2883))第一季淨利歸屬於母公司業主32億7662萬元,EPS 0.23元開發金(2883)107年第一季淨收益579億5613萬元,稅前淨利44億1704萬元,淨利歸屬於母公司業主32億7662萬元,EPS 0.23元。比起4月10日發佈的自結獲利31.93億元,每股盈餘0.22元,梢微多一點點,應該算是小確幸吧但這不代表這幾天的回檔已結束,小弟個人想法,A股入MSCI,肯定會抽走一些台股資金,故這幾天最好先確認是否10.90可以撐的住,再考慮加碼比較好,當然,如果不在意這每張幾百塊的價差,開盤就可以直接市價買進了~~~
cafm wrote:T大 發發 這樣好...(恕刪) c大,您少來,是您告訴我最近金融會弱勢的耶,弱勢期會到什麼時候小弟不曉得,但考慮到買開發送中壽的話,10.90以下買進應該長期來看頗安全,但六月、九月的影響多大,小弟還沒辦法看懂,這方面您比小弟專業多了,應該是您來建議小弟相對可買入的低點吧
投資不怕錯 怕沒學到教訓?!2018年5月30日 上午12:32 文:歐陽姚最近有新聞報導:一向被投資大眾視為股神的巴菲特,竟然在投資上也會犯錯;而且不只一次犯錯,是錯錯錯,連三錯!股神第一次犯錯:是拒絕當時波克夏主要股東買回股票。股神第二次犯錯:則是和朋友合夥投資一家加油站,卻被另一家較知名、顧客忠誠度高的加油站打垮。股神第三次犯錯:是近期投資英國連鎖超市特易購。不過這三次犯錯,看起來對股神都不是致命的錯;而且還讓他從中受到教訓並吸收取經驗!小錯大對 無傷!不單單股神會犯錯,其實每個人都或犯錯。如果是「小錯、大對」,或每次都能從中學習到經驗,等於是修正錯誤後,擁有向前的動力!一位投資人初入股市時,研究了一檔股票,並認為有機會上漲好幾倍;不過由於自有資金太少,只有20萬元,於是又借了80萬元,湊成100萬元投資。無奈所相中的股票走勢並不如預期,借來的資金又有利息壓力,苦撐了一年,最後只好出脫。光是利息就賠了8%,股價部分也以10%認賠,幾乎賠光了自有資金。幸好是自有資金,這筆虧損還算承受得起;另一方面受到這次教訓後,他不再借錢投資,改以每月定期定額投資資金;十幾萬元損失換來的教訓算是值得。另一位也在股市高檔時融資,受到重傷的投資人,境遇又完全不一樣。這位投資人也是相中某檔股票,並將可用資金全數投入,起初獲利不錯;或許是食髓知味,竟在股市高點時,融資進場;隨後股市反轉向下,他所持有的股票也無法倖免,之前獲利一下子便全數回吐,並以小虧收場。受到這次事件經驗,他決定不再追高殺低,於是選擇了一檔歷年配息都有6%的股票,準備長期持有。其實在他持有的三年期間,這檔股票雖然股價沒有大幅上漲,不過每年穩定配息,不知是否「疤好忘了疼」,這位投資人竟然又覺得另一檔科技股比較有前景,於是便將原有股票全數賣出,轉而買進科技股。由於科技股買在高點,不久該科技股出現利空,股價一下跌破他的持有價格,讓他心情大受影響。第一次的錯是「高檔時融資」,這是則換成「買進成本太高」,不知道要錯幾次,才能記取教訓,學到經驗!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有人擔心投資機會稍縱即逝;殊不知投資機會多得是。投資不但一點也急不得,更要小心「呷緊弄破碗」,只要保有資金,隨時都可以進行投資。目前各國股市都在高檔徘徊,今年以來美、中、港、台四大股市,下跌最多的是中國上證指數,跌了5.6%;漲幅最大的則是台灣股市,也只漲了3.0%,漲跌幅都有限。2018年美國正在縮表與升息,若升息速度加快,外資將快速撤走,影響盤勢,投資人要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