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nscarol wrote:
我沒有要反對任何人...(恕刪)



仁寶我有了.. 22.55 元買進的, 緯創的問題和之前仁寶相似, 只是少了仁寶業外損失問題
營益率會這麼低, 除了人工成本問題, iphone 學習曲線也是原因之一, 今年會多了匯損問題(尤其是Q2)
兩家都是NB代工大廠, 仁寶不也是外資大量砍出來再大量回補.. 保守的人可以先等緯創財報出來再觀察
下週5/15前會公怖

----------------------------------------------------------------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1&t=4158897&p=22
2015-02-07 20:50 #219
仁寶的重點在營業利益率要拉高,個人猜今年EPS在 2.4~2.8間
預計 22.4~22.7 先買進第一筆, 之後若有往下再分批買進
----------------------------------------------------------------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1&t=4158897&p=23
2015-02-12 20:05 #226
今天 22.55 元買進第一筆仁寶
----------------------------------------------------------------
windlandz wrote:
仁寶我有了.. 22...(恕刪)


那你有發現嗎?..你買進的點是已經要往上彈升
甚至是已經站上月MA20以上的點.做切入點...

你把緯創和仁寶兩檔線形去做比較..就很清楚了.
緯創目前還不具仁寶你當初買進的條件.....
那倒不如你把錢先存下來.等待好時機具備相同條件下
要買進再買進..這時候風險小獲利一樣可期...
你現在貿然衝進緯創..運氣好你猜到是底那恭喜.....
運氣差呢?..它現在月線彎頭向下耶..
衡量一下有多少資金可以攤..怎麼做選擇你其實很清楚..
有時參考歷史價位也是會出現盲點....
做股票還是要管控好風險....小小的建議...

新股的話.或許可以留意1817 凱撒衛
周線橫盤已久處於量縮.4/29突然大量湧入..
業績有明顯成長.越南TPP概念股.高長成長期
經營多年可望開始收成.拉回可以找買點...
venscarol wrote:
那你有發現嗎?.....(恕刪)





保守一點分批往下買, 24(買1張), 23(買2張), 22(買3張), 21(買4張), 20(買5張),

24 元買1張會有多少風險? 若5批全買到加配息平均成本也在20以下

20元以下已經是6年還原權息低點, 十年線24.6元以下, 有什麼好擔心, 除非是遇到像金融風爆

我認為緯創今年eps 還是有1元以上, 我認定個股的價值不是看 EPS, 而是歷史股價淨值比

去年緯創期末現金及約當現金還有 557億, 若股價20元市值不到500億, 如果我是中國政府早就買下它了, 當然這邊法律不允許


windlandz wrote:
拿宏達電千元跌下來...(恕刪)


你想的太簡單了.要買下一間公司不是有錢就可以買.
你設定的買進價位今天已經要到了.勸你多想想.
前面有多少人發文被套牢的.有版友抱著150張說成本在23沒在怕.
不過23好像這禮拜就會看見了.
提醒你一下.跌破25融資逐漸斷頭.這波殺最凶.
windlandz wrote:
拿宏達電千元跌下來...(恕刪)


用宏達電比喻是告訴大家.沒有人當初會想到跌到剩100出頭.
沒有人想到獲利衰退這麼快.
你認為3231現在股價很低.那是因為你用過去的股價看確實低.
但如果獲利也是一直衰退.兩三年後.現在的25說不定是高點.
基本上自己的投資方式虧損或賺錢都自己承擔.
你要買不會有人阻止你.我只是點出問題

外資從持股46%變成36%....

總共賣了24萬張..???可怕可怕~


dodo8888 wrote:
用宏達電比喻是告訴...(恕刪)

dodo8888 wrote:
你想的太簡單了.要買...(恕刪)


電子代工業,就那幾家,市場餅成長確實不易,
前幾名的代工大廠,風水輪流轉,
市場的單就是那些,你搶我 我搶你
要漲2-3倍 的確難,
鴻海、廣達、仁寶、緯創 會向下沈淪 起不來的機率有多少?
跟品牌廠(htc、acer)性質有差,
當然個性風險的確高於ETF...資金控管
權值股那次低點不是外資殺出來的?
但若配息<1元 的確不適合等待
qwer1 wrote:
電子代工業,就那幾...(恕刪)

耐心等第一季財報公布吧!電子代工產業的鴻海,廣達,和碩,仁寶,緯創,英業達
這麼多年來只是大賺跟小賺差別.很少出現本業虧損.
這跟品牌廠的宏碁已經連續n年沒股利發放的性質不同.
也跟高股價向下沈淪的宏達電不同.更與燒錢產業的友達不同.
從不擔心上述6家電子代工廠商會永遠沉淪.筆電衰退還有行動裝置,
還有伺服器,遊戲機,電視代工
這些代工單多數都是在這6家輪流轉.

仁寶過去兩年來的營運調整就是最好的明證.這類大型權值股遇到利空皆有
自我修正的能力.除非出現單季本業獲利虧損才需要警覺.

至於買在企業營運轉佳時期確實可以縮短持股時間.也比較踏實.
但可能離最低價格有段距離也是事實.
有些想利空買進的網友則需要更認識企業價值下,
願意花較多時間持有,佈局也不能說他錯.

我本身就是抱仁寶兩年半時間,領兩次股息.今年邁向第三次.
不僅股利領到了.價差空間也不少.
若還有人跟我說電子代工有啥好投資的?
我只能說投資成功之道不僅僅只有你自己想的那種.
尊重每個人的操作方式,異中求同很重要喔.
祝福大家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標的.股票抱的心安 ~



巴小智




smart0806tw wrote:
耐心等第一季財報公布...(恕刪)


一直以來受巴大影響很深,
再一次感謝 巴大的看法,
每個人的個性、資金、邏輯判斷、多空都有可能不同,
找到符合自己的投資方式 持之以恆才是重要的
dodo8888 wrote:
用宏達電比喻是告訴...(恕刪)



我有我自己的判斷能力, 無論是陸股或是俄羅斯, 個股仁寶也是

對於個股和指數型 ETF 資金投入的差異很大, 個股我不會去重壓, 緯創15張對我來說也沒多少錢

更合況我從27元就看緯創會跌到 23~24.5 , 實際上也快來了, 這不是看對了嗎?

在這區間買1張如果都沒勇氣, 乾脆退出市場算了, 這一張重點意義是要觀察它


小弟預計買法:
24(買1張), 23(買2張), 22(買3張), 21(買4張), 20(買5張),

如果緯創真的跌到20 那又如何? 我這樣買法加2年股利, 平均成本也在20下

我認為平均成本在20元以下長線勝算很高


當初買 006205 18~20 元也曾跌到 17.x過, RSX ETF 買進14.5 元也曾跌到12.x過
如果沒有堅持哪來的倍數獲利?


緯創現在缺的就是更多利空把融資逼出來, 融資一定會砍出來, 到時後就是現股進場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