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英間LKK wrote: 我的看法有人不贊同那是正常的,真正會賺錢的人我相信是贊同我的話,因為若是已經過好幾回...(恕刪)

這樣看起來,虧損輸錢的都不贊成你的看法?他們其實很努力的執行某種主動投資策略,但是結果不如預期罷了。
刪...刪...刪...刪...刪...刪...刪...
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每種都有他的優缺點,對所有的方式真的都瞭如指掌,再來批判他人的方式對不對是不是更好?自己的方式有效,不代表別人的方式不好,個人覺得不在方式,在於人。例如台股ETF投資10年,取得了滿意的報酬,但是眾多握有台積電10年的長期投資人難道就是自以為是老鷹的小雞嗎?雖然我不看Acer大大寫的那些籌碼的東西,不過最近看過Acer大大對etf推廣者的一個回文,當中他提到,台股ETF這10年報酬實在應該感謝台積電,其實也挺有道理的,但etf投資者選擇摀起耳朵,或者看了就忘了,那也只能尊重了。被動投資有他的優點,etf是被動投資,難道價值投資就不能是主動選股,被動投資嗎?即便如股海大的方式,必定也是有他可取的地方,他求取的是短期的報酬,重視停損,這種方式適合他的個性。很多方法,有共通點,例如紀律,這是我們可以去想的,領會的,而不是一味認為別種方式必定不可取。人生不該是一直在學習嗎?投資人或許應該因著自己適合的方式,做自己最快樂的事,才能真正擁抱幸福,而不是別人要你做的。分享方法是好的,批判別種方法也沒什麼不行,但一直說別人用的方法一定是自以為老鷹的小雞,不武斷嗎?尊重不同的觀念,可以讓心更寬廣。

只是自己的想法,希望沒有引起任何人的不快,有的話,先道歉了。我還是很肯定被動投資的。
走進書店
拿起一本人體醫學的書
看完了
大家都知道自己根本不可能變成醫生


可是
為什麼
看了幾本理財書
就以為可以在股市大賺錢了??


連FED理事會對當前與未來的經濟走勢
都難以拿捏
為什麼大家在電腦面前
瀏覽幾個網站
看看幾本已經過時的財報
或唬爛的經濟預測
就自以為可以掌握經濟局勢了??


很奇怪的是
做預測的
好像都比公司執行長還清楚那家公司的狀況




灰狼01 wrote:
我知道你推廣指數投...(恕刪)


宮保GG wrote:
走進書店
拿起一本人體醫學的書
看完了
大家都知道自己根本不可能變成醫生
可是
為什麼
看了幾本理財書
就以為可以在股市大賺錢了??

連FED理事會對當前與未來的經濟走勢
都難以拿捏
為什麼大家在電腦面前
瀏覽幾個網站
看看幾本已經過時的財報
或唬爛的經濟預測
就自以為可以掌握經濟局勢了??
很奇怪的是
做預測的
好像都比公司執行長還清楚那家公司的狀況


讀書是必要過程,但每人聰穎不同領悟也不同,同樣老師也教不出每位都是狀元。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正是如此。

最好最成功的投資人也有失敗的時候,我崇拜的Kostolany也破產過3次。為什麼會破產~因為投機超過自己的實力(財力)。
科老早期以放空賺大錢,專做投機,喜歡融資放大槓桿,因此會破產。但他會反省,在書中一再提醒讀者不要融資,不要放空。
這就是正確的知識。
目前市場上信用交易的人非常多,你跟他說~不要融資,不要放空~他聽得進去嗎?

至於網友一些投資意見,膚淺的極多,但也有些是極有見地的看法,取捨就看個人造化。
有機菜菜子 wrote:
例如台股ETF投資10年,取得了滿意的報酬,但是眾多握有台積電10年的長期投資人難道就是自以為是老鷹的小雞嗎?雖然我不看Acer大大寫的那些籌碼的東西,不過最近看過Acer大大對etf推廣者的一個回文,當中他提到,台股ETF這10年報酬實在應該感謝台積電,其實也挺有道理的,但etf投資者選擇摀起耳朵,或者看了就忘了,那也只能尊重了。被動投資有他的優點,etf是被動投資,難道價值投資就不能是主動選股,被動投資嗎?...(恕刪)




我沒看過Acer大的那篇文。
被動投資人不需要感謝某間公司,因為被動投資人已經盡量持有全市場了。
標普500成分股來來去去,難道投資美國全市場的人每隔幾年就要感謝一下那些表現亮眼的公司嗎?那要不要幹譙一下營運變糟的公司?像是被踢出道瓊的GE?

熊市時我們默默買進承受帳面虧損,因此牛市時的上漲我們也會毫不客氣照單全收。
我們只要感謝人類文明的發展就好。這一點不管是採用何種投資方法的人都一樣吧?



另外,ETF只是一種工具,被動投資(指數化投資)法是一種投資策略。不是買賣ETF的人就是被動(指數化)投資人。


被動投資法其中幾項核心理念就是會和主動投資法衝突,所以對主動投資人來說我們說的話非常逆耳。
不過我認同灰狼的言論。
把所有方法分析後攤開來,想用怎樣的投資方法自己思考選擇吧。

sgxm3 wrote:
10年真的不算什麼,通常一個人的投資時間會有三四十年以上。而種種資料就是顯示時間拉長後,能勝過市場的人寥寥無幾。...(恕刪)

雖然我也是信奉與採用被動投資者,但是像這樣只會「引戰」的話其實是多說無益。

schou23 wrote:
雖然我也是信奉與採...(恕刪)


你的話也有道理,就聽你的刪除那句吧。

畢竟這是P大的樓不是我的,客人還是低調點好了。
是啊
很多書已經說明 投資活動是偏向運氣成分很高的作業
為什麼大家還是以為可以掌握的了呢? 這個為什麼大家就聽不進去了??
當你在取捨網友的意見之後
做了投資決定
你知道
這當中參雜了多大的運氣成分嗎?


FED理事會裡有多少財金研究專員啊
他們都還只能摸著石頭過河
可大家怎麼說起話來都比他們厲害呢?



以下節錄自 副總裁的投資日誌 今天的發文:
假如你今天早上打開電腦,看到了紐約時報的文章,標題寫到:準備好迎接2019年的金融風暴了嗎?看完之後你一定會想,趕快準備把手上的投資都賣掉,現金為王!
等等,先別急,先看看華爾街的金融機構都怎麼看明年的行情?現在已經到年底了,華爾街依據慣例此時都會給出明年的行情預測,結果是明年各金融機構都大幅看好股市的表現,平均預測明年股市會上漲17%,這是2009年以來的最高預測幅度,顯示金融機構普遍看好明年的股市,金融機構看好股市的表現並不稀奇也很正常,但如此的看好卻比較少見!
當然,我們不會知道也不想猜測是紐約時報正確?還是華爾街正確?重點是千萬不要看到了某個消息就衝動的想要去作出投資決策




再說一個笑話

有一個人急著到處買有48號碼的彩券
結果他真的中了大獎
別人問他,怎麼知道要買這個號碼?

他得意地回說:我連續7天都夢到7這個號碼,7乘以7就是48,不是嗎??






相信唬爛
還不如明白到底是不是只不過是機運這麼一回事~~

當然
你是可以管理風險
降低遇上地雷的機率
或是遇上倒霉行情的時候
還能沈著冷靜
可是
就別再吹牛或來踢館討戰了



英英間LKK wrote:
讀書是必要過程,但...(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