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71569 wrote:
請問大家還會再續買特別股嗎?
如果是只喜歡銀行定存的人,很保守的人,特別股也可以嘗試。
但是想賺價差特別股就沒辦法了。
台灣的特別股還有一個缺點就是股息不累積,當年度公司無法配息的話以後也不補發。
因此慎選公司很重要。
我觀察這麼久,除早期中鋼特很優外,近期較佳的特別股也有一些。我篩選的標準就是配息率要高,公司經營正常,每年都配息。
買特別股時機很重要,因為息固定,進價越低那殖利率就愈高,除了偶而有人拋售的機運外除息後就是買進最佳時機。
例如聯邦銀甲特今年起票面利率改為5.26%,我是認為優於定存。若是想賺價差當然去買普通股也是很好。
今年聯邦銀配股0.7元,現金0.2元。現金殖利率就偏低了。
股市裡就如在賽馬群中尋找一匹獲勝機率是2分之1,賠率是1賠3的馬。
英英間LKK wrote:
如果是只喜歡銀行定存...(恕刪)
個人覺得目前是特別股黎明前的至暗時刻,也是特別股購入的兩大時機之一,兩大時機一為升息機率渺茫,只待降息前的等待期,二是股災時拋售潮.
第二點就如英大所言之慎選公司,其實無論股票或特別股都是慎選公司為第一要務,像現在旺旺保宣布不發股利,投資者心頭不滴血才有鬼,更別提那家兩光金了,真的是誰買誰倒楣.
再者其實特別股還是可以玩價差的,而且其為債券性質,跌幅相對有其限制,所以做起來更安心,但問題有三,一是價差不大,10%大概就接近極限值了,二是通常特別股跌下去時,其他股票的價差空間更大,資金只有一套時很難說服自己如此保守,三是即使當時買進想作價差,但放著放著卻又不願意賣了,因為便宜買進代表著比票面利率更優惠,就像英大舉的聯邦銀甲特,小弟購入價都是49.x,想賣都會有掙扎過程的.
最後補充一點,很多買特別股的人都不去看那個利率到底是多少固定%+多少irs的機動%,還有到期時間,但這些東西是會嚴重影響長遠投資的效益的.
【時報-台北電】新光金(2888)公告2024年2月獲利,旗下新光人壽受惠於新台幣貶值,加上積極從股票實現資本利得,2月單月稅後賺5.96億元,加上新光銀行獲利穩健成長,新光金2月稅後賺13.16億元,帶動新光金累積虧損縮小到9.34億元。
新光金8日收在8.18元,成交量達48,081張、成交金額達3.96億元,近五日三大法人合計賣超18,532張,其中,外資賣超18,510張、投信買超0張、自營商賣超22張,繼前一日外資調節後,8日再度回補持股買超3,129張,帶動股價彈升0.74%,惟目前技術面短線呈現盤跌格局。(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魏喬怡)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