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達成財務自由的大大們, 可以分享一下嗎?

ejan1969 wrote:
我最近正在看一本書,...(恕刪)

真巧,我前幾天也剛買了這本窮查理的書來看。投資本來就是一門需要涉獵廣泛知識的工作。
分享我在別版的回文,因為之前也有人問過我,我達成月領30k時,所需的資金是多少?(有位大大說如果投資理財觀念對了,錢只會越花越多

回想當初,我計劃每年被動收入只要有360k,對我而言就足夠了,當時有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退休的費用是比非退休時更需要花費,怎夠用呢?加上通膨及每年物價都持續上揚怎夠用呢?我真愛說笑~~

雖然我平常有記帳習慣,一整年的花費也用不到360K,說真的我也有想過物價每年都在增加,錢是會愈來愈薄的,於是我想,我花不完的部分又可以持續買股票來存,股息也會跟著增加不是嗎?

我記得在101年時,我已正式達成月領30K了,之後股息也在緩步成長,只不過...至今尚未達到年股息50w就是了。
投資理財觀念對了,錢只會越花越多...對我來說也是成立的。

我覺得主要原因是花費沒有想像中多,退休前的財務評估通常會盡量高估必要的支出,有點像銀行的壓力測試,譬如房貸我是抓20年3%,然而實際上我後來換屋貸的是30年1.84%、再加3年寬限期,這樣實際的房貸支出每年就少了幾十萬(前3年少更多)。另外像吃喝玩樂的支出也都盡量會抓高標,譬如每年出國玩2次之類的,結果小孩還小的時候根本不想出國自找麻煩,一直到6歲才出國玩,這樣原本預估的旅遊支出就沒花了,其它大額支出,像車子,原本財務評估上是每5年換一輛車,結果上一輛車又多拖了幾年才換,因為剛好碰到大改款。

原本要花的錢沒花,理財的資本自然變多,利滾利多滾了幾年,錢就是越花越多。

幾年前買車時全額現金付(早期較保守的財務想法),今年的第二輛車車價是第一輛車的一倍多,付出去的現金卻更少,投資理財的觀念對了,用適當的負債來維持資產的成長,錢就是越花越多。

這幾天又看了幾章窮查理那本書,又覺得收穫不少,真的要是投資理財的"觀念"對了...

今天看到報紙報導一個欠債280萬的30幾歲年輕人,因為投資失利而自裁,心中不免嘆息,錯誤的投資理財的觀念,真的是很可怕,其實都是貪念在作祟,對的投資理財觀念講的不是技術面,而是心態、人性,瞭解自己的無知,才能避免去做蠢事,蒙格認為他跟巴菲特能有今日,主要的原因是,他們做的蠢事比較少。
ejan1969 wrote:
錯誤的投資理財的觀念,真的是很可怕,其實都是貪念在作祟,對的投資理財觀念講的不是技術面,而是心態、人性,瞭解自己的無知,才能避免去做蠢事,蒙格認為他跟巴菲特能有今日,主要的原因是,他們做的蠢事比較少。,...(恕刪)




如果沒辦法克服自己的貪念,不如不要投資,把錢放定存好了,好好認真工作賺錢,能力很強,很會賺錢,銀行定存也是一種理財方法(消極的理財方式)。也比亂投資好上n倍。

最近有調解幾支股票,增加一些張數,目前全部的股票,只剩下9支,打算再物色1支,我想存到10支股票。尋找好股票,就好像在尋找好情人一樣,總是要小心翼翼的,深怕踩到地雷,更何況現在指數處在高檔。(我愈來愈像獵人囉!)

但我相信個股和指數沒有絕對的關係,雖然現在已是萬點了,還是會有些個股股價很委屈。。。如果股市崩盤,我手中的股票也不會因為崩盤而不給股利吧?所以,選好股,價位合理,就安心持有吧!

天塌下來,也不干我的事,我只要每年領股息來吃喝玩樂就行囉!
這是我對綠葉的投資方式: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1&t=4233696&p=22#63360727

對綠葉想來回賺價差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資金很少,另一個想法是如果股票全部只買不賣,就沒得玩了,會覺得無聊。

其實作價差,感覺也沒啥賺到,和存股領息比較起來,賺很少很浪費時間,會在意漲跌,不如放著領息,長時間來說,報酬率還不錯,目前只有一支例外,就是9930 當時沒賺價差,至目前為止尚未解套,這支算是景氣循環股,我想可能當初看好它,忘了風險而追高,如果當時沒追高,或許早已解套了。

散戶的致命傷~~追高殺低。每個人身邊除了天使之外,也會有惡魔來搗蛋,所以往往在當時很容易失去理智。切記!切記!!



shih3246 wrote:
這是我對綠葉的投資方...(恕刪)


您提的見解,個人也曾經歷過,
但算是價差交易時的做法,
不過當您想完全成為一個以領股息為主的長期投資人,
不再以價差交易為投資方式時,

會有一些過渡時期的天人交戰喔,
就舉一個個人的投資經歷,當範本也提供給您想像吧
現實投資過程中,真的是人性大考驗

個人2012年買進持有了某一家公司,投入的資金約800萬左右,
這幾年這一家公司,每年約配50-60萬之間的股息,
2017年,(目前仍持續持有中)現在市值容個人保留,
但就提一下最近這5天好了
第一天股價漲50萬左右
第二天股價漲30萬左右
第三天股價漲100萬左右
第四天股價漲25萬左右
第五天股價跌40萬左右

請您把這情況,套用到自己身上,仔細的思考一番,
如果心理素質沒能調適好,這樣一天幾十萬上上下下的在跳,
當您還有繼續從事價差交易時,真的能忍的住不手癢,不買賣一下的,
說真的,每天不會天人交戰好幾回,還真的不是用嘴巴講講就辦的到的,

這純粹只是個人,這幾年來,
心理素質鍛鍊出來的感想,以上個人經驗提供給您參考,

shih3246 wrote:
這是我對綠葉的投資...(恕刪)
沒有什麼是恆久不變的,每個人都是在摸索中成長,最終形成"自己"的投資風格,就像巴菲特也是在漫長的投資生涯中逐步轉變成現在的巴菲特的。

投資方法是需要檢驗的,通常要好幾年才能看得出有沒有符合預期,然後思考得失,修改方式,然後又要等個幾年了,所以改變都是緩慢的。

存股領息跟價差這兩個有衝突嗎?
對現在的我來說,這兩者不衝突了,這是我自己的成長,我也很欣慰。提早財務自由之後要幹嘛?我最近在看達賴喇嘛跟南非大主教對談有關"喜悅"的一本書,確實喜悅跟快樂是不同的,財務自由會讓你快樂,但一陣子這個快樂感就消失了,不過擺脫金錢的束縛卻會讓人感覺喜悅,而且是持續長久的。

上禮拜把持有3年的台光電全數出清,主要原因是營收連續2個月YOY衰退,雖然幅度很小,但是對比同業仍是有20%以上的成長時,似乎業績受到了挑戰,他沒有不好,只是我們緣分已盡。

3年老實說也很短暫,不過這次的短期實驗對我來說也算成功,對要存股領息的人來說,股價的大幅波動可能都很難適應,譬如中華電從100漲到120,然後又從120跌回100,很多花農心情大概都受了一波上下的洗禮,而台光電3年從28到150,中間的波動更劇烈,真的對我的心情一點都沒有影響,我每天都會看一下行情,中間持股總值太高我就調節一點,150幾也有調節一點降低比重,最後出清在130幾。真的像是抽離開來在看待這檔持股,這種感覺很奇妙,也讓我感到喜悅,跟獲利與否無關,而是不受漲跌束縛的感受。

其實我在投資板上的發言也記錄了我的改變,前幾年我會花比較多的時間在選股上,在財報數字上,現在我覺得選股其實沒那麼重要,我也沒什麼口袋名單之類的,賣了台光電就買了別的股,大約就是花一兩天就選定,財報看一下,近幾年相關的報導也看一下,不太花時間,也算是投資功力的進步吧。我還是必須說,即便是萬點了,值得投資的公司還是很多,只是都是冷門股,要花很多天才能買齊我要的量,再來就是等待了...馬照跑、舞照跳。
ejan1969 wrote:
沒有什麼是恆久不變的...我每天都會看一下行情,中間持股總值太高我就調節一點,150幾也有調節一點降低比重,最後出清在130幾。真的像是抽離開來在看待這檔持股,這種感覺很奇妙,也讓我感到喜悅,跟獲利與否無關,而是不受漲跌束縛的感受。

恭喜恭喜🎊非常成功的操作!

感謝E大的分享

E大一直是我在MOBIL上非常敬佩的人

在理財與投資(這二塊是不同的,E大一直有強調)

教養與生活,各方面,都令人敬佩

期待E大一路的記錄分享,小弟很認真的在學習

有榜樣有目標,真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8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